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磊 《大观周刊》2013,(6):32-32,77
从控烟到禁烟是一种趋势,但目前政府层面在在运用行政权进行控烟时方向不清,制度构建不健全,因此,有必要以行政法的行政规制为视角,从控烟行政规制的形式、方式及主体来来研究中国的控烟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控烟行政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父子两代关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那种以父为主的单向沟通不再有效,而和孩子像朋友一样交流的好哥们儿关系越来越多,这反映的其实是从家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过程,即从强调个人要服从家庭,变为主张个体意识的独立。父子间的关系状态在中国封建进程中非常稳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5):19-25
2015年中国的新闻史研究仍延续了往年新闻史研究的总体态势,主要集中在报刊个案研究、著名新闻史人物个案研究领域,但亦有两个新的生长点值得关注:一是配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关于抗战时期新闻宣传事业的相关研究,出现一个小高潮;二是研究视角自觉转换,从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阅读史研究成为本年度新闻史研究的一个亮点。新闻史研究者在方法和理论视野上有了更为自觉的审视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微信十条"发布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国家通过管源头、管资质、管信息加强微信立法管理,用法律保障用户通信自由和社会公共秩序。文章根据互联网时代的三个阶段,从自我规制、政府规制到即时通信阶段的社会规制展开纵向研究。另外,以美国、欧盟和中国对即时网络的监管为例,探讨代码规制向国家规制途径的转向,充分论证了即时通信时代网络规制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沈玲 《新闻世界》2009,(12):132-133
近几年,群体性事件频发,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不利影响。笔者认为,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属于一种非常态的信息传播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浅析群体性事件中非常态的信息及其传播模式,并探讨该如何减少群体性事件运行和降低群体性事件的烈度与破坏性。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酷刑会引起精神生活的巨大断裂,但是我们很少会将酷刑看做是一种文化断裂。这很可能是因为酷刑主要发生在隐蔽的空间,施加在个体身上。但是酷刑实施国的文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例如,20世纪出现了“使人失踪”这样一种新的酷刑形式,这种酷刑的新形式既对个体造成影响,又广泛地对文化进行恐怖统治。  相似文献   

7.
张二元  李萍 《大观周刊》2012,(41):358-358,322
从知识本位学习到能力本位的学习转型,针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引入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围绕学生有效学习,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从专业知识导向转向职业技能导向的改革势在必行,作者就职业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基于职业的有效学习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由新闻学关键词看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键词可以说是特定话语价值取向的凝结 ,是语言实践过程中的纲目、骨骼。从一定意义上看 ,我国新时期新闻理论的变迁集中体现在人们对新闻学关键词的思辨、讨论和表述等语言实践中 ,表现在关键词的变化上。于是 ,考察新时期以来新闻学关键词的兑演 ,就可以透视新时期整个新闻理论乃至社会文化思想的变迁。新时期我国新闻学处于理论体系建构的探索过程中 ,确乎经历了一个由“党报”本位、“新闻事业”本位向“新闻”本位的转向。但从另一方面看 ,我国新时期新闻理论又在这种转向过程中 ,在“党报”本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积淀有一种理论结…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追溯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历史进路的基础上,试图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学术渊源、研究视阈和研究焦点.本文认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进路呈现出多方面的转向.一方面,研究立场由相对单一的官方立场逐步走向官方、学界等多种立场,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开始摆脱意识形态的判断而走向科学;另一方面,研究心态由刺激-反应式的紧张趋于缓和,客观的学术研究态度得到广泛认可.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领域的研究议题主要集中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诱因和形成要素、涵义与特性、心理研究等四个方面.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存在着部分研究过度价值评判、研究方法过于单一、核心问题亟待深入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突然开始集中讨论起幸福来。从为了一个集体目标献身,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现在有关"幸福了吗"的追问,不得不承认,相关注视或讨论不仅反映一种时代风尚,同样意蕴深远。停下来,回望几十年间中国的变化,从统一行动的集体本位到各自为战的个人本位,从计划性、命令性混杂的政经体制到多样性、开放性交相辉映的生活,从课本、标语对本国优越性毋庸置疑的强调到个体千差万别又不失共性的喜怒哀乐,从简单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全部媒介事件及其影响的总和,中国媒介传统是媒介制度变迁的一种隐形规制力量。媒介制度变迁不能割裂传统,也不能脱离传统的规制。从地域层面上看,中国媒介制度变迁受到三种传统的影响和规制:本土的官报传统、欧美自由主义媒介传统和苏联的布尔什维克媒介传统。从时间层面看也形成了三种传统:"千年传统"、"百年传统"和"六十年传统"。媒介传统通过"路径依赖与锁定机制"、"意识形态复制机制"、"合法化机制"、"扩大选择集合机制"等发挥对媒介现实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产物.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站既是传者又是受者,大多数网站既要担负起零售、批发商的角色,又要担负起内部制作、信息传递的媒介角色,不堪重负,各网站都在货源、流通、技术、可信度上寻找出路;网民是受者,电子商务欲从网站本位转向网民本位,除推出特色品牌,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技术水平外,利用网络广告改变受众心理是一项重要举措.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式的组合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电子商务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中国梦的理解现在是很多种多样的,我比较关注的是两种讲法,一种讲法认为中国梦其实是一种中国道路。这是从路径,从方法上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这个认识有它的道理,但是不完整,因为手段和路径并不能代替目标。第二种讲法是注重人民幸福。中国梦提出以后社会上为了把中国梦和每个人自己的梦想结合起来,强调每个人的梦想的实现加起来就是中国梦的实现。这个从调动广大人民参与中国梦概念有积极意义的,但从理论来讲又  相似文献   

