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敏毅  任丽华 《情报杂志》2001,20(B06):28-28,43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技对我们的渗透越来越大,每天、每一时都有可能影响、改变我们生活,“上网”、“信息高速公路”已经不再是新鲜词。这一切都说明:21世纪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使图书馆进入了现代图书馆时代,新信息环境促使图书馆迈进了网络化的发展阶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图书馆在新时期如何开展信息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信息高速公路”是借用高速公路这个人们皆知的词语形象地表述的一种新技术。具体地说,就是在一束束细如发丝、光亮透明的光纤构成的“高速公路”上,往返穿梭着看不见,摸不着经过处理的各种信息。从技术上讲,它是光缆、激光和以多媒体为标志的计算机技术和多种通信手段的结合。 这种“信息高速公路”是用光缆将通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联接、延伸、扩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于教育、科研、管理、医疗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它的重要性正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成为信息社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近20年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持,由通信环境的支持形成世界范围内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存储之间的“孤岛”现象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了。曾经独立发展的电视、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将合为一体,环球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将沟通人们生产、建设、生活的内部和外部世界,计算机联网可以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般所认为的信息革命.是指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它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现在.其问形成了两次大的信息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并得到应用,信息高速公路已经走进了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在这种全新的信息社会到来之际,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的存贮、处理、传播机构的图书信息机构将何去何从?笔者认为,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图书信息机构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节点和组成部分,并且将继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信息高速公路是指以信息交流为目的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信息源、通讯平台和应用信息系统。信息源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法律、政治、军事、艺术等信息资源;通讯平台用以完成各种信息的处理、传…  相似文献   

6.
“三金”工程是推进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是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打前站的。本文回顾了“信息高速公路”热的兴起,介绍了“三金”工程的启动情况,并对中国实施“三金”工程、建设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做了几点切合国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一种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吸收当代最新科技成就,推动技术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的更加强大的能力。”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这就必然要有一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经济体制与它相适应,并为它的进一步发展拓宽道路。  相似文献   

8.
匡文波 《情报杂志》1996,15(5):43-44
现在,全球一片信息高速公路热,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舆论一边倒,很难听到相反的意见,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的确,信息高速公路不仅能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也给我国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遇。但是,信息高速公路不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我们对此应该冷静、全面地思索。 首先,必须澄清一些人对信息高速公路的误解。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它只归结为信息传输通道,而忽视它们所包含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个重要内容。其实,信息高速公路的要害是信息。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多功能、交互式的一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固然很重要,能使信息资源交流  相似文献   

9.
束漫  伍玉伟 《情报杂志》1999,18(4):22-23
1 引言 如今,“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社会”、“信息时代”、“信息革命”这些词语被广泛使用,人们热切地讨论着全球性热点问题——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应用以及21世纪的未来时代——信息时代。由于发达国家,尤其美国在信息化方面已先行了一大步,使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转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诸方面的巨大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出现了“信息社会”一词,并且很快被大众接受。在我国,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和界定十分模糊。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信息时代,世界各国正在实施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信息技术将带动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前进。我国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早在1986年就把信息技术领域确定为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个全球性经济转型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工业社会是以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那是人的手和脚的延伸;它的经济是以机器产品为主的商品经济。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信息社会,它的经济是以知识产品为主的知识经济。目前在信息处理、信息交流方面的革命,如信息高速公路等,都只是它的开头。我们还预测不出信息社会的全部内涵,但现在在美国,经济增长的40%归功于信息产业,并逐年递增。到21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社会总产值的主体。这种发展态势对处于经济起飞中的中国,是机遇与危机并存。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可以缩短与发达…  相似文献   

12.
刘智勇  杨晋浩 《软科学》1997,11(2):50-51
发展现代决策咨询系统势在必行刘智勇杨晋浩一、挑战和机会信息时代的现代化决策咨询系统是一类专业咨询机构,它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信息资源,针对决策目标,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系统分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决策依据。在“信息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3.
信息高速公路的正负面效应分析林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营运对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深远,其正负面效应值得我们认真分析、认识和把握。一、信息高速公路巨大的经济效应信息高速公路被专家们称为“未来产业的火车头”是恰如其份的。兴建信息高速公路,必...  相似文献   

14.
编者絮语     
“信息高速公路”是西方国家对国穿信息基础设施的形象比喻,是指一个能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合成的完备网络。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正在竞相推出“信息高速公里”发展计划,并开始了与此相关的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开发和投资。这将在全世界范围内把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茂丛 《情报杂志》1998,17(4):96-96
1 信息高速公路对图书馆的影响与冲击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把整个社会联接成一个越洋跨海、阡陌纵横的交互网络,人们传统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由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大大提高,产业结构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信息产业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型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各国或各地区间的合作与竞争。的确,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作为同印刷术、蒸汽机、电子通讯技术一样被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Internet”网是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现拥有200万台计算机,分布在60个国家的5000万个用户,并且正以每月7~9%的速率增加,被称为“网中之网”。它允许处在不同时空的各类型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给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Internet”的前身是 ARPANET 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网络。  相似文献   

17.
信息高速公路与图书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宇锋  杨伟雄 《情报杂志》1996,15(2):13-14,62
能源、材料、信息被誉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美国为保持其竞争力及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这一设想立即得到英、日、韩等国的积极响应,这股浪潮迅速席卷全球,掀起世界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潮。1 信息高速公路的涵义 发展超高速、大容量信息处理和高速网络是美国长期发展信息技术的国策。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ARPANET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讨论国内外信息传输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及时建设校园“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性。在分析校园有线电视(CATV)网的现况后,同时提出利用校园有线电视(CATV)网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并在理论上论述了光纤/同轴混合网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的BIP—ISDN,是我国863计划正在研究和逐步掌握的、面向21世纪初的通信网技术。它是信息时代的通信网技术,也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公用信息传输交换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20.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为电子出版物的崛起提供了条件。中国科学院作为基础研究领域的“国家队”,发展自己的全文数据库势在必行。未来的信息传播和编辑工作方式将和以往有很大不同,光盘版、网络版期刊将和印刷版期刊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