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语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对“舍瑟而作”的注释为:“把瑟放下,站起来。舍,放下。作,起。”笔者认为这个注释欠妥当。“舍瑟而作”应解释为:“推开瑟,跪直身子。”其中的“舍”应解作“推开”,“作”应解释为“跪直身子”。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论语·先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王力《古代汉语》教材(1990年版,第一册187页)注曰:“希,稀。这里是说瑟的声音已近尾声。”其说欠准确,臆辨如下。 《论语》皇侃《义疏》:“希,疏也……弹瑟手迟而声稀也。”希,后来写作“稀”,二者是古今字的关系。古书多作“希”宇,如《尚书·尧典》:“鸟兽希革。”孔传:“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文选·曹植<朔风诗>》“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李善注:“‘希’与‘稀’,同,古字通也。”所谓“鼓瑟希”应是指瑟声缓慢悠长,而不应如教材所注接近尾声,二者想不至那样巧合。教材的说法是受了朱喜的影  相似文献   

3.
屈原在《天问》这首诗的开头,就大大地写了一个“曰”字:“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这开头的“曰”字,是什么意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这个“曰”字没有注释。按照训诂惯例,凡是第一次出现的字,都应该注释。那末王逸为什么不注释这个“曰”字呢? 一种可能是:王逸看到的《天问》原本开头就没有这个“曰”字,所以他不注释。就是说,现在《天问》开头的这个  相似文献   

4.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先进》中的一章。该章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对它分析注释的文章也很多。但对其中的“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注释,分析,笔者不敢苟同。今不揣浅陋,冒昧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求教于师长与同志。  相似文献   

5.
1.初语一册《黔之驴》一课中注释(14):[阚(han)]作“虎怒吼”。查《新华字典》:“阚”作“虎叫声”、《现代汉语词典》:“阚”作“虎声”。“阚”应作虎声,指老虎的叫的声音。课文注释为“虎怒吼”,这是表示一种状态,不是指声音。课文注释似欠妥。 2.初语一册课文《狼》中注释(1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这里句后标点有待商榷。就语意来说,它属反问句,显然应用“?”,而不应用“。”。虽然注释中的引文后没有用标点符号,注文可看作是对没有标点符号的引文而言的,但作为注释,应忠实于原文。我们说忠实于原文,不仅仅只是句子或引文的意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五蠹》的个别注释欠妥,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原文内容的深刻性和表达的生动性的理解.现提出来与课本编者商榷.“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原注“作,兴起.”这种注释是否正确?我们先看下面的几个句子:“圣人作而万物睹.”(《易·乾·文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恒由此作.”(《西京赋》)“时浓雾半作半止.”(《游黄山记》)在古代文献中,“作”,或训为“起”,或训为“兴”,或训为“始”,或训为“生”,或训为“治”,或解成“为”,等等.但是,它有一个统一的基本意义.段玉裁的《说文》“作,起也”注,在引证古书中各种注释以后说:“其义别而略同.别者,所因之文不同;同者,其字义一也.”这个统一的基本意义是什么呢?除了描述自然现象当“发生”、滋长”解释外,作为人事行为,它的基本意义是作为“兴事之辞”,即兴起功役之事.“兴起”是个多义词,  相似文献   

7.
在《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当孔子询问曾点的志向时,曾点在“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之后,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了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对“浴乎沂,风乎舞雩”句,课本只注:“风乎舞雩:在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动词,吹风、乘凉。”教学参考书译文中写道:“……去沂河里冼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笔者认为这种注释和翻译值得商榷: 首先,从字面来看,“浴”这个字,除了“洗澡”之意外,在古代,还有“浴德。之意。如《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孔颖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五册《工之侨献琴》“金声而玉应”句,课文注释为:“好像金玉之声(形容琴声优美动听)。”粗看起来,通俗易懂。但仔细推究,疑点甚大。金玉之声是什么声?就是金属、玉石的声音吗?这个没解释清楚。其实,“金声而玉应”,语出《孟子·万章篇(下)》:“孔子之谓集  相似文献   

9.
《侍坐章》之“率尔”“喟然”“铿尔”“吾与点也”新解《论语》二十篇,以《侍坐章》最富文学色彩,详细地记录了孔子和弟子们一次关于政治抱负的讨论情况,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率尔、喟然、铿尔三词的理解,是理解这篇文章的操作之关  相似文献   

10.
偶读陕西师大所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99年第10期)“备课参考”栏目里有关韩卫国先生《一条应该补充的注释》一文,深为韩先生学识之广博与备课之扎实所折服。但,韩文对“善为秦声”(现高中语文第六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所谓补充注释,笔者却不敢苟同,其理由如下。韩文所以“补充”此“注释”,其根据是秦国李斯《谏逐客书》里有关“秦声”的介绍。诚然,李文“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确系秦王所为。但,李斯为此文是在秦王(秦始皇)十九年,即公元前237年,而“渑池之会”却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79年:二者相隔近半个世纪。试想,以后人之言证前人之行,恐怕于理不通吧?况且,《谏逐客书》中所“退”之“筝”,正是秦昭襄王请赵惠文王所奏之“瑟”呢。(筝,乐器名,瑟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第5页注释〔45〕,朱东润主编)倘若秦王真的请赵王演奏所“弃”“退”了的“筝瑟”,那岂不是自取其辱?那么,相如请秦王击缶,“秦王怒,不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在古代,那些乐工伶人的地位不高,秦王了解这一点,才趁“饮酒酣”大咧咧地提出“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这一极不符合赵王身份的要求。真可谓“醉翁之意不...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初五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 ,将句子“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中的“喻” ,注释为“人们才了解他” ,这个注释是错误的 ,应注释为“(自己才 )明白”。为什么应注释为“(自己才 )明白”呢 ?其一 ,这句话与它前面的一句“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属对偶性的排比句 ,它们在共同对文章的中心之一“经历忧患 ,使人生存发展”进行论述。既然是对同一个中心进行对偶排比性论述 ,那么 ,前一句中的“而后作”之“作” ,可译为“(自己才 )奋起” ,而与之相对仗的后一句中的“而后喻”之“喻” ,也就应该译为“自己才明白”。这里得说…  相似文献   

