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学初探     
鲁学是汉代经学的重要流派,它的思想主张、治学方法、学术风格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在儒家思想史和经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虽几经挫折而不息其学,并且以自身特色对思想史和经学史产生了特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鲁学与齐学的异同及其影响,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王葆玹先生在近著中论证的“鲁学系统始于荀子”、“齐学系统始于孟子”的新说,似乎不能成为定论。因为从开放与创新精神所体现的学风来看,荀子就近于齐而远于鲁;荀子“隆礼”也不能作为他专属于鲁学而不属于齐学的判断标准。不宜于轻言孟子“杂博”,并由此推论孟子为汉初齐学之源;孟子对齐人齐风的贬斥态度,证明他有明显的宗鲁抑齐情结,不宜将其列入齐学范畴;他只能是鲁学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3.
作为曹元弼礼学代表性著作的《礼经学》,实与其早年所撰《礼经校释》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为此从复礼的经学主旨、明例的治礼方法和讲求礼经大意的诠释取向三个方面,论证《礼经校释》对《礼经学》的影响,以呈现曹元弼学术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汉代是《春秋》学形成的时期,主要特点是《春秋》三传先后争立学官,除却今古文学派的学术立场不同之外,从政治层面来看,其本质则是儒家大一统思想下的政治家、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之争。宋代的《春秋》学既有经学哲学化的学术变革的影响,又受到时代政治风云的左右。概言之:北宋王安石变法从新政的角度黜《春秋》而不用,而其他儒者解说《春秋》侧重“尊王攘夷”;南宋特殊的政治局面使得论《春秋》者又侧重“复仇大义”。  相似文献   

5.
蜀汉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因为社会控制的放松和社会需要的增多,儒学独尊的局面被动摇,诸子之学勃然兴起,其中刑名、兵家之学最受重视;不过儒学仍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学分为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化的经学三大流派,地位平等,共同为蜀汉服务;由于蜀汉以正统自居,两汉史成为蜀汉的重要政治工具,是蜀汉政治思想方面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名与政治权力的正当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前孔子时代,由于名实同构思维模式的存在,名本身就提供了政治权力正当性。而在孔子的观念中,政治权力正当性的获得不仅诉诸于名本身,更源自于周礼,即只有据有此名又符合周礼的"亲亲""尊尊"原则才能获得政治权力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经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产的。知识经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景象,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思维,包括更深层次的民主思维。它不仅促进民主主体--人的进步,改善民主的物质条件,而且也将大在推动民主政府的发展以及新的民主浪潮的兴起,它将使民主政治展现新的图景。  相似文献   

8.
"今文经"是清儒在追问什么是最真最善的儒学的过程中,逐渐开辟出的一个思想空间.在这条反思的路途中,龚自珍对西汉经学的继承和弘扬没有落入壁垒森严的门户窠臼之中.他截断众流,直探本源,重新思考了儒家经典教诲的根本精神,深入揭示了儒学综汇经史、贯通天人的完整意蕴.只有超越还原主义的孤立政治史探讨和纯粹学术史进路,我们才能恰当估计龚自珍经学思想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举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起了巨大作用。科举的废止,造成清末社会人心动荡,城乡分割日重一日,政局遂变得混沌脱序。废科举所带来的社会震荡,说明对重大的社会和教育制度的变革,必须遵循渐进的原则。在对待高考的态度上,废科举的政治影响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思:在没有找到更佳的选材方法前,我们不应贸然否定和抛弃而应坚守和健全现有的相对科学、合理与公平的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0.
汉学与清学两者同为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在学术研究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毕竞事过境迁,又存在许多各自的特点。学者常把它们与宋学相对称。  相似文献   

11.
围绕着如何实现儒家三代之治理想政治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社会的问题,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展开了多重进路的思考.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路是既重视仁、又重视礼,既重视收拾人心,也重视重建秩序;孟子则侧重于内在之仁,将政治内向化,用政治主体内心的道德意识(仁心)来解释政治事务并强调仁心对于政治事务的无可替代性;荀子主张泛礼化的政治,用礼来解释政治活动,强调礼的规范对于政治的意义,将政治与儒家礼学典制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政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谶纬的发端上溯至战国时的邹衍 ,至秦时开始影响政治。秦时的谶纬是被统治阶级反抗皇权的工具 ,汉时则成了统治阶级自己的理论。两汉诸帝不仅把谶纬作为自己掌权的合法依据 ,而且还根据谶纬制定王朝的礼乐刑罚。由于黄巾起义把谶纬当作反抗皇权的旗帜 ,故东汉之后谶纬在统治阶级内部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3.
学风是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心理情感、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等都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学风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导向、约束、激励等诸多积极作用,同时也会对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教育与学风建设彼此渗透,这就使抽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具体有效的运作载体,有了比较具体的操作目标与成果体现。  相似文献   

14.
家庭对公民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其影响的特点有:影响作用上的基础性,影响过程的持续性,影响形式的潜在性,影响手段的情感性,影响内容的广泛性。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家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针对家庭影响公民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家庭的实际状况,必须采取正确的对策,加强和改善家庭教育,更好地促进公民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西夏统治者十分重视学习和推行经学。西夏通过以官学推动经学,科举内容取材经学和引进、编撰典籍普及经学等举措来培养和造就贤才。西夏确立的以经学为内容的意识形态,一直影响和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制也毫不例外地受其影响。西夏的法制,不论是法律思想、法律制度,还是法律条文,都带有经学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民主政治这一方面来研究网络政治参与对当今政治发展的影响.网络能更快接收信息,但也容易被错误的信息误导,应权衡利弊,使网络对政治发展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公民政治参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及尊卑有序的臣民文化,既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积极影响,又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老子是万世敬仰的具有大智慧的思想家,其著作《老子》中蕴涵着带有睿智特色的、浓厚的社会政治思想,对以后的统治阶级影响较大,对当代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论文主要分析了老子的政治思想基本内容及其对汉、唐、宋、明等朝代政治的影响以及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金花 《培训与研究》2009,26(11):70-72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提高公民政治表达的自由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网络在以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推动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试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提高公民政治表达的自由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网络在以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推动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