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政国家的生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乾瑞 《天中学刊》2003,18(6):33-35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实施宪法,限制、控制政府权力,防范权力的滥用,保护公民权利,是人类理想的政治制度。实施宪政旨在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宪政包含民主、法治、人权等诸多内容。宪政国家的实现需要有平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高度民主的政治、健康多元的文化为背景和支撑。  相似文献   

2.
国民党右翼对孙中山先生提出新的民权主义一直阳奉阴违。包括1947年元旦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更是如此,当年反人权言行遍于国中,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翼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革命,其实也是中共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实现人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法治的根本价值和目标只能是保护人权,如果法治离开了保护人权的目标,就不是真正的法治,并且,法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法治的根本价值和目标只能是保护人权,如果法治离开了保护人权的目标,就不是真正的法治,并且,法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吉海荣 《茂名学院学报》2005,15(2):68-71,77
以法治理念为基础,解析现代刑事法治的内涵:刑事法治应以人权保护为价值目标;体现罪刑法定的基本立场;程序正义是实现刑事法治的法治模式。这是我国刑法未竞的历史使命,也是我国刑法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6.
行政知情权是法治政府的先决条件.行政知情权的法律保障在我国刚刚起步,民众对其期待很高.完善行政知情权制度对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设高效廉洁的法治政府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通过探析中关两国行政知情权制度的异同,认为应从转变政府观念,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建立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来平衡行政知情权与国家利益、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完善我国行政知情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宪政思想是邓小平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宪法至上、发展民主、实行法治、保障人权。宪法至上是其基本前提;发展民主是其主要内容;实行法治是其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其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法律理性的制度化与人格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权作为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贯穿于法治建设的整个过程。法律理性的制度化与人格化作为一种克服权力本性和人性弱点的设计,其根本目的在于约束权力,保障人权,进而推动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困境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法治含义的基础上,可以对法治政府进行广义和狭义区分。西方国家法治政府的形成是在法律秩序在社会秩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首先出现广义的法治政府。而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首先必须从狭义法治政府入手,通过对行政权的制约未逐步实现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0.
西部开发与政府法律人格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法律人格理论的提出,是人类社会近现代法治明的产物,其内涵是指政府应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体,它包含有限政府,责任政府,人道政府,国家与政府相分离等逻辑性法治命题。政府法律人格理论的实质是对行政权力实施有效的法律控制,其核心内容和精神要旨是建立法治政府,政府法律人格构建对西部开发具有法制投资,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创建有效政府,促进西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等独特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谐价值观是胡锦涛主席首次提出的共产党新型价值观,它使中国价值研究界面临了近三十年来最重大的一次飞跃机遇。它迅速取代主客体价值论成为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原因在于:它既是本土的又是世界的,还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的共产党在新阶段必须推行的新型价值观。它以法治为要义,内容有静动之分,逻辑架构从一到多,遵循“自由、平等、正义、人权、人本、合意、和谐、互惠、双赢、平和、简约”的法治原则,既包容了主客体价值体系的全部优势,又弥补了其不足,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本土文化马克思主义化乃至世界化双向运动中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2.
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权力须以权利为出发点与归宿.不论是权力对权利的积极保护,还是权力对权利的消极限制,皆以人权保障为首要价值.政府基于对社会连带关系、公共利益、实质人权保障的合理考量,获得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正当性,然此种限制亦必须遵循一系列严格的合法性要求,惟其如此,方能实现民主法治与人权保障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努力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中国法治观念和人权意识较为淡薄,导致了中国人权保障水平在一个较为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不前.笔者介绍了现行我国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制度并对现行刑事司法中人权保障制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法治政府的建设和依法行政战略的实现需要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作保障.行政程序法典的制定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能够提高行政程序立法的科学性,节约立法成本,提高国民的行政程序意识.从理论依据、宪法依据和现实准备来看,我国统一行政程序法制定的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是党的新的领导集体全面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的鲜明体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人权宣言》和《大清律例》的差异,说明它们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到的迥然不同的作用。法国的《人权宣言》提倡人权、法治,鼓励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清律例》强调的则是君权至尊,实行人治及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扼杀。  相似文献   

17.
人权入先是当代中国民主党政的最新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人权事业的总结和升华。对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法治国家.树立国家机关的公共服务理念,进而更充分的尊重保护人权.实现国家机关与公众的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权入宪表明了中国对人权问题的极端重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对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及基本权利的高度重视。同时揭开了现代法治国家执政理念转向的序幕,人权将成为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念。然而要真正实现国家政治理念的完全转向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19.
“人权派”是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它们针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提出了“保障人权”和“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试对“人权派”的政治主张及其所起的作用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法治的根本价值和目标只能是保护人权,如果法治离开了保护人权的目标,就不是真正的法治,并且,法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