12.
在讲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孔子为什么不赞赏积极人世、志在邦国的三子,反而赞扬貌似追求闲适生活的曾子呢?还有学生提出,当众人“侍坐”,围着孔夫子畅谈人生志向时,曾子在干什么呢?从文本“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来看,曾皙应该是在鼓瑟.陪侍长者先生时怎么能鼓瑟呢,显然就是在开小差,那么曾子连一个合格的学生都不是,为什么孔子不纠正他“有偏差的行为”呢?能发现这些矛盾,说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已经不再停留在“文本表面滑行”,而是深入语言内核剖析语义而产生自己的思考.那么我们就随着学生的问题一起来细读文本,探究问题吧.  相似文献   

13.
“贯”辩     
《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这一句,课本注释为:“贯女,养你。贯,侍奉、供养。”这样解释是正确的,但究竟为什么要作这样解释,则易使人感到茫然。“贯”字为什么这里解释为“侍奉”呢?清人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里指出:“贯,即‘宦’之假借。”《鲁诗》、《韩诗》都引作“宦”,可为佐证。按《说文》“宦,仕也。从门从臣。”段玉裁注:“仕者,习所事也。古事、士、仕通用;贯、宦通用。”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云:“今读宦字声在匣纽,贯字声在见纽,古人声宽,喉牙  相似文献   

14.
“而”释     
《赤壁之战》“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一句中的“而”字,课本未作注释,也许作一般用法的词。因此一般译文都省去未译,有的为照顾语气完整,变通(或省去“而”另增补的)译成“怎么……呢?”我以为这个“而”字可训成副词“岂”,译成“难道……吗?”清·吴昌瑩《经词衍释》“而”字条下有云:“《博雅》曰:‘而,岂也。’此文《释词》不载.《孟子》:‘不贡而能之乎?’言岂能也。《论语》:‘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僖二十年:‘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言岂由人也。《襄二十四年》:‘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而,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选了南朝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诗中“新妇”一词共出现10次,其中只对“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的“新妇”作了注释:“新妇,媳妇”。其余九次都无注释,自然让学习者以“媳妇”为解,但是仔细体会诗意,若全部以“媳妇”概之,似不可通。更有令人不解之处,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新妇”多用于称呼新娘子,但是这里的“新妇”却为何解释为“媳妇”呢?这就需要首先从“妇”的意思说起。“妇在上古承担了多个义项,大致有1.妇女的通称。2特指已婚妇女。《正字通》:“妇,女子已嫁…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二单元痖弦《秋歌——给暖暖》“七月的砧声远了”一句中的“砧声”,课本注释为“在石上洗衣捶打的声音”。这个注释容易让人把“砧声”理解成如农村女子在河边洗衣,把衣服浸湿放在石头上,用木棒棰来捶打发出的声音。如果是这种声音,那么四季都能存在,为何成为秋季特有的诗歌意象之一呢?其实,古典诗歌中的“砧声”原意与之相去甚远,且意蕴丰富。  相似文献   

17.
《杜甫律诗五首·咏怀古迹(其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中“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课后注释为“(画图省(xing)识春风面]从画像上看可以约略看到她的青春容貌。……省识,不识”。“省识”这个词语,在这个注释中竟然作出了两个前后矛盾的解释:一为“略识”(“约略地看到”),一为“不识”。究竟哪种解释为对呢?这个注释把读者搞糊涂了。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上看到高鲲先生《曾皙“鼓瑟”问题臆解》(以下简称“高文”)一文,关于曾皙“鼓瑟“问题,作者从“孔子不能容忍”与“曾皙不可能越礼”等两个角度,“完全可以理解为在孔子向曾皙提问前他根本没有鼓瑟,只是在孔子向他提问时,他才稀疏地鼓了几下瑟,铿的一声停住琴声”。  相似文献   

19.
陶晓跃 《师道》2005,(4):27-28
“一篇《锦瑟》解人难”(王渔洋《论诗绝句》)。《锦瑟》,李商隐这首七言律诗,仅仅五十六字,却引出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有的以为是歌咏瑟声的“适、怨、清、和”的音乐意境的;有的以为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情歌;有的以为是诗人悼念亡妻的挽歌;  相似文献   

20.
笔者喜欢看商榷文章,这不仅因为真理越辩越明,更因为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立论之技、作文之道。但有时也发现某些争鸣者行文不循规矩,兹以有关“以戏弄臣”的讨论为例,指出写商榷文章立论时应忌避的毛病。一忌概念不准。《语文知识》1993年4期金桂根《“弄臣”注释商榷》一文先引课本对“弄臣”的注释:“皇帝狎近宠爱之臣。”然后说:注释鹊“臣”理解为“宠爱之臣”,不妥。(着重号为引者所加)课本明明注的是“弄臣”,分析时又怎能舍“弄”取“臣”呢?由于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