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梁子湖东岸部分乡镇的民歌进行实地调查,比较详实地记录了梁子湖民歌现状以及有关民间歌手的情况。对梁子湖民歌目前濒临消失的境况从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做好梁子湖民歌的抢救与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2.
梁子湖花灯调民歌衬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子湖花灯调民歌衬词丰富多彩,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语言特色,而且折射出梁子湖人民不畏艰难困苦,对美好生活无限幢憬的乐观主义精神。作者根据最新搜集的民歌资料进行系统研究,从衬词的节奏、句式、口语化、蕴含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民歌以方言为底蕴。要研究民歌必须了解民歌的方言特点,要演唱民歌就必须学习和运用方言。本文选取了紫阳民歌中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方言词语,解释其含义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方面的信息,以供研究者和演唱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梁子岛处在梁子湖的中心位置,四面环水,景色优美。自古以来,这里的人靠打渔为生,这里流传着不少渔歌号子,《放鹰号子》就是其中一首表现梁子湖渔民捕鱼劳动的民间歌曲。作者对这首民歌的记谱和相关民俗以及这首民歌在舞台排演进行略述,建议鄂州市政府部门充分发掘梁子湖民歌资源,利用梁子岛的旅游优势,尽快组建具有鄂州特色的民俗表演艺术团,以梁子岛为舞台,为中外游客进行旅游表演,既为鄂州的旅游经济创造价值。又能弘扬鄂州的民间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5.
刘宇瀚 《文教资料》2007,(31):37-39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每一种方言各具特色,我国各地的民歌之所以多姿多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方言的差异使各地各民族的音调及唱腔也风格迥异。学习过民间音乐的人,唱出的作品表现力是很强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语言的使用,它左右了曲调的进行和风格的表现。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陕北方言的认识来分析方言对陕北民歌艺术风格的影响。首先认识了解方言,然后分析方言与民歌中的音调有什么联系,最后总结方言在民歌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民歌以方言为底蕴.要研究民歌必须了解民歌的方言特点,要演唱民歌就必须学习和运用方言.在今天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时代环境下,普通话正在影响着人们原先的语言习惯,方言自身也在发生某些变化.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紫阳传统民歌中的方言字音现象,对民歌演唱中歌手如何处理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音乐的调式、节拍、旋律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歌根植于民间,更依附于方言,方言之于民歌犹如其血肉灵魂一般,正是由于民歌中土色土香的方言语音使民歌更具地方风情;特殊的方言词汇使民歌更具张力和表现力;独具本地特色的方言语法则使得民歌更加生动形象且充满情趣韵味。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19,(1):117-121
东北民歌是民歌宝库中的一块瑰丽的宝石,焕发着迷人的光彩。东北民歌深深的扎根于白山黑水之中,几百年来一直传唱不衰.东北民歌有着"活"、"浪"、"俏"、"透"、"狠"的特点,这和演唱使用东北方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东北方言有声音宏亮、嗓门儿高、诙谐幽默、直来直去的特点,准确的把握东北方言的发音和韵味才能正确的演唱东北民歌。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语言学、音韵学的角度探讨江苏民歌与江苏方言的关系,研究江苏方言对江苏民歌独特曲调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我们从另外的角度了解民歌。  相似文献   

11.
吴语方言作为吴文化的重要载体,代代相传,见证了吴地社会、历史和民族的发展和流变。吴歌地方色彩的研究必须与吴语方言的研究相结合才能揭示其真正的内涵。吴歌的地方色彩是汉族民歌基本风格与吴歌地域风格特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豫南“皮摔”东调音乐唱腔牌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南“皮摔”由于受当地山歌、灯歌、民间小调的影响,它的唱腔音乐具有豫南乡土风味。豫南“皮摔”由于地域和方言的不同,有东调和西调之分。东调皮摔的音乐唱腔具有高亢、挺拔、旋律跳跃大的特点,它是以“唱、帮、打”三者融为一体的传统演唱形式。  相似文献   

13.
“呀呀油”:信阳民歌中的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田歌和山歌中运用方言"呀呀油"衬词而形成的民歌体裁。"呀呀油"体裁的民歌可以一人独唱,也可以众人合唱,其在歌曲中的位置靠后。音乐材料的运用或对比或重复,节奏型比较单一,歌曲情感表达颇具特点,由此显示出信阳民歌独特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孕育下,泉州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民歌。泉州民歌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特色,并在与闽南戏曲音乐及泉州南音相互交融中形成自己鲜明的音乐风格,成为当代闽南语音乐创作和地方音乐教育的丰富素材。文章以泉州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民歌的体裁、音乐特点等角度对其地方区域特点及音乐风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宝鸡民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唱而形成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是一部形象化了的宝鸡人民生活和劳作的历史写照。宝鸡民歌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社火调、民俗歌曲和宗教歌曲等六大类。宝鸡民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与西府方言结合紧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歌词是民歌的核心内容,而方言语音则是不同地域民歌风格特征的显著标志与集中体现。信阳民歌融合多种优秀的文化元素,通过丰富多彩的方言语音体现出来,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性、融合性、过渡性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客家山歌与我国其他民歌相比较 ,具有歌词通俗易懂 ,曲调音域较窄 ,使用地方方言衬词的习惯等共性 ;从客家山歌的个性看 ,歌词结构严谨 ,曲式结构平衡 ,使用装饰音 ,有细腻、婉转、优美、真挚的感情风格。客家山歌与外国民歌相比 ,存在很大的差异。客家山歌必须吸收一切民歌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