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关汉卿是蕴羁风流,放荡不羁的浪子,那么马致远则是怀才不遇,温文尔雅的书生;关剧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或传说中民众比较熟知的故事,语言当行,通俗易懂;而马剧则倾向于状写历史人物的浮沉或传说中神仙道化的内容,引经据典,情深意浓.二人在主体价值与社会关照上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但二人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在杂剧创作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元代曲坛上影响深远的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的杂剧创作既呈现出时代所赋予的共同特征,又有因各自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总体来讲,关汉卿杂剧较为密切地观照现实生活,充溢着浓烈的战斗精神,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马致远杂剧注重观照自我,其剧作抒情达志多于故事的演绎,是名副其实的“案头之戏。”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矛盾、社会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元代,文人地位低下,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困惑着他们,苦闷、激愤的心态常出现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杂剧<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作者在剧中创造了富含蕴意的人物和意象,剧中人物汉元帝和王昭君是作者人生中现实与理想两个层面的化身,他们从相知相爱到生死别离象征着作者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由矛盾冲突到理想最终破灭的痛苦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曾经遭受过三次大的劫难,这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元蒙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的肆意作践以及清代的文字狱。生活在第二次大劫难中的元代戏曲大家马致远,正是以其丰富卓越的杂剧和散曲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在这次劫难中广大知识分子的卑贱地位和愤懑不平,这是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最集中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戏曲博大精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学遗产。川剧作为受众最多的地方剧种之一,现在能见到的剧本,最早是明代杨慎的《太和记》,但这以后就出现了一个断档。现在能够见到的剧本,主要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可能创作于明末而发现于清初的送刻稿《破梦鹃》杂剧的发现,为我们弥补了这个断档的遗憾。《破梦鹃》完整的剧情、丰富的内容、全套的曲牌,对于研究川剧历史,研究明末清初四川的经济、文化、风土人情,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关汉卿、马致远均为元杂剧大家,成就斐然,然两人杂剧创作异态纷呈。本试以“铜豌豆“和“马神仙“概括两人杂剧创作倾向之不同,并从直面现实人生与追步神仙逍遥、女性主义情结与男权封建色彩、酣畅淋漓激切与委婉曲折平淡和关注普通百姓与聚焦风流名士四个层面来具体比较。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小说中以志怪一类对后代影响最巨。此种小说受到佛教因果观念的影响非常明显。一方面佛教因果使得古小说的结构上呈现出“因果分明”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报恩、冥报、杀生、轮回等四种内容的作品也与佛教因果观关系密切。这些小说的成熟与发展水平,在内容与形式都为此后中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9.
古小说的文化阐释与叙事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言小说,由于产生远远早于白话通俗小说,类似于唐诗中与近体诗(或曰今体诗)相对的古体诗,故而学者常称为"古小说"或"古体小说".古小说体制或单篇或丛集,语体为文言,就其具体文体而言,则有志怪、志人、杂事、单篇杂传、传奇等体.明清章回小说中也有纯以文言写成的,但习惯上把它们归为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10.
口哨与杂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剧中的口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综合杂剧剧本和出土杂剧砖雕资料分析,口哨在早期杂剧中呈现角色化和剧情化倾向,它在杂剧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深刻理解这种现象对中国杂剧起源史的研究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对于中国古小说的起源,迄今为止,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是认为产生于上古时期,一是认为产生于先秦时期,一是认为产生于汉代,一是认为产生于魏晋时期。认为产生于上古时期的,大概是因为鲁迅先生在谈到小说的起源时曾这么说过:“我想,在文艺作品发生的次序中,恐怕是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  相似文献   

12.
13.
马致远散论     
马致远是元代首屈一指的散曲作家,也是卓有成就的杂剧作家,是公认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贾仲明的《凌波仙》吊词说:“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  相似文献   

14.
诗与散曲体裁虽各有异,但同属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抒情文学。比较马致远散曲与李白诗歌,可以见出李白对马致远的影响,以及他们二人抒情风格的异同。概言之:李白情感狂放而执着,抒情奔放飘逸,语言清新明丽;马致远情感超旷而愤懑,抒情奔迸沉抑,语言典雅清丽。  相似文献   

15.
杂剧是我国最早定型的戏剧形式,在元代一经破土而出,很快茁壮成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使元代成为我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早就孕育了各种戏剧因素的黄河流域,一时作家如林,作品如潮,从元至清,不绝如缕,为杂剧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元蒙贵族统治者定都北京,促使了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为杂剧的定型、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论古近代小说三部(篇):宋代佚名小说《梅妃传》极大地丰富了李(隆基)杨(玉环)故事的内涵,对后人同题材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晚清俞达的狭邪小说《青楼梦》是模仿《红楼梦》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反映了封建末世下层知识分子颓废的精神状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热诚鼓吹者陈天华的《狮子吼》则是二十世纪初年影响最大的政治小说。  相似文献   

17.
沃尔夫曾居住在伦敦附近的布鲁斯伯雷地区,后来亦成为布鲁斯伯雷文学团体的成员。受该派的思想影响,她的作品以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见长。她始终致力于小说技巧方面的实验,将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分析等因素的比重,减至最低程度。她集中笔墨反映一连串瞬间的生活体验。在她的小说里,缩小了作者作为叙述者或评论者的作用。沃尔夫之所以在英国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  相似文献   

18.
诗是古小说和先秦两汉故事俗赋的共同远源。故事俗赋作为小说发生不可替代的近源之一,由于同时具备了叙事性、形象性和虚构性三大特征,又被冠以"类小说"或"准小说"之名;尤其是其虚构性对小说的文体解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故事俗赋又直接或间接地为小说创作提供故事构架,丰富拓展了小说创作的题材。  相似文献   

19.
<正>让我们走进马致远的是他的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但真正能窥测其心志的却是他的杂剧。马致远为元杂剧四大家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在马致远的众多杂剧中,《泰华山陈抟高卧》(简称《陈抟高卧》)是比较特别的一部。《陈抟高卧》主要内容写的是五代末年的隐士陈抟隐居在泰华山,预知有真命天子出世。于是下山寻访,遇到赵匡胤与其义弟郑恩,陈抟指明赵匡胤就是真命天子,并辅佐赵匡胤扫清天下,建立大宋,定都汴京,之后又归隐泰华山。赵匡胤为报答陈抟的辅佐之功,请他出山为官,享受荣华富贵。陈抟随使者入朝,向赵匡胤表明自己的心志,不为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东汉方术、杂占家所作的一部巫书,《白泽图》的成书与道教宗教化密不可分。"尚巫"的时代风气促使"精怪"题材首先在巫书中产生、发展,成为道教徒"自神其教"的工具。《白泽图》中"精怪"题材的特点在于确立了"物老成精"的构思模式,这种构思模式一方面继承了上古神话的图腾造像,另一方面为小说,这种新兴文体注入了叙事活力,并影响着志怪小说乃至明清章回小说叙事艺术的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