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华 《孩子天地》2017,(6):100-101
小学六年级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存在,既要做好小学阶段的复习工作,同时要为即将到来的中学打好基础,同时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了语文就是“万金油”,学不好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本文针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六年级这个阶段的特殊性,希望能对目前小学语文存在的困境提出解决办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进一步迁移到其它学科,从而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话说书生     
究竟何为“书生”?要给它下个准确的定义,我的功夫还远未到家。我只知,书生自非书所生,也并非所有书生都以书为生。但既是书生,想必书应是贯穿其一生的。书的作用人尽皆知,但不知大家对书生有何看法,为何自古有言“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暂且不论,让我们先来看看——  相似文献   

3.
烹调人生     
以“烹调人生”为题似乎有欠妥当,因本人乃是“百无一用”的书生,而非掌勺多年的大厨。不过既有所想,记下后权当做个参考吧。动手前先向老爸学两手。  相似文献   

4.
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对新时期语文教学进步暾出了重大贡献,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挠着魏书生的解读者们。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改经验推广的艰难性问题;另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学的非语文化倾向问题。我们认为正确理解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钥匙”。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他的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对科学理解语文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深入研究了魏书生语文课程思想,以期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侯器 《教学与管理》2000,(11):54-56
提到魏书生“教书” ,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育人”。有许多老师曾问魏书生 :“看您教语文多轻松啊 !您是靠什么方法 ,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学习的 ?”魏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 ,只有两个字 :“育人”。是啊 ,我们都感觉魏书生语文教学轻松、省时、高效 ,然究其诀窍 ,魏书生却只用了两个字作了概括 ,还说是“育人” ,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疑惑。然而在我们认真分析了魏书生一系列语文教学活动后 ,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那就是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的确与他成功的思想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的语文教学里 ,“教书”和“育人”已经水乳交…  相似文献   

6.
语文,精神之家园也。“人有人样子,文有文样子”,学生,诗性文质,乃为书生也。书生之学以美身.以此精神学语文!“精神滋养”是语言学习的宽度,“书生意气”是语文学习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阅读提示:“读书无用论”古已有之,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人们对只会空谈的读书人的嘲讽。进入新世纪以来,“读书无用论”似乎又有抬头的趋势,两年前“重庆开县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引发热议。读书究竞有用还是无用?“读书”与“教育”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看待“读书无用论”呢?请看——  相似文献   

8.
我庆幸自己生在20世纪的90年代,这是一个有海纳百川胸襟的时代。现代通信技术使鸿雁传书烽火狼烟不再,真正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才成为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百无一用是书生成为历史,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成为现实;用计算机网罗天下,只需轻轻一  相似文献   

9.
魏书生身上提炼出的“书生精神”,即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想、自励与自学的教学方法、坚忍与高迈的人生哲学,这些在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依然颇有历史回味的价值。辩证地分析了对魏书生的否定性批判。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大语文”。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语文界群星闪耀。于漪、钱梦龙、洪宗礼、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等语文大家。承继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人的光荣传统。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语文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建构了当代语文教育的基本范式。他们的实践、思想和理论。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意义也十分重大。读懂“于漪们”“那一代”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一代”承前启后、创造语文教育辉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吕叔湘先生说:魏书生“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的精神”。哦们从他的评价中得到启发:魏书生的教书育人之道不再是简单的语文教学问题,而是超越了语文教学的。确实,作为语文特级教师的魏书生,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乃至人格体系都呈现出不同凡响的超越性特色。  相似文献   

13.
铁肩林则徐     
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太平盛世里,文人骚客们舞文弄墨挥洒着他们不着边际的理想。而当烽火连天时,他们一个个放下了手中的笔,龟缩在黄粱美梦之中。可是,有一个书生,在狼烟四起之际,用铮铮铁骨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相似文献   

14.
杨峰 《广西教育》2013,(29):24-25
2011年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走出“非语文、假语文、泛语文”的误区,进一步增强语文意识,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引领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使语文课堂真正返璞归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不管课程理念还是教科书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浙教版《科学》是集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为一体的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心目中“学习无用论”,“高分低能”,“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语文中的汉字识读书写、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有固定格式的文章的写作等视为“小语文”,而把文章中的文学思想、文化内核、道德熏染、美学辐射以及情感渐染视为“大语文”。“小语文”只能算做工具语文,应试语文;“大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因此。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大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缺乏“语文味”的现象.真正的“语文味”是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的符合语文学科特点、显示执教者风格、张扬学生学习个性的生命文化状态.形成“语文味”的方法有三种:多种读法涵咏、深入鉴赏品味、多样读听说写.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标准》下同)。同时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本途径是语文学习实践 ;而传统语文教育过于强调传授和灌输 ,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 ,他们在学习实践中的体…  相似文献   

19.
程红兵这个名字,早在1991年就为我所熟知.他是第一个对魏书生的“科学化管理“提出质疑的语文教师.那时,我也正对魏书生的某些做法产生怀疑(我在最近完成的《教海弄潮》一文中详叙了这一过程),但当我读到他的《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与魏书生同志商榷》这篇宏文,顿有自愧不如之感.随着他的成就日渐辉煌,我对他的钦佩也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0.
在报刊杂志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常能看到、听到诸如“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这样的字眼或声音。静心沉思和细细揣摩,就会发现此番说法经不起推敲,未能真正触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内涵,以及语文课堂的本真状态。实际上,从“教语文”到“学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学语文”的课堂应呈现这样的基本状态:实践是自主的,思想是自觉的,表现是自律的,交流是自信的,运用是自如的,生长是自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