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健 《收藏》2008,(1):34-38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水下考古,随着工怍深入,在沿海各地发现了大量水下遗迹。历史上,中国丝绸、纸张、瓷器、铁器等生产、生活物品一直是向海外诸国输出的大宗商品,但由于海水环境的因素,丝绸,纸张等有机类物质很难长期保存,铁器等金属物品亦会严重锈蚀,只有瓷器可以长期不受侵蚀,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17)
正欧洲瓷器发展历史较晚,由西亚、北非等地,如波斯、土耳其和埃及等国辗转传入。约在15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在西班牙烧造中国式瓷器,而后制瓷方法传入意大利,为欧洲陶瓷史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17世纪下半叶起,德国、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国都纷纷仿造中国瓷器。但研制瓷器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Jan Divis在《欧洲瓷器》一书中写道:"十七、十八世纪之  相似文献   

3.
沈浩注 《收藏》2012,(3):52-56
在中西瓷器贸易达到鼎盛期的18世纪,中国瓷器装饰上出现了西方的人物、花卉、建筑及徽章等种类丰富的西洋图像,瓷器也成为中西方艺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此时西洋艺术东来,除仿古外,并模仿西洋瓷之绘画,如圣母像,碧眼卷发之人物等,此系以前所未有者。"瓷绘西洋人物图像不仅丰富了瓷器的装饰题材,有助于西洋绘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1,(6):I0030-I0031
范德文与范德文东方艺术馆(Vanderyen & Vanderven Oriental Art)是一家荷兰本地的参展商,以专营中国外销瓷为特色,另外还包括一些典型的17、18世纪中国瓷器、汉唐时期陶器,以及部分早期青铜器和漆器。本次他们带来了一尊高达180厘米的巨型唐代天王陶俑,其体格之魁硕、保存之完整实属罕见。范德文与范德文拥有丰富的青花瓷收藏,让我们看一看这些青花瓷。  相似文献   

5.
陆明华 《收藏》2011,(3):20-25
昔年渡海西去,今日航空东归,90余件中国瓷器在欧洲大陆流转二三百年后重新回到中国,这是荷兰收藏家(Henk B.Nieuwenhuys)尼汉克先生的一个壮举,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批明清景德镇瓷器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此举令人钦佩和赞叹。这批瓷器均是贸易瓷,绝大多数是青花器,其中有一部分是中国国内收藏中不多见的物品。  相似文献   

6.
空谷 《收藏界》2010,(10):48-51
一掊泥土,一把圣火,一双智慧、勤劳、灵巧的手,创造了并演绎着中国的瓷器文明。在先民的手中,魔术般地变幻出无数令世界为之倾倒的灿烂的精美瓷器。煌蝗华夏民族,曾经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民族。在长这几十个世纪的岁月中,我们的瓷器文明雄踞世界的前列,为列国所羡慕和仰视。  相似文献   

7.
李何 《收藏》2008,(1):62-67
历史上,16到18世纪出现了中国瓷器外销欧洲的高峰,这些中国瓷器大多是订烧瓷,都是为了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而特别烧制的,它们有的不加装饰,有的装饰简率,外销到西方后被进一步装饰、美化。当时欧洲的皇室、贵族和富有的中产阶级竞相购买中国瓷器,用它们美化餐具、改变室内的装饰风格,掀起了西方“中国热”新一轮高潮。  相似文献   

8.
牟晓林 《收藏》2012,(5):52-58
在中西瓷器贸易达到鼎盛期的18世纪,中国瓷器装饰上出现了西方的人物、花卉、建筑及徽章等种类丰富的西洋图像,瓷器也成为中西方艺术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此时西洋艺术东来,除仿古外,并模仿西洋瓷之绘画,如圣母像,碧眼卷发之人物等,此系以前所未有者。"瓷绘西洋人物图像不仅丰富了瓷器的装饰题材,有助于西洋绘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更为国内了解西方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等各方面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2,(15):154-155
麦森瓷器厂于1710年在德国麦森镇建立,此镇位置接近德国东部的德雷斯顿。从麦森瓷器厂创立至今,麦森瓷器成为欧洲第一个最负盛名和最矜贵的瓷器制品。3个世纪以来,每一件麦森瓷器都是由工艺师手工塑型、手工绘画并镀上24K金。麦森瓷器在创制及出品初期,几乎完全是由欧洲皇室和贵族使用的,并且常常作为皇室之间馈赠的礼物。例如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普鲁士的弗雷德里克大帝(他后来挖走一些麦森瓷器厂最优秀的人才,从而建立KMP柏林瓷器)、温斯顿·丘吉尔的家人和荷兰王室都是热爱麦森瓷器的佼佼者。即使时至  相似文献   

