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楚周 《班主任》2013,(9):14-16
班主任“被下课”,即被学生联名“上书”告到学校要求更换班主任。“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这是很多班主任共有的无奈慨叹。但作为班主任,我们是否还应该认真地反思:为什么自己一心扑在教育上,全心全意地经营一个班,最终却成了“孤家寡人”,乃至“被下课”呢?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何时起,“下课”被移植到了足球场上,内涵也有了些许变化,几近于”下台”、“下岗”。一旦球队在场上表现不佳,或是教练指挥不当,“下课”之声便随之响起。虽是两个司空见惯的字,但若是从几万个人口中一齐吼出,也足以使久经沙场的大牌教练胆战心惊。“下课”本是教师的专利。教一辈子书要喊多少声“下课”,怕是没人数得清,但无一例外,那都是冲着学生喊的。现在,轮到有人要对教师喊“下课”了,喜耶?忧耶?惧耶?其实,冲着学校教职工喊“下课”已不止一次了,但大多属于“狼来了”一类,喊喊而已,算不得数。而今真正喊了…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 ,南京市首次中小学教师全员合同聘任制的工作进入岗位聘任阶段。全市大约有300名教师被“缓聘” ,“铁饭碗”受到威胁 ,正面临“下课”。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 ,“缓聘”人员中包括了工作不称职的教师 ,也有“长期病假”及“在册不在岗”的人员。这位负责人说 ,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下课”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表现 ,对优化教师队伍将发挥重要作用南京300名教师面临“下课”  相似文献   

4.
近一两年以来,班级读书会开始登堂入室,进入了语文课堂中。教师开始用正式的语文课时来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仅在下课前泛泛布置一句“同学们在课外要读更多的书”。在有的学校,班级读书会甚至形成了一股热潮,教师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们的理念认同度有提高。很多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学期只教一本语文教材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越来越被教师认同。第二,教师在儿童文学的阅读中得到了乐趣。以前被视为“小儿科”的儿童文学,在教师们…  相似文献   

5.
被一些媒体称为“反补课英雄”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中教师肖兵,竞被罗村中学年度考核为“不称职”,“下课”了。整个南海区的教师,“下课”的只有肖兵一人。对此,肖兵已起诉到法院。  相似文献   

6.
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了,自己上过公开课,也听过不少其他教师上的公开课。一个突出的感受是,不少教师常常在课的最后说上这样的话:“这个问题我们下课以后再讨论。”或者是“还有什么话下课以后再讲给老师听”。但真正实践诺言的教师有多少呢?真正能珍惜与学生课外交流的教师有多少呢?  相似文献   

7.
吕赟 《中国教工》2009,(10):38-38
时下,我们看到的课堂教学公开课(也有叫示范课和展示课的),几乎每一节看上去都完美得无可挑剔:精彩的导入语,自煞的过渡语,精美的课件.丝丝相扣的教学环节;学生的回答也恰到好处,配合得天衣无缝。更让人叫绝的是,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执教者也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40分钟的时间掐得极其准确,让整节课完美地落下帷幕。说整个教学迁程“如行云流水一般”一点也不过分,学生高呼“新鲜”,听课教师直叫“精彩”,似乎都在享受、回味着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创新”三维复合教学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着“上课教条条,下课背条条,练习抄条条,考试考条条”为特征的“应考型”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道德停留于口头,品德停留在笔头”,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越来越差,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到外校听课。一进教室,我就被“震”住了。那个授课的教师和我同龄,可是比我在课堂上的表现威严多了,学生也比我的学生规矩多了。课开始后,教师一直讲得有板有眼,学生也一直坐得整整齐齐,可见平时的训练有素。尤其是下课铃响时,教师的课还没讲完,全班学生竟然没有一点诧异的表情,就像没听到铃声一样,依然稳稳当当地坐着听老师讲。我心里不由暗想:这可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呀!这要是换了我的学生,一定会以为我今天耳朵失聪了,说不定会有人站起来提醒我:“老师,下课了!放学了!“  相似文献   

