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晖 《东南传播》2011,(12):88-89
2011年,微博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井喷期,用户数增至1.95亿,成为各商业网站的香馍馍。在他们进入各省际进行业务扩张时,微博也成为这些商业网站地方分站有效的拓展工具,在承担人际沟通职责功能的同时,也被有意或无意地作为新闻传播的工具载体。本文即探讨地方新闻网站如何正视商业网站地方分站的此类动态,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社交媒体给档案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研究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使档案信息通过社交媒体这一平台获取更多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聂茜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209-210
文化是联接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纽带,让来自不同背景人群在文化的联接下得到彼此认同和熟知;文化也是一种阻碍,尤其体现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受文化差异性影响,跨文化新闻传播中往往形成各种难以逾越的鸿沟,呈现出日益复杂性.在跨文化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对文化差异性进行认真对待,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应对世界文化风起云涌的冲突,有效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自媒体不实信息的概念及其隐性危害进行了分析与调查验证,认为自媒体不实信息指互联网或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工具终端用户利用自媒体途径对外发布的各种不真实、不确切信息.不实信息导致人们在判断事物时产生"盲人摸象"般的臆测,并进一步引发碎片化传播的信度降低,使受众滋生"狼来了"般的麻木心态等隐性危害.加强对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应对不实信息隐性危害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叶俊 《传媒》2016,(6):89-91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时效性、互动性的优势已逝。社交媒体的用户不断发布各种信息,那么,经由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是否属于新闻?谁拥有报道新闻的权利?社交媒体究竟是作为媒体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媒体的竞争对手存在?在热议“自媒体”“全民皆记者”时,首先应该对这些前提加以分析。本文以《美国新闻评论》的几篇学术争议文章加以剖析,并指出,以Twitter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属于媒体范畴,具备生产新闻的资质。同时也提出,微博等社交媒体要想真正扮演好媒体角色,必须加强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王媛 《新闻采编》2007,(5):18-19
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使得“同时空传播”的现场报道成为很多重大事件报道的终极追求。在演播室的主控下,处在新闻现场的记者、主持人出镜采访报道,为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过程、意义,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现场氛围中,客观、全面、有深度地了解事实真相。他把镜头可以记  相似文献   

7.
针对日益发展的公共图书馆网站,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影响最深、最广的新型传播系统和联系纽带。网络传播如此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和交往方式,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从网络传播的特征、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网络传播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得出只要以理性和现实的眼光看待网络,扬长避短,合理使用,网络定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国内媒体的特殊“新闻品种”——典型人物报道当前所遭遇的发展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在典型人物的生成土壤发生巨大变化的传播环境中,典型人物报道已难以再现往日震撼全社会的效果,受众开始辨证地看待典型人物报道,甚至对当前的典型人物提出质疑,典型的负面效应和传播失效较为明显。随着受众信息需求的日益挑剔,及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热点报道、调查性报道和近两年人物类媒体主导的人物新闻的勃兴,典型人物报道究竟还有多大的存活空间,以及怎样拓展这种发展空间,值得充分的重视。本文试就“淡化典型报道观念”后其现实出路进行探析。一.调查与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应用的迅速普及和持续渗透,众多社交媒体用户面临过度使用问题,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干扰,引发了用户焦虑、倦怠与后悔等负面情绪。探究引发用户后悔情绪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的选择问题对社交媒体服务商缓解用户负面情绪、提高用户忠诚度,并促进用户健康使用社交媒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微信用户为研究对象,从社交过载、信息过载和系统功能过载视角出发,考虑用户转换成本与自我情绪管理的影响,构建微信用户过度使用的后悔情绪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1)微信用户涉入程度正向影响用户对社交过载、信息过载和系统功能过载的感知及其转换成本,进而加剧用户的后悔情绪;(2)用户的后悔情绪越强烈、面临的转换成本越高,则越倾向于采取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其次是问题导向应对策略;(3)微信用户自我情绪管理水平越高,用户越可能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以缓解自身后悔情绪;(4)定性比较分析发现两类触发微信用户后悔情绪的前因构型、四类触发问题导向应对策略选择的前因构型和一类触发情绪导向应对的前因构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了解社交媒体在西部农村的使用状况和农民对社交媒体的认知水平,本文在对农民社交媒体应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环境、思想观念和现实需求三个层面对农民社交媒介应用困境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促进社交媒体在农村更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面对突发事件,政府采取有效的信息传播应对策略不但有利于政府的形象建设和决策执行,同时亦有助于缓解紧张的管理关系。对此,政府首先应公开、诚恳的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其次不断健全和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长效机制;第三还在于强调与媒体及公众的联动。  相似文献   

13.
朱颖  熊洛琪 《今传媒》2020,(2):68-70
节庆报道是新闻媒体最常规的题材类型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主流媒体的节庆报道存在着内容与形式同质化的现象,如何更好地进行节庆报道的创新,成为各大主流媒体亟待突破的问题。本文以《人民日报》公众号建国70周年系列报道为例,分析其报道特色和不足,进而探讨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的重大节庆报道策略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终端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微信这一新兴社交媒体依托于移动互联终端,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微信中每天流通的呈指数增长的信息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欺骗着受众。本文就将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从形成原因、传播机制以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对微信中的虚假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更新迭代,智能移动终端的突破性发展,让新媒体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得到迅猛发展并发生了系列变革。但新媒体自身所特有的低门槛、不易管理等劣势也给信息传播带来蝴蝶效应。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也会放大新媒体传播的结果,从而导致单个新闻发展成群体性事件新闻,给整个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本文首先对当下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进行介绍,并结合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不同环节中的作用分析了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因,基于此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交网络及新闻传播方式也都发生新的要求改变。本文基于社交网络假新闻的成因进行具体分析,并基于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社交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的策略,以此促进我国社交网络在未来新媒体时代发展中更好环境条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武晓耕  郝媛媛 《编辑学报》2016,28(6):575-576
虚假学术期刊网站的泛滥,不仅极大地困扰着投稿作者,也严重侵害了作者和学术期刊的权益,扰乱了出版行业的秩序.文章分析打击虚假期刊网站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社交媒体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建设总体保持着不断向前发展的态势,大致经历了推陈出新的第一代社交媒体策略、守正创新的第二代社交媒体策略、纵深发展的第三代社交媒体策略三个阶段,其根植现实、由外在需求走向内涵发展、“个人本位”与“国家本位”并重、由探索走向开放的演变逻辑逐渐清晰。我国档案部门在建设社交媒体时可借鉴其制度建设、数字资源建设、组织建设及影响力建设等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呈现出全新的传播特点,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的不可逆性以及层进渐变的发展模式。出镜记者要把握事件报道的真实性、价值性、现场感的同时,还要把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发展,强化自身判断力,制定应急预定方案,提升自身应变力,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应变。  相似文献   

20.
高校舆情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积极应对。对于高校来说,了解和掌握舆情动态,及时应对和管理舆情事件,是维护学校声誉和形象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要通过提升舆情预警能力,健全舆情应对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舆情处置能力;创建校园宣传平台,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创新学生思政教育,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等措施加强对高校舆情的管理。做好高校舆情应对,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及时应对和处理负面舆情事件,我们才能在信息化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