10.
熊寰 《收藏》2013,(4):37-41
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时代。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瓷国,是当时东西方瓷器贸易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这一时期,日本随着瓷业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销欧洲的行列中,与中国形成竞争,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万里"与"中国伊万里"之争。  相似文献   

11.
熊寰 《收藏》2013,(7):37-41
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时代。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瓷国,是当时东西方瓷器贸易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这一时期,日本随着瓷业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销欧洲的行列中,与中国形成竞争,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万里"与"中国伊万里"之争。  相似文献   

12.
金立言 《收藏》2018,(6):130-137
自隆庆元年开海禁之后,东西二洋与中国的贸易迅速发展起来,至17世纪达到了顶峰。景德镇瓷器是当时海外市场需求最大的商品,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大量购买瓷器运往欧洲各国,风靡一时。而此时日本正处在江户时代初期,德川家康坐稳了天下,以小堀远洲为代表的茶师大力弘扬茶道文化,并向景德镇订烧了形形色色的瓷器。这些瓷器造型纹饰独树一帜,一个崭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雄奇昳丽——17世纪青花与五彩瓷特展"中展出一批富有代表性的外销日本器物,反映出17世纪中日文化的交流轨迹(图1)。  相似文献   

13.
于剑 《收藏》2008,(1):72-74
在中国外销青花瓷中,克拉克瓷无疑是最具代表性、最受国外市场欢迎的品种之一。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瓷器在中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记载,从1602-1682的80年中,仅通过该公司贩运的中国瓷器,就达列1600万件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青花瓷。如果再加上当时由葡萄牙、  相似文献   

14.
尹青兰 《收藏》2008,(1):68-71
自唐代开始,中国瓷器以新兴商品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宋元时期,景德镇瓷器外销至日本、朝鲜、印度、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及西亚各国。甚至到达非洲东海岸。中国瓷器输入欧洲则较晚。15、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西欧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相似文献   

15.
杜平安  王聪 《收藏界》2014,(8):83-88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创造,因此china(瓷器)成为英文词汇里中国的代名词。公元前16世纪商代前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萌芽期。这时出现了原始青瓷,它是一种与陶器截然不同,又稍逊于真正的瓷器的新器物。因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敛密、外观华美、经久耐用,为人们所喜爱。汉晋以后,  相似文献   

16.
邓雷  王利辉 《收藏》2010,(10):169-170
瓷器、茶叶、丝绸历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而被加以传播。宋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中,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技艺古时被作为宫廷御用品。经过千年的文化传承,钧瓷从当年的宫廷御用品,  相似文献   

17.
空谷 《收藏界》2011,(2):41-46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瓷器制作发展到晚清民国阶段,在工艺上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也难怪,经过漫长的探索和积累,瓷器制作工艺已经趋于成熟,再也没有多少创新的空间了,所以中国瓷器史写到清晚期、民国,于制作工艺上乏善可陈,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高功 《收藏界》2010,(7):117-121
台湾,像一叶轻舟,永远漂泊在祖国的东南海域上。从公元16世纪以来,台湾饱受西班牙、荷兰、日本等帝国主义的欺凌和霸占,先后长达100多年,直到1945年才重归于中国主权管辖之下。郑成功、刘铭传、刘永福等民族英雄,为收复台湾岛、抗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奴役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相似文献   

19.
正《西厢记》故事自唐代开始流传。晚明万历之后,皇权逐步衰落,民间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新兴阶层崇尚个性解放,以情爱为题材的戏曲风靡朝廷庙堂、市井农家。《西厢记》作为其中佼佼者,不但在城乡舞台上倾倒观众,而且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各种媒材的表现对象。在形形色色表现《西厢记》故事的媒材中,瓷器当首屈一指。17世纪是景德镇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西厢记》在这个时代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由此反映出瓷器制作的商业化与  相似文献   

20.
韩伟 《集邮博览》2011,(6):52-53
“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都翻译为“china”,这充分说明瓷器在世人眼中早已成为中国的象征。瓷器的温润、淡雅、古朴大方,也正是我们民族的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