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考察苏俄政府对两国的中东铁路政策及其转变,可以得出:一、苏联对华政策的总出发点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但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则更多地考虑本国的民族利益;二、在中东铁路问题谈判中,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苏联的国内形势、北京政府对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的态度,都影响着中东铁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国内外形势异常严峻.为了打破这种不利局面,苏俄先后发表两次对华宣言,力图改善对华关系.因此苏俄两次对华宣言是在特殊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的,通过对宣言出台之前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可知,苏俄希望借此来打破协约国的封锁包围,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3.
苏俄两次对华宣言诞生于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和国际帝国主义疯狂干涉时期。因此,它的诞生不仅标志着苏俄对华政策的根本性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苏俄希望借此来改善苏中两国关系,尽可能地建立军事同盟,以此来打破协约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和得到中国的有力支持,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赢得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 30年代 ,国际舞台变幻莫测 ,“山雨欲来风满楼”。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苏联 ,西方有希特勒德国 ,东方有日本帝国主义 ,德日两国都把侵略苏联定为国策 ,它们在西方民主国家“反苏”的鼓动下 ,蠢蠢欲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 ,苏联必须利用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力争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因欧洲局势比远东险恶 ,能否避免两线作战关键在远东采取的政策。为此 ,苏联政府一方面对日采取和平政策 ,加强远东军事力量 ,在东部边境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让日本侵略者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 ,大力援助中国抗战 ,让中国紧紧顶住日本 ,使其无法“…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后成立的社会主义苏俄政府不顾在对华宣言中做出的放弃沙俄在华一切特权的承诺,通过各种手段压迫中国政府承认苏俄在中东铁路上享有特殊权益。苏俄的这一行径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主权,充分暴露其大国沙文主义和民主利己主义。  相似文献   

6.
加拉罕作为苏联早期对华外交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其外交活动的首要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为了维护苏联在华特权,这一特点在中东铁路问题上表现最为明显。他以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的身份发表的三次对华宣言中,对待中东铁路的态度由无偿归还变为决不放弃;他以苏俄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出使中国,软硬兼施,迫使正处于困境的北洋军阀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协定》,苏联重新取得了中东铁路特权;他作为首任苏联驻华大使,阻挠《中俄协定》中有关中东铁路条款的落实。竭力维护苏联在中东铁路的特权,从而埋下了双方冲突的祸根,并且最终导致了中东路事件和中东路战争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加拉罕与苏联早期对华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拉罕是苏联早期对华外交活动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他在促使苏中关系的改善和苏中建交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以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的身份发表三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所缔结的宰割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放弃一切在华特权,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好感,为苏中建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以苏俄特命全权公使的身份与中国北洋军阀政府进行谈判,几经周折,签订了《中俄协定》,初步解决了两国之间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促成了苏中建交。但需要指出的是,加拉罕在对华外交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及反映在由他所签署的《中俄协定》及其附件中的一些内容,则暴露出了苏联对华外交中存在有极端民族利己主文和大国沙文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由于美国传统的远东政策原则:倡议和支持门户开放政策,但拒绝为维护此政策而戏。阻碍其对已变化了的远东权力格局及带来的美国在其中的角色的认知,由此又缺乏正确的对日本破坏远东平衡行为的因应战略,使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执行了一条充满矛盾的、两重性的远东政策。此政策的结果,不仅使美国对中国的道义及经济支持大打折扣;而且因美国的对日绥靖,在经济上充当为日本积累和储备战略物资的“帮凶”角色,实际上纵容和刺激了日本扩大侵略,并最终也把美国引向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9.
日本大陆政策、俄国远东政策与中国东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北地区南接朝鲜,北临俄国,东南与日本隔海相望,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历来是远东矛盾的焦点。19世纪中期以来,日俄两国围绕大陆政策与远东政策在此展开日益激烈的争夺: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俄国施行一系列进攻性的政策、方针,致使双方矛盾急剧升级,为争夺中国东北最终走向战争。战后,出于各自侵略利益考虑,日俄由对抗走向勾结,共同瓜分中国东北。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政府采取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来绥靖日本,在失去东南亚殖民地后不久,英国就一直为战后重返东南亚殖民地而战。为使战后东南亚殖民地回归合法化,英国政府制造舆论,千方百计违背《大西洋宪章》精神。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近卫声明的发表,标志着日本公然挑战《九国公约》对华政策的总原则,导致英日矛盾迅速激化。为此英国对远东政策做了较大调整,逐步放弃等待、观望的外交政策,走上援华制日的道路。英国调整远东政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利用中国的力量牵制日本,阻止日军南下,确保远东自治领的安全;二是阻止日本与德、意联手,确保欧洲和英国本土的安全;三是为争取美国的支持与信任;四是鼓舞远东自治领的士气。英国的远东政策调整完全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虽在客观上利于中国抗战,但同时也在合作中英道路上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中日甲午战争受到欧洲列强远东政策的支配。英俄矛盾是当时远东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决定了远东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和俄国在调停中日矛盾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体现着各自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3.
由于美国传统的远东政策原则:倡议和支持门户开放政策,但拒绝为维护此政策而战。阻碍其对已变化了的远东权力格局及带来的美国在其中的角色的认知,由此又缺乏正确的对日本破坏远东平衡行为的因应战略,使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执行了一条充满矛盾的、两重性的远东政策。此政策的结果,不仅使美国对中国的道义及经济支持大打折扣;而且因美国的对日绥靖,在经济上充当为日本积累和储备战略物资的"帮凶"角色,实际上纵容和刺激了日本扩大侵略,并最终也把美国引向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代中期,英国在东、西方同时面临德国和日本的挑战,有限的国力与其所承担的义务越来越不协调。英国确立了欧洲第一的大战略,但仍希望维护它在远东的利益。英国在海军军备、外交等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由于主观指导的贻误,英国的海军军备并不如意;由于客观的原因,英国并没有能获得美国的合作和意大利的中立。这样,英国在远东的地位不断下降。这也意味着英国将不得不逐渐退出远东。  相似文献   

15.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先后发表三次对华宣言,前两次宣布放弃帝俄一切在华特权.北京政府利用国内情势与苏俄困境的有利时机收复中国权益,成效明显。随着国际形势好转,苏联出尔反尔的第三次宣言态度明显强硬,北京政府受困于国内政争和社会舆论,外交应对整体显得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16.
17.
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的政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在中东路问题上,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之需要,不断改变其政策。从“无条件归还”到中苏“共管”;又从武装“保卫”到中苏“共管”;最后出售中东铁路,中国主权大拍卖。从这一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联的对华政策既有国际主义的一面,也有民族利己主义的一面。而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做法,则是把苏联的国家利益建立在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之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筑的横贯东三省的中东铁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之一,是沙俄政府通过《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攫取的一项特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但真正清理这些特权时却是另外一回事,特别在归还中东铁路上只答应“另行签订使用中东铁路的专门条约”,并于1924年与中国北京政府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和《暂行管理中东路协定》,以“中苏共管”的方式保留了这一特权。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牵涉各方远东外交政策,美国作为远东拥有重要利益的大国,其外交政策走向对国际局势具有重要作用。最终,在日本的武力下,美国所构建的华盛顿体系逐渐走向了破产。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在远东地区推行一种最大限度维护其自身利益的经济政策,即对日本由全面绥靖到最终趋向强硬,对中国则多般压制的同时又不得不给予吝啬的援助。英国的这种政策对其自身以及当时远东的国际局势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