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于植元校点的<林兰香>是该书的第一个简体字标点整理本,而且保留了批点和夹批,是现在研究<林兰香>最通行的本子,但这个校点本还存在一些疏漏之处,现对其进行补校,以求更精确地恢复小说的文字原貌.  相似文献   

3.
清代诗坛,格调、神韵、性灵三大诗派各立门户,以诗论互相攻讦。三派的诗歌理论分别从表现形式、诗歌境界、抒情主体的不同角度探讨诗歌创作规律,主张各有偏颇。乾嘉诗人黄培芳则调和神韵、格调两派,同时吸纳性灵派主真情的观点,在儒家传统诗教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诗歌理论,这集中体现在《香石诗话》一书中。  相似文献   

4.
主要运用排比归纳法,把《中国古代孤本小说》作为主要语料,做词语札记五则:整整有条、热亲亲、樕醄、定情、厥物,补正《汉语大词典》等辞书词条(含义项)漏收、释义不确等方面的阙失。  相似文献   

5.
作品通过刘知远夫妇被迫害的情节,暴露了封建社会的世态,表现了对刘知远夫妇苦难遭遇的问题。在艺术上具有民间文学自然素相不加雕饰的风格。作品的不足处是强调刘知远是真龙天子,表现出迷信色彩和“天人感应”思想。  相似文献   

6.
明代传奇《天书记》是否真有初行及重订两个版本?两本的作者是否为同一人?这是长期困扰国内曲学界的两个问题。随着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藏海外孤本《天书记》的面世,第一个问题迎刃而解。作者在介绍初刻《天书记》版本信息并将其与重订本作比勘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探讨第二个问题,认为初行及重订《天书记》的作者分别为汪廷讷和陈所闻。  相似文献   

7.
《林兰香》产生介于《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存在着较大的艺术价值。本文分析了《林兰香》语言的艺术特色,进而能够对《林兰香》这部小说价值做深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渔的传奇《比目鱼》改编自小说中的《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梨园行里的爱情故事。该剧叙演的是"戏中戏",且以优伶生活为背景,故而为我们展现了当时戏曲艺术界在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对丰富我国戏曲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讲述了明朝晚期一户申姓人家从殷实富裕到破败的整个过程。书中有一群果敢、智慧、坚强的女性,她们在封建礼教制度的缝隙里努力追求着艺术的极致,以刺绣为寄托实现了男权制社会中女性自我的存在和坚守。她们的存在烛照了女性自我解放的早期进程。  相似文献   

10.
清代小说<林兰香>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它以忧伤、衰婉的形式去肯定生活中的美,在柔弱中暗含着对理想的执着.这种感伤色彩一方面通过女主人公燕梦卿的悲剧来表现,另一方面与小说的色空观念也密切相关.特别是小说中所表现出对"梦"的充分描绘,对人生如戏的描写以及对"死亡"和"坟墓"的大量描述,使得小说的感伤色彩更加浓厚与伤感.而这种感伤色彩正是清初文人心灵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论“霸王戏”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戏曲舞台上演绎项羽故事的"霸王戏"历史悠久,它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并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嬗变,形成了每个阶段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于《书坊刻诗话》中,指袁枚《随园诗话》中所言与画家童钰的生死交谊为诬。然而章氏于袁枚不同,文集中除此之外,绝无提及童钰处;袁枚诗文则有多篇纪念童钰,感情深挚,细节分明,不似章氏于事情多推断、猜测之词。就交往而论,章氏与童钰为同乡,但生平绝少交集,其知童钰,惟赖史家邵晋涵;袁枚戚友多人与童钰交往密切,童钰去世前八年,且有信致袁枚。就性情、志趣论,章氏与自然、诗歌、绘画无缘,经世思想浓重,保守自大;袁、童泽均爱梅、爱诗,性情恬淡、放达,可谓志趣相投。章氏因忌妒敌视袁枚,指袁枚伪造故实,实则是他自己昧于事实而妄言。章氏力倡“史德”之说,此处可谓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3.
楚汉之争中项羽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人才管理不当。通过借鉴波士顿矩阵,将项羽集团的人员分为明星、问题、瘦狗和金牛四类人员,既可以根据各类人员的特点进行提拔和舍弃,优化人力资源,同时还可以用矩阵图中的贡献指数来考核成员的绩效,进而提出改善项羽集团人力资源的措施,即优化人才战略和绩效评估机制、构建合理人才结构以及加强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论赞中有关项羽“身死东城”的总结性评语,既高度概括了项羽于东城县境内殊死搏斗的实际情况,又极其精辟地道出了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剧结局。这种“变文避梭”的精炼的修辞手法,在《史记》的《匈奴列传》、《高祖本纪》、《灌婴列传》等篇章中也时有所见。如果断章取义,死抠个别字句,一味凭空臆断,硬要把“身死东城”之东城扯在离乌江三百里之定远东城,无非是一己之见,习非成是而已。  相似文献   

15.
秦末时期刘邦曾先后两次受命西征,项羽则受命北上救赵。关于刘邦西征和项羽北上救赵的行军路线,《史记》《汉书》记载简单分散,且颇有歧异。以往学术界或对此问题关注不够,或仅作了较为宏观而粗略的勾勒。通过仔细排比、辨析史料,对刘、项二人的行军路线作出更为细致的复原与分析,认为刘邦曾先后两次受命西征,项羽北上救赵在抵达安阳之前.其行军路线与刘邦两次西征的行军路线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词调《虞美人》来源于唐代教坊曲,其本事源于美女虞姬,中唐以后又连及虞美人草,其题材内容上多写闺情与花草当与之相关,属艳曲。李煜用来写家国之悲,拓展了题材,苏轼、辛弃疾等用之写送别、咏怀、赠答内容,进一步扩大了词境。风格也不限于婉约一端,形式上,从花间开始逐渐定型,冯延巳最终完成。其后填词均以冯词为准,成为定式。《虞美人》词调的流变既反映了宋人的声情与调情观念,又对之有所超越。说明声情与调情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7.
《史记·项羽本纪》开头段落层次划分与标点分歧较多。段落层次划分因粗细程度不同,有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六部分等情况。而标点符号分歧主要由对词义理解的分歧、句意理解上的分歧、句意群的划分分歧等因素产生。  相似文献   

18.
作为120回抄本,蒙府本《石头记》一直受到红学界的重视,关于其配抄部分底本问题,学界一般认为应属程甲本系统。通过蒙府本与各翻印本文本比对,论述蒙府本配抄部分文本系据程甲本系统而来,确切地说:卷首程序乃抄自藤花榭本,而非程甲本;配补正文部分(第57回-62回、第81回-120回)则抄自程甲本和程甲本翻印本,而非另一种“底本是脂本和程本之外的抄本”蒙府本乃是一部脂本和程甲本翻印本的配装本。  相似文献   

19.
"象刑"考     
该文在对我国古象刑认识分歧的原因及表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了有关史实和逻辑、法理及破解有关历史疑案等方法,证实了象刑就是肉刑、非肉刑并用的我国上古首部成形刑法典。  相似文献   

20.
皖人梅鼎祚早期作品《玉合记》受到汤显祖《紫箫记》和李贽思想影响;明清曲学批评家多从情侠并重、以词为曲、戏曲关目等角度,论述《玉合记》整体内容及艺术风貌;《玉合记》在明清戏曲史上的接受状况,亦可窥见以梅鼎祚为代表的皖籍曲家在当时曲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