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慧 《吉林教育》2006,(7):57-58
一、如何认识“习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在不同的学段用了不同的概念:第一学段(1-2年级)是“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是“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是“写作”。运用不同概念的目的是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体现教学的梯度区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新和先生在《“写话”、“习作”与“写作”辩正》一文中对“习作”作出阐释:“从教师的角度看,‘习作’只是在教学情境下进行的写的训练,是一种教学行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是一种虚拟的写作,不是一种真正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1.打破时空界限,走进学生生活。“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是我们传统的作文法,这种作法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这种模式,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朱红 《语文知识》2016,(4):65-66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加上一块似乎从未接触过的骨头,那会是一道什么样的习作大餐呢?六下最后一单元(第五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学生编写一本作文集,这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单元习作练习。教材要求:先要把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习作收集整理并誊抄(打印)出来;按照写人、写事等类型分类,或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时学生的习作做了很明确的要求。要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保持学生的习作热情,保护学生的习作信心。让学生热爱写作。乐意写习作,写好习作。在习作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感到作文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使,因此缺乏习作的兴趣。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什么仍旧不能自由地抒写生活,为什么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影响学生习作快乐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忽视习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不想写;(2)缺习作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会写;(3)脱离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不愿写。  相似文献   

6.
根据人教版第12册第2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本次习作教学应以培养想像力为主要目标,在假设“我会克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想像克隆“什么”和“为什么”克隆。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在第二学段(3~4年级)对习作教学提出了这样两点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7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第3条)。”本课例展示的就是笔者在习作讲评教学中落实这两条要求的情况。一、设疑导入,引出自改方法师:同学们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花费时间长不说(一般一篇习作从指导——写作——讲评——修改,要两周时间),而真正受益者不多。这样的教学结果大大打击了教师们教学习作的信心,尤其是高段习作教学,更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重点和难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第二学段的“表达与交流”中对习作教学提出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同时,还明确规定“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的硬性要求。可见,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习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习惯于先将“习作要求”和盘托出,再费尽口舌地讲解一番.希望学生能很好地在“习作要求”的统领下去作文。实践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弊端主要有二:1.“习作要求”往往是多元的。我们不少学生原本就怕作文、厌作文,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无异于泰山压顶,更加怕了、更加厌了,作文的兴趣、信  相似文献   

11.
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教学的难点,学生感到作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是苦差使,因此缺乏习作的兴趣。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什么仍旧不能自由地抒写生活,为什么感觉不到习作的快乐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影响学生习作快乐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忽视习作兴趣的激发,学生不想写;(2)缺习作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会写;(3)脱离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不愿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陈明海 《广西教育》2004,(7A):38-38
如何认识当前习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怎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习作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应当是当前语文教改中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敢于和善于突破已形成的习作误区,弘扬让学生在与生活实践互动中进行习作教学的思想,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叶刚 《小学语文》2011,(12):33-35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然而,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老大难问题却始终难以解决。近年,笔者从“必修课”(优化习作指导)、“阅读课”(相机读写结合)及“生活课”(活用生活资源)三方面着力,以“三课”联动方式,在习作教学实践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提升了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曾经听过两节有关表达感受的习作指导课,一节是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课,一节是邢跃武老师上的自主开发的习作课。两节课的授课对象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捕捉感受、表达真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这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和改革习作教学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陶丽春 《福建教育》2022,(23):26-29
将习作评价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指导功能,有效促进学生习作表达与能力发展,是习作教学范式及策略的创新,更是习作教学思想与理念的突破。教学要根据单元习作要素指导学生在读写活动中自主建构起具有迁移意义的习作评价量表(要领),在转化与应用中发展语言思维,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点(重点与难点),它应该和阅读教学一样要精耕细作。为了促进习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必须构建系统化的教学链,即构建作前、作中、作后有效指导系统,形成习作指导链;构建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系统,形成习作训练链;构建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主题单元教学"系统,形成习作主题教学链。  相似文献   

17.
针对习作教学改革现状,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关于学习语文新课标的若干问题》(以下简称《问题》)等相关表述和研究的成果,重点论述了语文素养视野下习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基本模型以及教学实例,丰富和发展习作教学理论,不断完善习作教学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完善,积极探索全新习作教学策略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大量的习作教学课例可以看到,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习作材料的积累、习作的评改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些问题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一、"儿童习作无禁区"——降低习作教学的目标要求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习作焦虑症",为什么会有?首先涉及到习作教学理念的问题:习作教学是研究儿童,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中年级处于低、高年级的过渡阶段,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是:“观察周围世界,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中年级的学生刚刚跨进习作的大门,作为教师应加以引导,适当降低学生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才能让孩子们乐于表达.但是在农村,很多教师对中年级习作教学认识比较模糊,教学中不够重视,经常跨越了段的训练,要求过高,最终导致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  相似文献   

20.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来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小学生习作水平的低下仍然困惑着广大语文教师,习作仍然是学生眼中的苦差使。因此,有效的习作教学之路注定是一条充满崎岖坎坷而艰难的道路。而习作是一名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不容忽视。我认为,学生怕习作的原因,主要有这样的一些方面:1.学生读的好作品少.缺少积累。2.命题习作多,严重束缚了学生自南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