14.
受众本位VS传播者本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众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传播学研究中逐渐兴起的。尽管人们目前对受众本位的提法还有争论,但大多数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最终还是认为,从功能的单一到功能的多样化;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从仅仅把新闻事业视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到承认新闻事业的产业性并将市场机制引入传播领域,这是我国大众传播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趋势。电视业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电视剧作品越来越多的面世,研究电视剧叙事的著作也越来越多,并且大多是从西方叙事学的角度进行。我认为,中国电视剧叙事的理论基础,应该从中国本土的叙事学理论中寻找。提出此观点并不是不同意用西方的叙事学观点来研究中国的电视剧叙事。西方的叙事学的确有它可取之处,只是在运用西方原理的同时,一定要想到,中国电视剧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物,也应该从中国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的叙事。  相似文献   

16.
传播技术迭代升级为广告传播营造了新生态,自媒体广告传播的便捷性、多样性在改变传统广告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引发广告市场乱象丛生,监管规制模式出现失灵,亟需转向。网络时代自媒体广告规制应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主体责任,实现平台自我监管,形成完整的规制网络,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是新媒体时代的衍生品,它随着新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而产生变化,因此笔者认为,在微传播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含义. “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经历了“否定”到“去否定”的历程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日渐好转,官方给“群体性事件”这种现象的标签经历了从“否定”到“去否定”的历程,①即从“群众闹事”、“治安事件”、“突发(性)事件”、“紧急治安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到“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媒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具体说来,就是必须把读者的需求落实到采编各个方面,把报纸办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就是要摒弃以往的媒体本位、编辑本位,而转向读者本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搭建平台、为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逐渐转向网络社交平台,而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特性也为群体性事件的发酵和扩散提供了更大平台。本文从传播形态角度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针对具有代表性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在舆情的变化中梳理出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日益加剧,全球范围内的传媒规制体系都面临着变革;而在这一场始于技术要素的传媒规制体系变革发生的同时,我国传媒业自从1978年以来既有的存量改革依然严重滞后.本文从传媒管理体制与现有产业间的作用结构出发,尝试通过学理分析、对比中外经验,寻找到中国规制变革的参考路径,并为可能进行的存量改革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