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国外档案学译著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译著的时空特征、被引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的分析来管窥国外档案学对中国档案学研究的影响。从时间阶段来看,这些译著未能反映出第一次中外档案学交流高潮;从空间分布来看,这些译著以欧美国家的著作为主;从被引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外档案学译著的利用率较低,当代学术价值并不高;另外这些译著的出版、主题及翻译等自身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利用。文章最后对译著在中国档案学科建设及国外档案学理论引入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评析,并对今后档案学译著的出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庄记》小说背景设定在西北高原一个叫作上庄的普通乡村,这里自然环境干旱荒凉,地理位置偏僻闭塞,年青一代为寻求出路纷纷进城打工,只留下老幼孤寡艰难困守在大山深处。《上庄记》点染乡土风情如在目前,描摹农民形象真切动人,所记不止于一个小山村的悲喜与哀乐,而是以之作为中国广大农村社会的缩影,折射当下中国农村荒凉破败的复杂生态。作者季栋梁出身农民家庭,对于农村现状自有深入了解与切实体会,小说借助扶贫干部“我”的视角,观照农村现实既不过分渲染,又不无动于衷,既不将田园当成桃花源,也不将乡村苦难作为表达愤怒的载体,兼具社会问题意识与现实主义的诗性情怀,体现出一种敦厚温润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江城,[美]彼得·海斯勒著,李雪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996年至1998年间,那个叫彼得·海斯勒的"蓝眼睛"美国人,来到了中国重庆附近、长江边上的小城涪陵,在那儿的涪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下,乡村面临经济贫困、文化断裂、人口外流等多种危机,但有一批人始终选择坚守乡土,即“守村人”。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守村人”坚守乡土的行为是早年生命历程、个体能动选择、社会关系网络三者互构的结果;他们以记录者、参与者、传承者的身份,发挥了见证乡土历史变迁、推动乡土社会复兴和创新乡土文化表达的作用;“守村人”空间坚守的本质,是对乡土信仰、乡土情怀以及乡土文化的深刻认同和遵从。  相似文献   

5.
王康 《大观周刊》2013,(10):23-23
在乡土社会背景下,乡民们解决纠纷时往往考虑民俗习惯多于考虑法律,且追求实体公正,对法庭和法官的认识带有“神化”色彩。在这种现实环境下,基层法庭及法官的工作都面临着很大困难。本文分析了基层法庭所处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成都市龙泉驿区档案馆保存有501件清朝到民国的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乾隆十九年(1754)的一份土地买卖契约,之后有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土地契约,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像这种数量众多且连续性与关联性强的土地契约,在成都市及周边区域档案馆都是极为罕见的。近日,细细研读馆藏的这些契约文书,发现这些契约文书内容丰富,可以窥见龙泉驿区乡土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费孝通看来,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的法律是有差序的法律,有区别的法律;乡土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礼治秩序,通过传统的礼来教化民众与维持秩序,而中国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蜕变过程中,则存在严重的礼法冲突。  相似文献   

8.
汪茜 《北京档案》2020,(11):29-31
村级档案馆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为乡村档案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梳理我国村级档案馆建设模式,强化优势并提炼村级档案馆建设难点,从起点、定位、管理与巩固四个方面阐述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会关注     
在日本临终关怀医生大津秀一所列出的“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里,有一件是“没有回故乡”。近年来,社会上有关“故乡沦陷”的讨论日益增多。星星落下的地方是故乡,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故乡渐渐成为一个回不去的地方。除了物质上最不乐见的持续破坏与荒芜,同样包括乡土中国在文化或者精神上的陷落。  相似文献   

10.
刘辉 《编辑之友》2011,(2):109-111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促进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本土化的重要尝试,199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包括了十四章和十六章。在编排顺序上,"乡土中国"在前,"生育制度"在后;而按照写作与出版时间则是"生育制度"在前,"乡土中国"在后。因此,依照人们惯常的阅读顺序(也是我初次阅读时的顺序),对于作者主旨的把握可能存在形式上的影响。作为学术著作,笔者以为先读"生育制度",再读"乡土中国",在"生育制度"部分先读潘光旦先生所作的"代序",在"乡土中国"部分先读"后记",可能更能从宏观上,而不是具体描写上把握费先生的主旨与用意。  相似文献   

