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箕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有文字记载并留有作品的儒学先驱。他的天人合一、君权于神权合一的思想,有利于周朝的统治。他是走出国门的第一位政治家,开发朝鲜,促进了古朝鲜地区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吴应箕既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对诗文的源流本未有着很强的自信。在立足晚明现实的基础上,在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深入地思考之后,他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学发展观与继承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诗学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应箕不仅是上江社团的领袖,也是复社领袖,与桐城派的先辈有广泛的交往。作为古文名家,他的文学思想也通过桐城诸子和自身的传播惠及戴名世、方苞所开创的桐城派。桐城派在学术祈向、对待古今文的态度和理论体系三个方面以惊人的相似性表现出对吴应箕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各国如何传播,这些东南亚国家选择了哪些中国文学作品,是本文探讨的两个问题。从时间角度来看,中国文学在越南、泰国、新马和菲律宾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译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学还通过华校、报刊、社团等渠道传播中国旧文学,通过华侨社会、报刊、南渡文人三种途径传播五四新文学。从传播方向来看,除了从中国到东南亚这个方向传播中国文学外,东南亚各国的华人还通过翻译传播中国文学,并用中国文学形式进行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胶子和鬼传播子的Dyson—Schwinger Equations(DSEs)来研究它们的红外解析行为,通过研究,文献[2,3]中所得到的胶子和鬼传播子的红外解不是方程的真正解。超越裸的三-胶子和胶子-鬼顶点,目前还没有得到胶子和鬼传播子的红外解析解,我们必需寻找新的条件来约束它们。  相似文献   

6.
《诗经》《尚书》和《周易》是产生于轴心时期的元典,它们分别对应于文学、史学和哲学。从其时代环境看,该三经具有共生性。从其思想内容看,该三经具有兼容性。从元典在东西方的遭遇看,该三经具有远较其他经典更为旺盛的生命力。诗书易三经的共生性和兼容性要求我们在方法论上与时共进,采取与研究对象的实存状况相适应的学术立场,确认该三经的共生与兼容。有助于中国学术走向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7.
春秋末年,中国的文学传播经历了从官方传播到民间文化学术流派传播的历史性变革,促成这一变革的是孔子师徒。孔子师徒文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礼学散文,也包括《诗》、《书》、《易》文献和六艺技艺。孔门文学传播有七大显著特点:传播的内容伴随着传播过程而不断生成;传播的动力来源于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真诚信仰;传播的组织方式是在孔门弟子派系之内,按照师徒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分工有共同传播与独家传播;传播行为多受孔子教育思想及弟子个性、特长等因素的支配;传播的贡献大小取决于后学的才能以及志向;传播形式有单篇、结集、缀语、片断和片语传播。孔子师徒开启了战国两百多年的文学传播新格局,诸子百家面临新的传播环境,在继承孔子师徒传播模式基础上又有许多新变。  相似文献   

8.
在热场动力学的框架下,采用一种比较容易被有普通场论基础的读者理解的方式,导出自由费米子的热传播子。  相似文献   

9.
唐代干谒与文学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谒活动不仅影响着唐代文人的风神气质和唐代文学的品格境界,而且还有效地影响着文学传播这一文学本体发展之外的层面。干谒本身是一种功利性和自觉性很强的信息传递方式,当干谒活动需要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凭借物时,一种特定的文学传播关系就建立起来了,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孕育了多向性和多层次的文学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学趋于精英化的存在方式和把关制度下的传播壁垒使之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逐渐式微,而与网络的邂逅与联姻,让文学在短短的时间里打开了无数个出口,网络文学在当前的传媒语境下已超越文学本身的影响力而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新媒介从文学的主体、文学类型、文学语言、叙事方式等方面对文学传播进行了演进与重构,展示出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壮美图景。  相似文献   

