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文本的合理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前提,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与鉴赏的效果.但长期以来,外部研究与工具理性思维的强化,文本解读能力低下,理论肤浅、方法单一,照搬教参,机械浮浅的评析,严重影响了文本的正确诠释与接受.在文学阅读的世界里,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释方法与观念,走进文本、分析文本和解读本文,从而达到语文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依据西方文本细读这一文学批评理论,运用国内有关细读的"还原法""比较法""质疑法"等文本细读策略,分析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其古典文化内涵,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于文本,重视文本阅读教学;其次,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每当接触到真正的文学经典时,不得不直面那个长久以来困扰自身的问题:针对一些极具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文本,如何摆脱既定教学观念的束缚,排除陈旧思路的干扰,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切入文本,在独辟蹊径的解读过程中不断开掘文本的深广度,使其不朽的文学魅力得以彰显,并进而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细读文本、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善于总结的能力,使其对文学鉴赏与批评的技巧有所领悟与把握.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当前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虽然都在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性,但是对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具体做法的研究不深不透。本文对比两种不同的阅读教学,试图说明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两种对策:一是教师组织并帮助学生使他们的阅读过程趋于完整;二是教师展示自己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会,在与文本对话方面起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文本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构建的。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必须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前提,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直接的、自然的、亲密的接触。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本身要进行深入浅出的文本研读,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教科书编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达到叶圣陶所说的"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境界,从而实现对文本的二次解读和开发,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期待视野"是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前的、由其全部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之总和所构成的对作品预定的鉴赏趋向和心理定势,它形成了读者的内在审美尺度,潜在地支配着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和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唤醒学生原有的期待视野,更应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期待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从感知性认读入手,经由理解性阅读而达到评判性鉴赏,并做延展性的巩固,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具备认读、阅读、鉴赏、延展等正确并有创见的解读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阅读活动的本质属性确定了阅读主体在阅读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决定了阅读是一种主体能动的参与行为.在阅读教学的初读、精读、熟读等环节,创造性地运用以写促读的策略,能促进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与文本深度对话,并升华阅读体验.因此,阅读教学中的读写互动是强化阅读主体能动参与的可行性策略之一,它直接指向阅读教学效益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任务驱动,促进感悟;突出主体,强化实践;培养习惯,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主体参与意识,对文本信息处理简单肤浅,不符合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评判性阅读是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预览标题和预测文章内容,分析文本信息挖掘隐含意义,通过自主提问对文本内容和作者进行质疑和评价.从而养成积极思考的阅读习惯,提升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下,小学的主要课程语文学科兼具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工作,在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内,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如何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等方面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立足理念、丰富方法、重视课外阅读,以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育。  相似文献   

12.
研究接受美学中读者地位、读者作用以及接受过程的理论,对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作剖析,从而明确学生阅读角色的定位,研究学生阅读中创造潜质的培养,并且探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阅读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高职高专院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阅读课缺乏兴趣,无心参与课堂活动,对写作感到焦虑,勉强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十分空洞.其主要原因是阅读课低效且缺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进而造成写作能力低下.针对此种状况,采用课例研究的方法,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带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发掘文本背后的深层内涵,从而实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提升思维品质、促进写作能力提升的目的,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美学角度探讨了象征的审美意蕴。象征创造中普遍存在的陌生化、简化现象以及诗化的哲理倾向分别给文本带来了审美的延宕、艺术的张力以及深邃的意义;象征型作品审美鉴赏中的朦胧与明晰的背反性则为象征形象的创造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要求我们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寻求二者的汇合。  相似文献   

15.
以新课程为背景,提出对中小学阅读批判的理解,从阅读过程的重要环节、发展学生思维的需要、提高阅读质量关键三个方面指出阅读批判的重要意义,从阅读鉴赏、阅读反思、及学生个性阅读几个方面探讨了阅读批判的基本原理,还从铺设台阶、创造性阅读的多种形式等教学运作的角度讨论了当前开展阅读批判要做的几项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展艺术素质教育,其主要目的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服务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美术鉴赏在提高学生智力智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完善个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一些客观的历史原因,美术鉴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这一些问题,本文对美术鉴赏教学内容如何进行合理、科学地调整,展开实践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文学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引入英语阅读教学,探讨了文化、意向、代码、文本和阅读技巧等的重要作用,对于阅读课教学无不裨益。基于施拉姆传播图式,本文认为阅读活动也是一个传播活动。本文将重心回到教师这个能动的传播主体上,力图探讨教师在阅读传播中的作用。本文认为:教师和学生面对同一文本是平等的阐释主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教师的理解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筛选、文本信息的有效传递、阅读活动的组织、监控和评估,引导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自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实践基础,感悟是在体验上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美感源于对作者的内心感应,因此,将美注入到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走进人物心灵深处,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情感的陶冶。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的价值观有所提升,就需要对文本详细分析,充分利用作者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文言文作品隐藏着巨大审美能量的因素,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先在的有利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激活审美情感、展开审美鉴赏、进行审美创造等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梦姣 《阅读》2023,(31):25-28
阅读教学是培养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探究阅读教学有效策略。通过阅读前链接生活经验,阅读中深度建构文本,阅读后迁移文本意义,从而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