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玮  高玉涛 《新闻知识》2023,(5):24-32+93
在竞争饱和的解谜游戏市场,游戏剧情设计及其带来的产品差异化成为吸引新用户的方法之一。截至目前,前人对电子游戏剧情和故事的研究相对不足。为此,本文以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为基本视角,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对解谜游戏的互动叙事模式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解谜游戏在故事层面是双重情节的复合叙事,在话语层面是专注场景的嵌入叙事,在互动层面是内在探索的互动叙事。因此,为创造游戏产品的差异性、独特性以吸引新用户,解谜游戏设计可以从游戏情节和游戏场景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使用户参与意识觉醒,数字营销传播的重心转移到如何与用户互动,令其参与营销价值的创造.用户参与数字营销活动的心理及行为,对数字营销的理论探索与市场实践意义重大.本研究借鉴激励理论建立分析框架,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用户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得出用户参与数字营销传播的路径为需要动机→参与行为→满足,分析需要动机因子(赋权意识、自我表达与认同、优惠奖励、社交关系、生活便利、娱乐消遣和兴趣属性)和参与行为因子(一般互动传播类、深度贡献交流类、用户生成广告类、参与强度)及满足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用户在参与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档案数字叙事凭借其沉浸式和互动性特点,使档案数字叙事用户与档案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用户在档案数字叙事空间中进行互动,从而获得情理共鸣。论文依据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从互动仪式链构建的空间界限、符号焦点、用户群体、情感基础四个方面分析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的仪式运行机制,对档案数字叙事服务的仪式构建提供可行方案,最后对档案数字叙事仪式链进行情感能量分析。通过引导用户在档案数字叙事中的情感积累,构建差异化的档案叙事互动市场,为档案利用与赋能提供理论方法,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炯 《出版科学》2016,(3):102-105
根据数字叙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数字叙事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指出数字叙事在教育出版市场大有可为:它是教育出版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读者可视化故事需求的重要工具。指出教育出版中的数字叙事可以选择讲述模式、模仿模式、参与模式和模拟模式,并按照不同模式的特点探讨故事(叙述)与游戏(互动)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为教育领域的受众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的数字阅读行为日益普遍,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也因此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沉浸式体验理论和沉浸式传播理论为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在数字阅读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沉浸式互动体验传播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审美体验,增大读者对数字阅读产品的接受程度,强化作品的教育引导功能.然而,沉浸式传播技术的更新、传播形态与作品内容的契合、对读者阅读心理的满足才能保障数字阅读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任是数字环境下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基础。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是一种具有重构和演绎特质的叙事方式,在数字化、数据化和艺术化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信任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文化遗产数字叙事的人机交互特征体现出系统、信息和用户之间的相互连通和协同影响,系统叙事的可信度和用户体验的信任感构成了信任模型的双向动态互动,涉及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叙事性架构、数字化呈现、系统本身的功能建设和知识服务,以及用户的意图和行动。文化遗产数字叙事信任模型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遗产的数智化活化利用水平,促进对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叙事内容的创意演绎、文化内涵的有效阐释与呈现,而且有望为可信的文化遗产数字叙事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助力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发展。图3。参考文献46。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有关实验结论为基础,阐述了用户在数字环境中的行为理论和行为特点;利用媒体方程式理论说明了用户在现实环境和数字环境中行为的共性;重点讨论了数字环境对用户的影响,并从数字环境的社会线索、品质线索、信息的组织与检索以及用户的在线体验方面,论述了用户在数字环境中的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进行调研,并对10个省级综合档案馆数字叙事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档案馆在进行脱贫攻坚档案数字叙事时虽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仍存在重馆藏轻共享、重叙事轻互动、重规范轻主体、重时空轻情感的问题,针对目前脱贫攻坚档案数字叙事问题,提出基于用户需求,强化数字叙事水平;利用社交媒体,增强用户即时互动;丰富叙事内容,实现用户主体叙事;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沉浸式数字叙事。  相似文献   

9.
李若男  孙远哲 《出版科学》2021,29(4):94-103
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影视行业在互动性方面进行了数字叙事形式的新尝试.从本体论视角切入,探索互动影视数字叙事系统的构建.在界定叙事对象、行动者、渠道和其他系统要素的基础上,指出相较于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的传统影视叙事系统,互动影视数字叙事系统因其受众介入叙事的特性而形成了"四次叙事"运作机制;并结合先进数字技术从"完善上帝视角叙事""发展第一视角叙事""创新互动叙事模式"3个维度提出对互动影视数字叙事系统的优化展望.  相似文献   