11.
视觉文化语境中,电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少儿成长的"元叙事"。电视中的身体影像更以直观的"镜中之我"的方式成为儿童、青少年早期教育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当前,受到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驱使,电视身体影像出现了某些异化的现象,将成人世界的秘密和欲望标准公之于众,直接影响到了少儿的成长,缩短了他们的童年。电视身体影像的文化意蕴和美学品格如何,业已关系到人的培养,关系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能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绿色的收视空间,创造健康的身体影像,还孩子们童年一个清澈的视野,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且值得所有电视工作者一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一直到19世纪以前,作为一个文明意义上的中国从未遭遇过真正的危机。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民族之间冲突不断,但从长期来看,冲突的结果是各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统治中原民族的开始恰是其接受中原文明涵化的开始。中原的礼仪制度与马背民族的阳刚风气互相涤荡,江山易主,但"体""用"未变。这种情况在19世纪晚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郭红敏 《云南档案》2014,(11):15-18
<正>"三线建设",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从1964年开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在河南等13个省份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河南南召、鲁山、济源等地的深山腹地就布局有诸多军工企业,它们曾极其神秘,出于保密需要,这些生产炮弹等武器的企业对外都有自己的代号;它们曾一度辉煌,一个军工企业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军工城"。50年过去了,这些"三线"建设者们如何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青春和暮年?  相似文献   

14.
正"三线建设",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从1964年开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在河南等13个省份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河南南召、鲁山、济源等地的深山腹地就布局有诸多军工企业。它们曾极其神秘,出于保密需要,这些生产炮弹等武器的企业对外都有自己的代号;它们曾一度辉煌,一个军工企业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军工城"。50年过去了,这些"三线"建设者们在这里如何度过了他们青春和  相似文献   

15.
差序格局这一本土社会学概念的普遍性理论价值恰恰在于它对社会科学中个人、群体、社会三个维度的同时把握,以及它有益于对"群体是怎样互动的"和"个人与社会关系"这两大社会科学基本命题的探讨,而这正是学界一直所忽视或存在许多误解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郭红敏 《档案天地》2014,(12):20-23
“三线建设”,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从1964年开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在河南等13个省份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河南南召、鲁山、济源等地的深山腹地就布局有诸多军工企业。它们曾极其神秘,出于保密需要,这些生产炮弹等武器的企业对外都有自己的代号;它们曾一度辉煌,一个军工企业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军工城”。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基层,有许多新闻就在眼前,有的人抓到了,有的人却往往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你是否用心去观察社会,能否透过现象洞察其内在本质和规律。那么,对于基层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就是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有了灵感,自然就会处处留心皆新闻了。一、土里能刨出金疙瘩笔者长期生活在农村,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接触最多的是农业、农民和农村,怎样才能从平平淡淡的现实生  相似文献   

18.
黄昏降临,阳光将退未退,光亮与阴影、温柔与热烈同时存在,大自然与生活显示出它的多重特性和内在的矛盾性。黄昏是矛盾的,它暖昧又复杂,却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永恒奥秘。这一充满着神秘气息和辩证存在的开头奠定了《土地的黄昏》的诗性特征。诗性,并非只是一种抒情或修辞,更是一种对存在的体验,一种感受及理解事物的角度。它不是对单纯的美的召唤,而是对万物生长的复杂性和内在的过程持最虔诚的态度,倾听、思考、体会,从中得到情感或理论上的思考,最终获得与自我、自然、各种事物同在的生命感知。  相似文献   

19.
微信叙事已构成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呈现与记录了个体对世界的认识,让日常生活更具仪式感。其空间生产能力满足了自我延伸的需求,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一方面,它让我们在陌生人社会重新部落化,形成差序格局,于私人与公共空间中自由穿梭,实现对乡土中国的守望与回归。另一方面它也满足了人类探寻未知的渴望与冲动,与陌生人接触,走向多个可能的世界,显露时代与传统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如今中国文坛上有那么一批作家,居住在繁华都市舒适的寓所,身着名牌服饰,一出入于灯红酒绿之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