11.
当代诗词创作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入声字还要不要区分。入声不但依然存在于吴、粤、闽、客家等方言中,而且当代诗词创作也是以熟读、感受、研习经典诗词文本为前提的。对经典文本越是熟悉,积淀越是深厚,对入声字的认知越深。入声字和平声字混用,对熟悉经典文本的读者,感觉会相当别扭。《诗韵新编》可资当代诗词创作之参考,因为它依据了现代汉语,又区分出入声字。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时期,部分爱国志士希冀通过改革寻求新的出路,这在诗歌近代化过程中有着鲜明的表现。此阶段文学期刊上的民间文学体式主要表现为乐府歌行和说唱文学两大类,它们本身具有的形式特点为诗歌近代化提供了诗体上的借鉴,也为其做足了语言上的准备。对这部分作品的重新认识和发掘对于还原近代文学史的原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尝试以中国现当代作品英译的出版为对象,对其中若干重要事件给以概述和简评。具体从英译作品的出版发行与传播、销售与影响、不同读者群体的反应与接受、中外合作出版新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观察,力图显示大致的轨迹及得失。英译作品的研究是对我国翻译史研究的有益补充,应大力加强,同时也要继续深入研究外来文学的译入。本文也试图以英译作品出版传播的得失,为英译作品的研究提示应关注的方面。这一研究正成为国内的学术新热点,有着很好的学术前景,但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尤其是要拓宽视野和途径、采用多元方法探究英译作品的接受境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中期“纯诗”理论的提倡者们如穆木天、王独清都曾试图指出他们的“纯诗”主张与自“五四”以来的“国民文学”理念并无矛盾。他们的这种辩解固然具有一定理论上的合理性,也反映了他们跻身“新文学”主流、获得“合法性”的强烈愿望,但是,“纯诗”与“国民文学”在语言取向、审美取向、价值取向等诸方面都具有难以规避的深层张力与深层悖论。  相似文献   

15.
自从16世纪以来,澳门的华学和葡学构成了互相辉映的并蒂莲,澳门学包容澳门的华作品和澳门的葡作品正是澳门学举世无双的最大特色,因此,它们将永远地成为莲花地之梦幻岛的传世珍品。80-90年代,澳门四百年的学稗史揭开了所谓“现代诗”的相当芜杂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文学杂志的传播与文学生产同源同质。《文讯》是台湾当代最重要的文学平面媒体之一,办刊30年为台湾文学写史.堪称文坛翘楚。《文讯》历经党营到民办、供养到完全市场化的经营过程,在营销策略、传播机制上积累实践经验.创设运动范式;从理论到战略努力建构文学传播学科,增值象征资本和美誉度,型塑了台湾文坛良好形象.是台湾文学传播史的亲历者、传播范式的创建者。  相似文献   

17.
本从多方面考察诗话创始之初的宋代诗话与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关系,认为早期诗话不是诗歌流派的纲领,也没有在理论上对诗歌流派的成长起提挈作用。宋代诗话很大程度上是党同伐异,而不是基于理论探讨,但诗学论争客观地促成诗话由漫谈诗的一切转为系统地谈诗学。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等院校在地方建设尤其在地方文献的开发、研究与传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立足区域,谋求发展,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向深厚的文化资源汲取营养,在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开辟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强校之路,应该是各地方高校积极谋划的一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及宋诗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同光体”与“南社”的宗宋,崇唐之争,是规模唐音或宋调的旧体诗创作的绝响,也是现代宋诗研究的起点,受新学运动的影响,现代学对于宋诗的评价长期偏低,并为唐,宋诗优劣论所困,到80年代后,人们方逐渐摆脱成见束缚,对宋诗特征及其艺术特质进行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革新,须立足教学实践,强调教学主体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的引导效应,突破"思想+艺术"的纯文学作品解读窠臼,而代之以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相结合之贯通文史哲的学科交互法,并且与当前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以其"接地气"之优势,可使从中所得出的教研理论现实、客观,具有应用价值及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