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经注》是一部由北魏郦道元撰写的以河流系统为纲的历史地理名著,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较多残缺与讹误,自明代开始就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校勘和研究。在《水经注》的研究史上出现了很多校勘成果,著名的有明代朱谋玮的《水经注笺》,清代全祖望的《七校水经注》、赵一清的《水经注释》、戴震校《水经注》、王先谦的《合校水经注》、王国维的《水经注校》;而当代陈桥驿的《水经注校证》更是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2.
吴兴洲  李璇玥 《兰台世界》2016,(10):144-146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名著。该书原本仅为国家藏书,于唐末宋初流入民间,从此被广为传抄、刊刻,因此版本甚多。本文将就《水经注》现存版本做以简要梳理,以求明其源流和版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水经注》40卷,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文字简朴,其作者是谁.没有定论。据《唐六典》统计,《水经注》所列河流共1252条,其特点是以水道为纲,因水记山,因地记事,凡有关水道变迁、陵谷移易、地名沿革、名胜古迹,都一一详细记述。沿水道流域各地的州郡建置和发生于这些地区的重要战争诸事,也都一一记载,其中对北魏都城代京和洛阳的叙述尤为详细。据曹尔琴《郦道元和<水经注>》统计,注中引书达375种,其中地理著作即有96种,所录碑石达302块。这些被引用的大多数史籍、地理记载、碑刻诗文,现已散佚。书中还收集了不少古老传说以及他本人实地考察的成果.因此,《水经注》是重要的地理著作,又是有  相似文献   

4.
张芹 《兰台世界》2013,(27):159-160
南北朝时期的地质学家郦道元,通过对山川河流的广泛考察,穷其毕生心血,编撰地质学巨著《水经注》,成为古代第一位详细介绍中华大地地质、人文、历史风貌的第一人,为我国地质勘探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杨嘉)继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之后,我国第一部用文学表现形式所创作的治水巨著——《中国治水史诗》日前正式完成,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七卷,上下两册,计200余万字。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谭谈、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7月3日,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6.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这是唐代诗人陈子昂《蓟丘览古》中的名句,素以雄浑阔大见称,早已脍炙人口.诗中所说的蓟丘,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考证:"蓟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取名焉."  相似文献   

7.
北魏郦道元著四十卷的《水经注》,被称为"中国史上一大奇书".但由于年代久远,版本多残,于是辗转抄刻,讹误、脱落之处甚多,也因此引发后代诸多学者进行研究与校勘.在有清一代就有全祖望、赵一清、戴震在同一时期致力于《水经注》的校勘.戴书出书最早,赵书次之,全书最晚.但由于戴氏曾入四库馆校书,赵氏的《水经注》校本恰由浙江进呈到四库馆,而戴书与赵书又多有雷同之处,于是一些学者如魏源、杨守敬、孟森、王国维等人,皆认为戴书有抄袭赵书之嫌,纷纷撰文批戴,"水经疑案"便成为学术史上的一件公案.  相似文献   

8.
赵洛 《出版史料》2008,(2):93-97
《红楼梦》研究被称为“红学”,《水经注》探讨被叫做“郦学”。首都北京,其历史地理有深邃广阔的内容,值得求索,何不可命之日“京学”?秦汉以至隋,北京南边的涿(今河北涿县)经济文化都比蓟(今北京)发达,汉高祖设涿郡,治涿县。生长刘备和郦道元的督亢,因拒马河水,水利农田可观,荆轲献给秦王的督亢图可证。  相似文献   

9.
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是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读了许多古代的地理书籍,如《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以及三国时记载河道的《水经》。  相似文献   

10.
早稻田大学所藏《西域水道记》修订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松(1781—1848),字星伯,是清中期的重要学者。张之洞以为他在经世致用与地理学方面都有贡献,所以在《书目答问》所附人物门中,既将其列在经济门里,又列在地理门中。徐松的最具代表性的地理著作是《西域水道记》。这部书刻意模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将新疆地区(范围比今天大)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现象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串联起来,成为一部既有可读性又有学术价值的出色的地理学著作。更可贵的是,该书是建立在作者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的著述,与乾嘉时期,只从事史料考据的研究绝然不同,而且又在外国人如斯文赫定与斯坦因对新…  相似文献   

