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总结分析了浙江省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经验和不足,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等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构建"五大"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浙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创新区域集群式信息服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通过整合区域资源与服务,构建创新型城市网络和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化及推动产学研联合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何郁冰 《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积极推动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自主创新的新思考,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此,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提出针对“战略—知识—组织”三重互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构建初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联盟:黑龙江省自主创新的重要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对产学研联盟内涵、特点,自主创新作用以及黑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实力和高校与科研院所优势科技资源的分析,本文论证了产学研联盟是黑龙江省自主创新的重要模式,并提出基于产学研联盟实现自主创新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充驻市高校较多,人才济济,涵盖理、工、农、医、林、建筑、师范和服务业等各个行业,而南充大中小微企业众多,却严重缺乏人才,尤其是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匮乏,既制约企业良性发展和自主创新,还直接影响南充实施创新驱动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加速推进南充跨越式发展的进程,对此,研究南充高校产学研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高校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献计献策。通过剖析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专业与当地企事业合作模式的个案中提出构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接触与适应工作岗位,及早参与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障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培养实用和创新型人才作铺垫。经过近年的实践,构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对学校、企业、社会、教师与学生均是受益者,呈现多赢的局面,效果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原长弘  张树满 《科研管理》2019,40(10):184-192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仅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基于中国转型经济情境,文章廓清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跨层整合了宏观层国家创新系统和微观层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并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框架。该框架打开了企业在内外部环境互动下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自身技术创新的黑箱,探讨了企业家主导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机理。另外,文章拓展了现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省部产学研合作是建立我国自主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论文以广东省部产学研为例,研究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结合若干机制的具体实施,从合作运行框架、动力、协调、利益分配等层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国策。创新本质上是变革,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同样重要。国家创新体系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创新成为维持与提升国家、产业、地区与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确立,激发了我国企业的创新热潮.在比较评述了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机制和政策,对我国技术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从政策、市场、R&D投入机制、融资、产学研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变迁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我国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必须有一批创新型企业作为支撑.从创新型企业成长生命周期、促进企业创新的重点政策工具评价与分析以及政策作用面理论三个角度,对促进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相关政策进行效果分析与评价,提出以企业成长为导向的创新政策建议,以期增强企业创新成长的内外动力,推进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