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习得是语文教学之本义。巧妙地进行语言转换,能使学生的语言习得更富成效。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做个有心人,通过转换句式,凸显内容张力;转换角度,拨动情感之弦;转换文本,感受言语乐趣;转换再创,突破"文本"窠臼,让学生在转换中穿越语言的丛林,定能更高效的促进学生习得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贾晖 《快乐阅读》2011,(21):125-126
常言道"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有情感引起的。所以音乐教学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能使学生听懂和理解音乐作品。而人类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过语言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学科的特点出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那么,怎样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呢?  相似文献   

4.
面对阅读材料时,文本言语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教师如何抓住这些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以下几种基本策略。 一、从分析语言的空白化中细读文本 "空白化"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以"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使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唐小燕 《黑河教育》2011,(11):13-13
阅读是学生凭借原有经验,对文本材料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不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不同的,这要求教师广开言路,让学生创造性地领悟、消化和吸取作为范文的语言材料,最终达到"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的境界。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呢?笔者在实践中有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启发式教学中的提问,正是拨动学生思维之弦的主要手段,成功的课堂提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课堂提问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语言建构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有效的语言学习则是有序的逻辑思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实行“语言”与“思维”训练一体化,引导学生巧用语言知识点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可以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依托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通过“语言”,体悟文本逻辑艺术之美,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受到陶冶,拨动心灵琴弦,敞开心灵之窗与文本对话。让语文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言从意生,文随情发。作文命题如能考虑语言的艺术美,精心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标题,无疑会拨动学生感情之弦,使之感  相似文献   

10.
郑海泓 《教育》2012,(6):42-43
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一种时尚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个好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调动积极性。那么,究竟如何科学有效地创设情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拨动思维之弦,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应如此,巧妙地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拨动学生思维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的  相似文献   

13.
刘勇辉 《广东教育》2009,(7):124-124
在教研教改如火如荼的今天。素质教育之风已吹遍大江南北。但陈旧教学观念的根除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一些地方,最具形象思维、最生动活泼、最能拨动心灵之弦的语文课成了刻板、单一、标准化思维的训练场。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极不合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而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其独特优势,理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悉心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新课改的春风中,我们应该自主探寻语文教学的美育之路,让语文教学洋溢着"美"的色彩。那怎样拨动小学生的情感之弦,奏响生命之歌,达到美育的"随风潜入夜"的效应呢?一、富有情感的语言造就美育的基调小学语文教师作为"美的引路人",应运用最富有感情的语言,巧引学生对文本真心情感的流露。教师可多采用如"教室里只听到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一书,深深地拨动了西藏文学之“弦”。马原和扎西达娃,是把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与寻根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两住重量级的西藏作家。寻根文学虽然短命而夭折了,西藏文学之“弦”并没有断。笔者热切地期盼着,能够有更多的人来拨动西藏文学之“弦”。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12):24-25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必须深入挖掘文本语言材料中丰富的思维训练内容,找到文本教材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点,建构语言,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并不是可以自发而深刻地进行的,必须经过有效的强化才能得以充分开启。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语言魅力,千方百计地拨动学生心底的情弦,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进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中,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理解与感悟,提升语文素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我  相似文献   

18.
善于提问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教活一节课。本文探讨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何小琴 《新教师》2019,(8):61-62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本性是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上.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适时地"设疑",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促进认知冲动,进而拨动思维之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置疑问.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引导学生奏出一曲曲耐人寻味的曲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放飞思想,展示个性,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拟从提问要适时、适度、适切、适量四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