11.
《水经注疏》是晚清著名学者杨守敬与他的门人熊会贞合作撰著的一部舆地学巨著,在我国郦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久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有关此书杨守敬始撰的起因及时间,却存在着不同说法,迄无定论。因此,值得进一步的探讨。一对于杨守敬撰写《水经注疏》的原因,学术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数说:  相似文献   

12.
郦道元,字善长,他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郦道元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六世祖曾任前燕乐浪太守,他的曾祖郦绍任后燕濮阳太守、北魏兗州监军,他的祖父郦嵩任北魏天水太守。郦道元的父亲郦范历仕四朝,在北魏太武帝时期被荐为东宫给事,在文成帝时期任治礼郎,在献文帝和孝文帝时期两度出任青州刺史。郦范生有五子,郦道元为其长子。这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既为郦道元在政治上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又  相似文献   

13.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运用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对《水经注》作了综合性考订,代表了清代《水经注》研究的最高水平。目前影印出版的《水经注疏》抄本有二:一是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的底本,二是台北中华书局1971年影印本的底本。北京影印本和台湾影印本是同一时期的不同抄本,文字上互有差异。排印本有二:一是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校点本,由段熙仲据北京本点校,陈桥驿以台湾本复校。二是湖北人民出版社与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杨守敬集》本《水经注疏》,由谢承仁、侯英贤等以北京本为底本点校而成,并将台湾本与北京本…  相似文献   

14.
周爱萍 《湖北档案》2005,(10):39-39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学问家,精于碑版学、考据学、训诂学、音韵学、舆地学以及目录之学。一部《水经注疏》使我们对他的舆地学造诣佩服不已;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水经注》研究方面,王国维能集诸家之长,网罗众本,广事校勘,成绩斐然。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4年整理出版了王国维的《水经注校》。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保留了一代学人的治学成果,而且,也必然会推动对《水经注》版本、校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16.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水经注释》的版本为三种,以此对《水经注释》的著录及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并对馆藏的三种版本书首体例进行比勘。  相似文献   

17.
梵净沧桑     
梵净山 ,在贵州省东北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山体庞大 ,层峦迭嶂 ,群峰耸翠 ,周围号称七百里 ,金顶海拔 2 4 94米 ,在江口县境内 ,是武陵山脉的主峰。历史上梵净山有许多名称。《汉书·地理志》称三谷山 ,说是“辰水所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为“三悟山”。说“三悟山”铜仁大小两江并源于此。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它“一名辰山 ,在麻阳西八百三十里”。明曹学亻全撰《贵州名胜志》说“九龙 ,俗名饭甑山 ,高百余丈 ,下分九支 ,铜仁大江之水出焉”。故又名“九龙山”。此外 ,还有“月镜山”、“江头山”等名称。自明万历…  相似文献   

18.
《水经注》"乱流"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乱流”是《水经注》的常用词汇,但其意义并未得到准确阐释。本文发现该词主要应用于以下四种情况:一、多条河流合流后“互受通称”。二、河流由多个源头汇合而成,难分主次。三、河流在注入河口前最后一次支流汇入。四、影响上游、中游稳定形态的河流交汇。其重点是在描述对河流最终或最稳定形态起决定性影响的一次合流,是郦道元梳理河流脉络的重要术语。并在结尾推测这一用法很可能受先秦两汉辞赋“乱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长江三峡在四川、湖北之间,地形复杂,陵谷险峭,占国内幽胜迹绝之最。三峡不仅以它独特的山水取胜,而且它的文物和名胜古迹也为世人所称道。因此,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就曾描述雄伟壮丽的三峡风光。自唐迄清,千百年间有不少脍炙人口的篇章传世,但专门论述三峡的志书却是罕见。上海图书馆善本书中有一部关于明代长江三峡的志书——《三峡通志》。这部书是作者根据来往三峡时的耳闻目睹,参考《大明一统志》、《楚蜀通志》等书编写而成的。全书五卷,首尾俱全,为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二册。《三峡通志》题“高安吴守忠编辑、黄冈卢国桢校次。”经查有关明代人物传记的工具书、参考书,  相似文献   

20.
正1950年,黄石被批准建市,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省辖地级市。建市伊始,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两次亲临视察,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都曾在黄石留下足迹。翻开尘封的档案,梳理黄石建市和市名确立的经过,可以使我们对这座城市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工矿特区解放,李先念提议设市黄石港是长江边的一个集镇,公元一九九年就有记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江之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一名流圻。"石灰窑也是长江边一个历史悠久的集镇,当地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