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只有首先从文本中发掘出具体合宜的“语文元素”,才可能在教学中转化为“传递”给学生的相应的语文素养,才能首先从“教学内容”层面保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如何从文本中发掘合宜的“语文元素”呢?一、基于文本:进入文本的语文世界“语文元素”在哪里?“语文元素”从哪里来?“语文元素”当然在文本之中,当然从文本中来。但是,“语文元素”蕴含于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操作层面一直存在着互相排斥的“二元对立”,如“大语文”与“小语文”、“语文味”与“其他味”、“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等,导致语文教学总是在矫枉过正中摸索.在学科“核心素养”大讨论的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寻求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必须着力探求语文教育本质,语文教育本质是语文教育理论中执一驭万的关键和枢纽,在整个语文教育理论系统中始终居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语文教育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语文教育理论界要研究它的本质。只有正确树立语文教育本质观对语文教育的制约处于首位的观念.并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的“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三者的有机结合,且切实处理“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之间的谐和关系,才能真正科学地认识、理解并把握语文教育的“真善美融合”的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4.
守住“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重任。发挥教学设计功能,完整语文教学元素,紧贴语文“本味”;借助潜入语境功能和图式建构功能,激发语文“趣味”;在善用资源中悟“巧”,在品析语言中会“巧”,体验语文“巧味”;读出真感,写出真情,审出真美,践行语文“真味”。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情感教育,首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内容中“文”与“情”的关系,其次教师必须做有“情”人,最后还必须掌握“动之以情”的教育艺术。一、明确语文教学内容中“文”与“情”的关系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目标十分明显,选入教材中的课文一般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个比较流行的字眼“语文味”。王崧舟老师在《好课三味》中关于“语文味”是这样阐述的:“语文味”表现存“动情诵读、静心默读”。可见,朗读是语文细酌人“味”之佳法。由此,也自然引起了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笔者惊喜地发现,不少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同时也不乏忽视“语文”本色、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变成了“文艺表演”、“绘画比赛”以及其他学科活动的现象,其中的“语文味”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花絮、点缀而已。细思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究竟该如何体现?确实是横亘在我们这些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操之过慎,会“唯语文”;操之过松,会出现“泛语文”甚至非语文。在此,笔者想借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薄的看法。一、以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滴血亲情     
学好语文,套用郑板桥“功夫在诗外”一话,则“功夫在语文外”;而在语文众多的“外”中,艺术应占重要的一席。于是,也可以这样认为,学好语文“功夫在艺术中”。下面笔者试从在艺术中学习语文谈谈自己的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人文、人性、人格的教育,语文教育的根本旨归是回归到“人”,回归到“人的生命”。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儿童的生命潜能,唤醒儿童的生命意识,用生命的视野去观照语文文本,用生命的眼光去打量日常生活。一、“生命化”语文:内涵与特质1.个体性。在语文教育中,类意识、群体意识、集体意识时常遮蔽着“具体个人”意识,儿童常常淹没在“常人”之中。这个常人,表现在语文教育中就是,语文  相似文献   

10.
张玲初 《中国教师》2008,(20):24-26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在笔者看来,语文味具体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如何让这浓浓的“语文味”在课堂上飘溢,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语文味”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真正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呢?笔者根据个人及同事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彰显“语文味”四个方面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1.
“深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度语文”教学理念的提出,旨在改变语文教学中的“肤浅”与“表面化”,呼吁语文教学回归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上。目前,“深度语文”教学理念还仅仅在部分重点中学被少部分语文教师付诸实践。这主要源于“深度语文”所预期的课堂要素水平与实际存在的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与矛盾。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一定能使“深度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2.
李新岩 《成才之路》2009,(30):19-19
语文老师在上课中最害怕的一点是别人在评价课堂教学中冠之于“没有语文味儿”,这种担心,反映了他们已经从过去的关注突破和创新转向关注语文教学的本真。这说明,我们老师正在“让语文回到语文”中,明确了“语文教什么”的老问题,即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去教语文。  相似文献   

13.
<正>“情理语文”是一种教学主张,即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从“情”和“理”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和“理”,注重课堂生成中的“情”和“理”,让师生沉浸在情理交融的课堂中,实现文本、教师、学生的多维碰撞,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抓住语文的“情”和“理”,是我们培育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2008,(7):128-128
《文学教育》2008年1月发表了郑新的《语文教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文。文章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从“点”“线”“面”“体”等几个方面着手。“点”——语文知识。语文教学要通过语文知识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意识。过分强调“人文性”,脱离了语文知识,那么人文性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冲破狭窄的课堂“围城”,让语文课程的“触须”向外延伸,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所谓“生活语文”,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在参与和关心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6.
李新岩 《成才之路》2009,(29):86-87
语文老师在上课中最害怕的一点是别人在评价课堂教学中冠之于“没有语文味儿”,这种担心,反映了他们已经从过去的关注突破和创新转向关注语文教学的本真。这说明,我们老师正在“让语文回到语文”中,明确了“语文教什么”的老问题,即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去教语文。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的立足点是语文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从哲学角度审视,从“语文是介质”的本体论出发,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在言语内容与思维内容的一体,在其以“言意体”——由各科内容这个“质”与语文符码这个“文”融合而成——的生成为内容。语文教育旨在培养一定语境中生成“文质相称”的“言意体”的能力。语文教育的立足点理应在“文质相称”“言意体”的生成,在“文质相称”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在新课程的助推下,语文教学改革流派众多,成果丰硕:“生活语文…青春语文…‘本色语文…深度语文…‘。隋智语文…‘精致语文”等等纷纷“亮剑”,好不热闹。在这众多的流派中,程少堂老师独树一帜,振臂高呼: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充分反映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教材选文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有强烈的语文资源生活化的意识,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