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教周刊》作为以反映和报道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为主的新闻媒体,在以“三贴近”原则反映科教战线工作的方方面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新闻的生命之源。围绕这一原则,当前,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从而在新闻媒体形成了民生新闻热潮。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新闻改革的成功尝试,因此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然而,笔者发现,一些媒体把关注老百姓生活理解为对民生市井、日常琐事的关注,甚至将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严格划分开来。笔者认为,这样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从传统意义上可以分为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科教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一般认为,民生新闻是从社会新闻中提取出来的,是社会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起民生新闻,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自己的事。目前,无论广播还是电视,每个台都有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在这里,百姓心声得以表达,民生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话语权交给了受众,作为新闻媒体我们为受众搭建起一个平台,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百姓疾苦,为民排忧解难。辽宁  相似文献   

4.
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突发新闻的报道在新闻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日益发挥着它的现实作用。突发新闻报道的主旨在于充分尊重受众的知情权,从受众对信息需求的渴望、切身利益的关注到舆论监督的参与等方面予以具体的阐述,它一直以新闻反应的及时灵敏、新闻事实的鲜明生动为广大受众所关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5.
何砾 《新闻知识》2005,(7):58-59
近些年来,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策划,力争拿出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各种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关注。从省级到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如辽宁电视台的《说天下》、《新北方》以及营口电视台的《视点》、《政风行风热线》都是比较典型的范例。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百姓,符合传媒的平民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因其具有浓厚的平民色彩和较强贴近性,能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媒体竟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采写刊播社会新闻成为各家新闻媒体争夺受众,扩大影响力的主要运作手段和追求的目标。在社会新闻中常有一些诸如车祸、火灾、坠楼、溺水、遭  相似文献   

8.
舒畅 《传媒》2015,(21):47-48
全媒体时代语境下,新闻内容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独家原创新闻越来越少见,而独到、深刻、丰富且具有指导价值的时评内容则成为了各大新闻媒体抢夺受众市场的利器.如此一来,网络时评栏目便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吸引受众关注、提升舆论价值的拳头产品.网络时评作为网络媒体工作者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最新观点、认知的论说栏目,其最大的魅力就是揭开事件表层面纱,呈现新闻的本质和内涵,为民众解惑答疑、引导舆论,让受众对新闻事件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与认识,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因此,如何提升网络时评栏目的品牌价值和舆论价值,也成为了新闻媒体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谈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潇 《新闻世界》2011,(6):133-134
民生新闻及公共新闻,因其"受众本位"核心,一直深受公众认可,而随着新闻传播渠道的延展,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传播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入手,解析新闻媒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新形势下的新闻伤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新闻媒体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透过新闻媒体神秘的面纱,人们在关心媒体报道内容的同时,更加关心媒体干预生活的准确程度和现实影响,关心宣传产生的客观效果。于是,新闻侵权作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媒体和受众面前。避免新闻侵权,减少新闻官司成为新闻媒体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因报道失误使报道对象在经济上、声誉上受到损害的具有伤害性的报道因为没有构成新闻侵权或者侵犯程度…  相似文献   

11.
郑远龙 《新闻前哨》2007,(10):67-68
"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新闻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和受众的重视。由于社会新闻本身往往是社会舆论的热点、受众关注的焦点,因而也又是新闻报道的难点,容易产生导向上的偏差。因此,探讨新闻工作者在社会新闻实践过程中的导向意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是新闻媒体向受众传递社会新闻事件的一个交流的过程。没有受众的存在,新闻媒体就失去了其报道的意义和价值。受众是新闻传播存在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就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特点与重要性进行论述,以期促进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彭蜀湘 《新闻窗》2008,(1):126-127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从题材对象上,它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相互并列,而和社会新闻的关系却有着些许不同,需要进一步厘定。  相似文献   

14.
新闻热线是伴随着新闻媒体的深入变革而产生的一种新闻形式。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热线报料已经越来越为媒体所重视。近年来,许多党报也着力经营热线新闻,通过热线,党报多了无数耳目,版面更具亲和力,新闻更具贴近性,报纸和受众的互动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5.
于恩刚 《青年记者》2006,(12):59-60
一随着时代发展,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媒体独享新闻资源越来越变得不可能。在这样一种态势下,一种全新的新闻理念在新闻界悄然流行起来:策划制胜。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有创意的操作,并不断在报道的过程中,根据受众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要重视受众,没有受众的新闻媒体既无法经营下去,又不能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存在。对新闻媒体来说,受众的存在是前提。笔者阐述了新闻传播受众的重要性,并对新闻传播受众的差异性进行了细分。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赢得广大新闻受众的诚信:而新闻媒体恪守诚信,应当具体体现在新闻报道上。这就是说新闻媒体要不负广大新闻受众的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赵洪艳 《新闻传播》2012,(8):99+101
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过程中起主导和衔接作用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受众信息获得渠道多元化,因此,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心态随着社会的变化,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新闻媒体也正在寻找更加能够迎合观众的新闻形式和新闻内容,尤其是民生新闻的出现以及新闻娱乐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电视新闻对受众欣赏口味的迎合度也越来越高。本文从创新思维出发研究新闻编辑如何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新闻和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闻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新闻成了近,年来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关注社会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成了新闻媒体争夺和取悦受众的”常用策略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社会新闻的形式和内容,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从社会新闻的发展轨迹看目。,前的社会新闻正处于从市井新闻到市民新闻的过渡和交融阶段并终将向更高层次的民生新闻发,展我们相信对社会新闻的类型和发展轨迹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分析必将有利于推动社会新闻的,健康发展。市井新闻展示社会千姿百态开启社会新闻:,之门新闻媒体对社会新闻的关注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闻反转报道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公众对于媒体公信力的质疑之声日渐严重。新闻媒体行业亟待找到反转报道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规制避免出现反转报道,提高新闻媒体行业责任感,同时增强行业自律。对此,本文结合现状分析了新闻反转报道的形成机制,并从媒体、受众和社会维度入手,探讨了新闻反转报道的规避策略,以期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