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呢?下面的做法应该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和洞察,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学生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外,更需要具有观察力、直觉力和想像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删去了两个字,但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了.这就说明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也要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数学美感等),尤其是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思维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数学思维的最高层次就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数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强学生数学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数学直觉思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删除了两个字,内涵却变得丰富了,这说明我们不但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要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直觉思维能力。本文就数学直觉思维概念的界定以及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做法,供同仁们讨论。  相似文献   

7.
黄金枝 《考试周刊》2012,(49):61-62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对学生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着潜在开发学生智力意义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取得成功的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过多的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数学能力的高低最主要是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直觉思维敏捷的人一定会在数学方面有所造诣。事实上直觉思维不仅要靠天赋,同时还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培养的,每个人的直觉思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可以通过勤加练习提高的。加强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应该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  相似文献   

11.
正直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无处不在,与人交往中需要直觉,阅读文章时需要感觉,文学创作时需要有灵感,科学发现中需要有顿悟,数学解题中需要有灵机一动和豁然开朗,甚至我们有时候做事情靠直觉。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都比较注重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生做题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少让学生去感觉、去猜测,其实数学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了认识上的转变。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中指出:在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特别应指出的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因而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取得成功的坚定信心,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包括直觉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三大能力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容易造成误解;同时对数学的学习也缺乏必要的信心,从而丧失学习兴趣。而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下而笔者就直觉思维的培养淡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徐利治教授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因此数学直觉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直觉思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形式,但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数学直觉思维概念的界定以及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灵感”很好,选择解题的方法准确,不走或少走弯路,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直觉思维能力高低问题.直觉思维能力渗透在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思维的程度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掌握知识和发展创造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何丽芳 《成才之路》2012,(10):16-I0011
正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将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之一"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概念的内涵却更加丰富: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直觉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直觉思维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意义重大。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J.S.布鲁纳曾经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被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儿童"掌握这种天赋"。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局限于逻辑推理,无形中造成了对数学思维的偏见,这不仅不利于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也削弱了数学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直觉思维通常是指"未经逐步地逻辑分析而迅速地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过程。"直觉思维是数学思维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直觉思维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也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将平时掌握的知识融合归纳,从而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推理解答。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应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受到重视。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