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境对语言所产生的作用看,语境有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的不同。显性语境的作用是:(1)直接传递信息;(2)引导人们准确理解语义;(3)检验话语的合格性;(4)及时反馈信息;(5)随时调节语境气氛。隐性语境的作用是;(1)间接地表现言外之义;(2)影响交际对语言的选择和调节;(3)影响语言形式的特点:(4)影响语言的风格;(5)影响语言的交际效果。隐性语境和显性语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显性语境可以把握隐性语境义,依据隐性语境义可以了解显性语境义。  相似文献   

2.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影响到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称谓语作为社会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体现的性别歧视现象是很明显的。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语称谓语中的显性和隐性性别歧视现象,从而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影响到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词汇作为社会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体现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最明显和最丰富的。我们拟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汉词汇中的显性和隐性性别歧视现象,同时探讨女权主义运动下英语性别歧视现象的演变,并指出认识语言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对正确交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歧义颇多,以至成为了理论上的一个焦点。在众多的价值理论中,有着一个共同的误区:混淆了新闻的本体价值和传播价值,甚至将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一般论述,应用于新闻价值的解读上,从而忽略了新闻作为特殊商品的属性。本文通过对新闻价值关系多层面的分析,对其本体价值和传播价值的分析论证,提出了新闻价值的隐性和显性的不同价值层面的事实存在,试图让新闻价值理论研究有一个更为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遗传学中一种重要的题型。本文归纳了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各种方法,并用相应例题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6.
显性和隐性记忆对学习安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学科的专家们对人脑记忆机制以及信息处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记忆模型的假设。分析整理这些理论及其试验的结果,对于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有很大意义。本文主要从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的划分以及一些影响个人记忆学习的因素出发,尝试指出其对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听说能力是英语交际能力的基础,而我国大学生的听说能力令人堪忧。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种知识共同构成了听说能力的基础。认知心理学的这种区分为我们改进听说能力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幼师学生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式呆板,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的现象比较严重,应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学习、狠抓日常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以增强学生的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论述显性和隐性学习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发展历程,探讨其在二语习得方面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望有助于正确认识显性和隐性学习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有效地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11.
反观中学语教学的现状,我以为那些在教学中存在的显性问题不容忽视,而隐匿在它们背后的问题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语篇的连贯主要是由衔接关系建立起来的。本文认为语篇连贯是显性和隐性衔接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显性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而隐性衔接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主要借助蕴涵在语篇显性表述之内的含义来实现。两者交互使用,相互补充,促成语篇的整体连贯。  相似文献   

1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种基本的方法,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存在区别又存在联系。我们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种方法,而是应当将二者优势互补起来。将这种整合方式引入教育实践活动中,达到教育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语法是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桥梁和手段。但是高职高专学生语法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探讨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语法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比较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最理想的高职高专语法教学应是显性和隐性语法教学相结合,采用先隐性后显性的教学方式,或者是根据语法内容有所选择地使用显性或隐性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15.
隐性课程的显性设计意指在学校环境中,把特定教育内容有意识地附着于具有特定功能的载体之上,进而对受教育者产生潜在影响的一种课程设计.它以体现课程的意识性特征为前提,并因载体属性和教育环节的多重性而成为可能.多元主体针对特定内容在不同载体上的操作使得隐性课程显性设计有了丰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二语习得领域日益关注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这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种必要途径。本文将专注于现存的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二语习得研究者如何区分显性与隐性教学、显性与隐性知识及显性与隐性学习,进一步讨论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为在以后实验研究中正确使用概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内涵区别是德育目标传递方式不同。二者主客体关系区别是:显性德育的德育主体"可视",德育客体是被动"接收";隐性德育的德育主体"隐形",德育客体是主动"接受"。二者功能区别是显性德育侧重强化德育社会性功能,隐性德育侧重增强德育个体性功能。显性德育的优点是快速、广泛,实施周期短,易于操作;局限性是"灌输"色彩浓厚,效果难持久。隐性德育的优点是避免硬性"灌输",效果持久性强;局限性是难实施系统性的德育教育,实施周期长,操作难度大。  相似文献   

19.
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是人类学习的必然途径,在二语习得领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分清二者的本质是很有必要的。最近的关于二者的研究集中在语法问题能否被隐形习得,成人学习者能否通过隐性学习来进行知识的获得,隐性知识对于阅读有什么促进作用。综而言之,很难划分二者的界限。笔者将给予很细致的文献综述以供以后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20.
语篇应该具有连贯性,语篇连贯是依靠语篇衔接关系建立起来的。实现语篇连贯的衔接机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显性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主要手段,而隐性衔接则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不可缺少的方式。二者相间使用,相互补充,促成整个语篇连贯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