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世宏  陈海 《兰台世界》2012,(28):14-15
张学良将军自幼就非常热爱体育运动,并积极倡导、竭力发展体育,他提出"以健全之身体,求精妙之学问"、"健身强国,抵御外侵,造成复兴民族之生力"的体育思想.可见,张学良并不是单纯地热爱与关注体育,而是站在国家及民族危亡的高度来认识,倡导与发展体育,是通过发展体育为国家的振兴与民族的复兴奠定物质及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2.
秦晋 《兰台世界》2016,(24):98-100
袁敦礼是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他的体育教育思想奠定了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容。他提出的"身心一元"的体育形式观、健全人格的体育宗旨观、"体育即教育"的体育性质观、理论并重与技术的体育师资观、社会与个人兼顾的体育价值观等体育教育思想,不但对我国近现代体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还对当代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探析颜元体育思想形成原因,采用分类的方法,分别从社会历史和个人际遇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文章得出结论,颜元体育思想的形成既与时代的政治、思想背景有关,也与个人的坎坷际遇以及家庭、师友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4.
1950年7月1日创刊的<新体育>是新中国第一份体育专业刊物,也是新中国"新体育"思想确立的重要标志,称得上是我国体育宣传及传播事业的开端.此后60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的体育传播媒体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曹均 《兰台世界》2013,(25):133-134
张汇兰,我国近现代女体育活动家,她倡导"女性取向"体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以及现代中国女子体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以及历史研究法,试图探析先生的体育教学思想体系,进一步分析其提倡"体育教育普及化、体育终身化"的思想以及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期挖掘出马约翰先生体育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覃林  王成科 《兰台世界》2013,(19):134-135
<正>《大公报》于1902年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办,是近代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创刊初期的《大公报》以对国人进行思想启迪为办报宗旨,以宣传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为主体文化思想。其栏目涉及社会各界,其中就有体育栏目"体育界",积极倡导"兵士体操"、"尚武救国"等,大力宣传学校体育和体育社团,为近代中国体育的发展与传  相似文献   

8.
徐丹  韩培霞 《兰台世界》2012,(33):27-28
在《大同书》中,康有为以西方近代体育思想为借鉴,提出了许多关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先进体育思想,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的系统全面的学校教育理论学说,从而构建了包括体育教育在内的高瞻远瞩、创意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颜元是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中国体育教育史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教育几十年,提出相对系统的文武并修的思想,提倡读书人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此,颜元反对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静坐思想,号召学生们要践行"习行主动"的体育方法。颜元主持南漳书院也是我国体育教育史上的创举。他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可以说,颜元奋斗一生,提高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对颜元体育思想深入研究,能够了解我国明末清初体育的发展,也为当今实现德智体教育的实践提供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民国时期"体育救国""、保国强种"思想的影响下,国人更加注重民众身体素质的提高,且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提高,更多的女性能够参加正常的学校教育活动,女性体育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志强 《兰台世界》2016,(14):150-151
赵宋王朝"崇文抑武"背景下,文人体育、女子体育的发展较为缓慢,但其"抑"的政策反而促进了民间体育的丰富化、娱乐化,促进了军事体育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宫廷体育和民间体育之间的融合发展,"崇文抑武"政策对赵宋王朝体育事业的发展实属影响深远而喜忧参半,对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传统知识分子"重文轻武"的背景下,颜元倡导"文武兼备",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的主张,在对体育的认识上形成了独到见解,对提升体育的地位、促进近代知识文化界对体育的重视与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左实 《当代传播》2008,(2):113-114
当前的新闻报道中存有大量战争词汇被用来描绘体育比赛的现象,笔者认为媒体在体育报道中对战争词汇的使用实际是在传播"比赛就是战争"和"中国不可战胜"的观念,用以制造体育神话,反映出战争文化心理对我国媒体报道的深刻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如此体育报道方式既不符合奥运精神,也有悖于新闻的平衡报道思想,应对我国未来的奥运报道进行普及教育,体育报道亟待实现由战争向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牟其林 《大观周刊》2010,(41):147-147,141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以传授运动技能、技术为主,一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主,因而形成了“技能教学思想”与“体质教学思想”的对峙,继而又出现了“竞技体育”、“主动体育”、“快乐体育”、“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等教学思想。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思想应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将成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大学体育课应从传授竞技技术向健身活动和发展身体素质的方向发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近代体育始终以提升国民体魄为己任,最早从严复所提出的"鼓民力",到后来蔡元培主张"以体育为本",从最初"土洋体育"之间的尖锐对立,至全面探索"建设民族本位体育",这些都在提升我国国民体魄重任中全面贯穿。国穷民弱,摆脱"东亚病夫"之屈辱是我国发展近代体育的主要动因,自晚清提倡的强国、强兵至民国时期体育竞技、健身及娱乐理念的转变,逐渐形成民国"体育复兴"时期制定体育场地设施政策的重要文化背景。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民国"体育复兴"理念下宜宾运动会的召开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国"奥运之父"王正廷将外交和体育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外交思想,通过其积极的体育外交实践,对体育、外交两者的发展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不仅成为民国时期的政坛元老、外交家,而且还成为体坛泰斗。  相似文献   

17.
刘伟俊 《兰台世界》2012,(28):27-28
体育运动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思想的进步,而思想的进步又依赖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之下,中国人被迫学习西方人的教育制度,中国近代体育就此诞生.本文把重点放在探索中国近代体育思想上,从民国体育思想的产生发展、演变特点和各阶层的体育代表人物人手,通过分析使我们更深刻理解以往和当前的体育现象,把握体育发展的脉络,更好的研究体育发展进程,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黄健 《兰台世界》2013,(25):143-144
本文以陶行知的学校体育教育目的、学校体育教育主张、发展学校体育的措施及生活教育与终生体育四个方面为探析视角,以期初步了解陶行知的学校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民国时期北京大学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对北大体育社团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介绍,探寻其诞生背景、概况及功能,以期再现民国时期体育社团世界的生动图景。  相似文献   

20.
方万邦先生早年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自然体育大师威廉士。回国后积极从事体育教育及体育理论研究方万邦提出了著名的"体育六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