10.
数字叙事是开展数字人文教育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意识、学术、技术和社会成果等方面具有优越性。文章探讨数字叙事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形式,以及实证研究对应形式的教学案例,归纳数字叙事在数字人文教育中的特点,提出数字叙事运用在数字人文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针对图书馆特色数字馆藏建设中用户参与度低、参与持续性弱的问题,尝试建立用户参与保障机制,引导图书馆系统地考虑用户参与机制的引入问题,提高用户的持续参与度。[方法/过程]基于"志愿者参与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意愿调查"和"用户参与数字特色馆藏建设意愿调查"两个问卷调查,了解用户参与动机、期望获得的激励要素和用户眼中的参与阻碍要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和国内外图书馆用户参实践,概括用户参与机制的基本要素,构建用户参与保障机制方案。[结果/结论]建立包括重点用户寻找和招募机制、宣传推广机制、激励引导机制、管理支持机制、质量控制机制所构成的保障机制方案,并说明机制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档案领域通常将自身作为一种普通主体来考量参与数字人文的模式或路径,缺乏系统性的认知。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认知基础,将数字人文视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将档案领域从整体上作为参与数字人文的适应性主体,从透视当前档案领域参与数字人文的焦点问题出发,应用系统化思考方式分析其参与特性及机制,系统考量并构建了档案领域参与数字人文的适应性推进模型,突破了以往的局部化分析方式,进而丰富了档案领域参与数字人文的思考模式。  相似文献   

13.
邵萍 《出版科学》2016,24(3):106-109
分析电子游戏叙事的3个特点,即玩家介入叙事,多媒介叙事,空间叙事加强和时间叙事弱化。从叙事符号和叙事模型两个角度探讨电子游戏如何叙事,并较为详细地探讨了线性叙事模型、线性叙事衍生模型和沙盒游戏叙事模型3种大型电子游戏叙事模型。  相似文献   

14.
纸本图书和电子资源的合理采购,是高校图书馆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信息时代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也相应提高了要求。文章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开展的工作,从嵌入教学、利用网络和学生社团三方面,就提高用户参与度以促进馆藏建设做出了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咨询服务最核心的用户角度,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作为基础,构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和数字化图书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用户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对于个性化服务的要求也逐渐增多。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功能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借助智能Agent技术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旨在能够利用智能Agent技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系统,按照用户的偏好、习惯等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目标是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主动的、智能化服务,用户通过个性化服务,增强用户交流,在扩展图书馆知识、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强图书馆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牛红艳 《图书馆建设》2012,(6):52-54,59
社会参与图书馆公共服务有利于图书馆服务多元化,有利于构建沟通桥梁,有利于激发馆员的服务热情,同时体现了读者权益。目前,社会参与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参与图书馆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参与图书馆读者服务、参与图书馆的文化推广活动、参与图书馆的宣传推广服务、参与弱势群体服务、参与全民阅读服务。社会参与图书馆公共服务具有普遍性、多样性,为实现图书馆服务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经典叙事理论以及数字叙事理论,结合档案叙事的用户、文本、技术层面,从数字叙事的逻辑、结构以及维度分析档案数字叙事模式,以期在此基础上对数智赋能环境下的档案数字叙事模式提出优化策略,从而促进档案的活化赋能,以及促进社会记忆构建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9.
试论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户个人信息是数字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和核心,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对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数字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数字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知情同意、妥当合适、限制利用、用户参与、安全保障等原则,运用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实行规范的自律措施,并辅以用户的自我保护, 以切实做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王忠义  谭旭  黄京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3):117-124
[目的/意义] 挖掘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认知结构,识别其真实知识需求,以期为数字图书馆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借鉴认知心理学中的激活扩散理论深层次剖析用户的认知过程,根据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上的浏览、检索等认知实践行为研究用户认知,并挖掘出用户的认知结构。[结果/结论] 实验表明,基于激活扩散理论的认知结构挖掘方法识别的用户认知结构中主题概念的准确率和主题概念的排序一致性都达到较高水平,说明本文提出的认知结构挖掘方法对识别用户的认知结构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