10.
数的整除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数的整除”。经过大家的探索,又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下课时我有个要求,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卡与自己的学号说一句有关整除的话,说对的同学便可以下课,行吗?学生跃跃欲试,争先回答。师拿出“0”,生说:个位上是“0”的数,都能被2和5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结果学号是2、3、5倍数的同学都下课了,余下的同学面面相观,等老师再出示数字卡,可老师手中已没有数学卡片了。师说:“你们想一想,现在老师只要说一个什么数,大家就都可以下课了?”生说:“(1)。”一个数,如果只有…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是你     
李老师气呼呼地找到我:“这课没法上了!李晓居然没等我说下课就站起来说要上厕所。他一站起来,好几个学生也跟着站起来了。这叫我怎么上课?”我听了也觉得特别恼火,于是找到班长了解情况。原来,下课铃响过好几分钟了,老师还不下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要正确掌握和分配时间,就免不了要看表。看起来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颇有讲究。因为教师每看一次表,在学生中都可能会发生“信息反应”。比如有一位教师,他每次看表都是在离下课五分钟左右,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这位教师一看表,就意味着快下课了。学生由于得到即将下课的信息,而作出相应的反应:大脑神经由积极思维的状态立刻松弛下来;注意的指向发生转移;产生下课的欲望等等。这样,以后几分钟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一些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每节课要看五六次表,更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干扰”。因此,教师看表要具有隐秘性,不被学生所察觉。第一,教学经验不多,上课时需要多次看表的教  相似文献   

13.
哈哈广场     
起立某班长上课睡觉,叫同学下课叫他,同学恶作剧。A:起来,下课了!班长揉揉眼睛:起立!此时只见十几位同学睡眼惺忪地站起来说:谢谢老师!三个吹牛的学生甲:我现在还能记住我小学一年级的事情。乙:那算什么,幼儿园的事情我还能记住呢!丙:跟我比你们差远了,我现在还记得我爸爸在上高中的时候和我妈妈跳舞的事情,那天,我和我妈妈一块儿回的家。纽扣老师:“我刚才讲了责任一词,请你们举一个例子。”学生:“先生!我裤子上的纽扣只剩一个了,这一个纽扣,是负全部责任的!”今非昔比“真没办法,”物理教师在解释教学进度缓慢的原因时说“:现在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笑弹X枚     
起立 某班长上课睡觉,叫同学下课叫他,同学恶作剧:“起来,下课了!”班长揉揉眼睛:“起立!”此时只见十几位同学睡眼惺忪地站起来说:“谢谢老师!”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着“上课教条条,下课背条条,练习抄条条,考试考条条”为特征的“应考型”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道德停留于口头,品德停留在笔头”,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越来越差,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相似文献   

16.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巩固、检查、内化学生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方式。然而,审视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40分钟几乎全都被教师“霸占”了,似乎很少看到教师能给学生留一些当堂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大多是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教师普遍认为当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于是,有一些教师,当学生难以管教或不听话时,动不动就会对学生说:“等着,我叫你班主任来。”(因为一般来说学生都怕班主任)这本是吓唬学生的手段,当然有时也真的会叫班主任来收拾“残局”。  相似文献   

18.
察己今 《教育》2008,(8):5-5
安徽省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导敛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而足继续卜课直至下课。杨某因此被称为“杨不管”,他足否负有责任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不少人认为他比“范跑跑”更为恶劣。  相似文献   

19.
于虹 《中国教师》2006,(4):41-42
想法一:教师的话成了“空头支票”。那就别说啦!1.学生做数学实验报告,老师说“等下课交给老师”。真的?不信。(嘿嘿,据我调查,凡是这样说的课下都没有做。)2.当某个小环节处于尴尬境地的时候,老师说“课下小组讨论”。(课上怎么不解决?课上都解决不了,课下就解决了?更不信了。)想法二:为了一小片森林,失去大片森林。值吗?1.小组4人上台汇报,台下的学生眼神各异,不听,也不会听。(此环节成了4人的舞台。课为谁而上?)2.一生给其他学生出题,叫起来一个学生压根就没听见题的内容。(如果该生没有被叫到,是不是就被忽略了?像这样的学生究竟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启示1:“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变为组织,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盲人放驴不松手”的弊端,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