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概念是人们认识体育的思维结晶,人们对体育的科学认识正是通过一个个体育概念的演进而实现的,因此,探讨体育概念的源流及发展趋势便颇有意义.这里对法、德、英、日、美、俄等世界主要国家体育概念的演化做了初步的概略探讨,澄清了若干问题,这将会对我们的体育认识和课程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一、易筋经研究概言 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专述导引和健身的典籍,其内涵十分丰富,图文并茂,熔儒、释、道于一体。它以动功为主,外练筋骨皮,并配之以静功为主的《洗髓经》,互辅互补,相得益彰。而且它在我国久为流传,并在传统功法和体育发展中有较大影响。国内有不少学者先后涉足此领域。《易筋经》虽流传范围不算太广,但在信奉者和练功者当中,达到相当高深的水准和造诣,对于该  相似文献   

3.
贾肇山 《中华武术》2001,(10):33-33
青萍剑是我国传统名剑,也是迄今为止国内仅存的套路最长、招式极精、注重实战、突出搏击的一套剑法。更确切地说,青萍剑乃高级技击术、防卫术、健身术。它集古今剑术之大成,融技击精华于一身,堪称武林瑰宝,国术精粹。从明末至今,共传八代,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自从1644年清兵入关,崇祯皇帝煤山自尽后,明末反清复明的烈火一直延续发展。尤其在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东南沿海一带〔包括台湾郑成功〕,明末将领一直坚持与外族入侵者浴血奋战。在屡战不胜的情况下,他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少林鹰派武术的源流、基本特点、基本内容、练气发劲、基本作用的考证,认定少林鹰派武术是一个独具风格的少林武术大支系,对少林鹰派武术的挖掘整理,将会为中华武术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丰富少林武术体系,为少林武术的普及与发展作出贡献。尤其是少林鹰派武术的练气发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时也会澄清武术上力与劲的概念,为武术学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海 《健身科学》2009,(9):37-37
婆罗门导引法是收录在明代《遵生八笺》中的一套导引术,据说是在宋代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婆罗门是印度古代的僧侣贵族。本导引术虽冠以婆罗门之名,但从十二套动作和用龙、风、麟等命名来看,也很有可能是我国古人自己创编的。  相似文献   

6.
韦公远 《武当》2008,(2):46-46
1973年,我国中部湖南省长沙出土了轰动世界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墓中有一件彩色帛画——《导引图》(长140厘米,宽100厘米,高50厘米),其上有44个各种人物在练不同的功法。这是中国古导引法的精华写实。  相似文献   

7.
筒瓦尾端带圆形或半圆形的部分 ,即古代建筑物檐部椽头之筒瓦尾端的遮挡叫做瓦当。瓦当实用美观 ,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精美的艺术品。瓦当很早就是金石学家 艹鬼集和研究的对象。建国以来 ,考古工作者通过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 ,获得了大量的从西周至宋元时期的瓦当材料 ,而秦汉瓦当多出土于陕西省关中各县的秦汉宫苑、陵园等建筑遗址内 ,其主要为花纹和文字瓦当。而文字瓦当究竟始于何时 ,学术界一直没能达成共识 ,本文想就文字瓦当的起源和发展等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以求教于方家学者。过去学者大都认为文字瓦当始于秦 ,或至战国时代 …  相似文献   

8.
党建国 《武当》2004,(9):26-27
形意先哲有经云: 混沦一气内外修,泾渭不分至道由。 空洞自然凝神静,化虚还原此中求。 夫先哲之道,法天地之于一气,宗老子之自然而无为。盖天地一气,乃混沌之气,浑浑沦沦,阴阳未分,然形意之法,淡泊宁静,恬淡虚无,虚极则神,静极必动,动静相搏,阴阳调和,道法真谛,禀自一气,冲发二气负阴抱阳,生机不息,和衷共济,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9.
黎大志 《武当》2003,(1):16-19
众所周知,武当内家拳以“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为其主流,都与道家道教之阴阳太极五行八卦九宫之学密不可分。特别是内家太极拳,运用我国古代道家哲理阴阳学五行八卦演变之法,结合人体内外运行规律,形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和人类学参与体验等研究方法,运用人体解剖学、中医学和运动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健身运动,根据现代人锻炼的特点,抱着去粗存精的宗旨,对导引图(引腰痛动作)进行了剖析。试图更为科学的破译导引图引腰痛功法,探索出一种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锻炼的引腰痛方法,更好的为现代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根据汤因比关于文明起源的“挑战”与“应战”学说,对导引术的起源问题进行在探讨。通过对古代地理环境对先民的挑战,中西方神话对比以及中国上古先民积极“应战”的分析探讨,最终认为导引术之所以产生于中国,并不是一种文化的偶然现象,而是中国上古地理环境的“挑战”与先民们的“应战”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和生活方式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流行文化已成为最活跃的力量和“酵母”,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文章从流行文化的角度分析导引养生功的发展,认为导引养生功要突出其传统养生观的特点以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符合大众健身的时尚理念,才能在流行文化大背景下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导引运动是世界上一项独具特色的本土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通过独特的运动形式来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养生方法.导引运动背后的传统文化对于生命的认识,对于身体,心理的理解与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基于此,文章认为,导引运动文化对于个体“心”“神”“魄”“意”“志”的健康促进有其独特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导引运动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导引养生功与推拿按摩都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医疗保健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当代,面对体育健身项目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人们选择的多样化,导引养生功应如何发展以顺应社会的要求,这涉及到中国传统养生项目在当代社会中将何去何从的问题。文章就导引养生功与推拿按摩结合发展的可能性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导引养生功能更广泛的传播发展,发挥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20名老年人在实验前后基本生理指标和血液流变指标变化的对比分析,得出新编导引养生功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人的血液流变指标,增强老年人体质的结论。旨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导引养生功理论,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有效的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往想健康长寿的秘方,为了追求长寿而不断地探索。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高,人们的健身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由传统的为追求长寿而向更深层次发展,更多地是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就此,从生命科学角度讨论人们健身的理念,提出生物、心理、健身三位一体的理论并对其加以探究,指出只有充分发挥三者相融的健身理念;才能达到最佳健身效果和满足人们的身心方面良好需求。  相似文献   

17.
论斯泡特(SPORT)的源流、发展和当代形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06,27(2):4-11
本文对sport词语(概念或术语)的词义及其同所指称的客观对象的关系,做了历史探讨,弄清了sport词义的源流演变,着重分析了现代sport的本质特征和当代形态,这对我们认清sport的真象,划清sport同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的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赵伟 《体育科技》2014,(5):56-58
研究我国足球运动的训练理念,加深对足球运动训练的思想认识,在把握好足球运动训练理念的类别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其完善、健全,并针对足球运动训练理念提出三大针对性问题,旨在为提升我国足球运动训练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有关戳脚起源与传承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目前关于戳脚源流传承的问题尚未获得较为统一的说法,需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考证力度,为戳脚能够申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员打好基础,从而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