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作文能力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说起来不容易,做得比较好就更困难。初中一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开始往往会出现如下状况:一是无话可说,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主要是因小学阶段怕学语文,当读的课文不读,当背的美文不背,当记忆的词语又不能掌握,平时更是少看课外书籍,对周围的生活又不留心,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或者说还未曾入门等因素造成的;二是抄“作文选”,有些小学六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在语文考试中考出好分数,要求学生几乎每天写一篇作文,有些老师…  相似文献   

2.
怎样通过具体的课文,给学生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并且让学生通过有关的训练,牢固地掌握知识,我作了一些尝试。现就《朱德的扁担》一课,谈谈教学情况。《朱德的扁担》是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不足三百字的短文。写的是在井岗山艰苦的革命时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一起挑粮的故事。在试点班三年级如何教学这篇课文呢?我这样考虑。  相似文献   

3.
行家说,教无定法,大体须有.我在单元教学中,选择了如下几种教法. 1、以知识短文统领各篇课文.这种方法是以单元之后的知识短文为总纲,把各篇课文作为范文来考究,比如在教初一册五单元《春》等五篇课文时,就以知识短文《观察和记叙》开篇.讲清写景记叙文的特点,掌握写  相似文献   

4.
英语写作技巧的训练,最初是从句子开始的,然后扩至短文。学生一开始写短文往往又是从改写课文入手的。学生学了有关叙述、报告、故事、商业、信函等课文之后,老师总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与课文内容、形式相类似的短文。当然老师得先讲一些写作技巧及方法,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课文写出文章来,而自学英语者就没有“老师指导”的条件,一切都得靠自己。  相似文献   

5.
去年11月中旬,南京市三个试教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学校(南京实小、长江路小学、浦口区一中心),为了研究短文课的教学,决定选一课短文进行重点研究,由一个学校先教,大家听课,听课以后再研究。选的课文是“上课了”。下面把这一课所进行的各个教学活动写出来。请大家批评。不过,在这里要首先申明的是,有些教学活动是交错贯串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而不是孤立进行互不关联的,如朗读指导,在学生试读课文、讲读课文、讲读以后都要进行,并不是一定要在讲读以后,才是朗读指导。现在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才把各个教学活动分开来写的。  相似文献   

6.
《爱莲说》是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本上已明确指出: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本文笔者就此篇文章的教学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0课《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23回,略有删改。课文写的是广为流传的“武松打虎”的故事。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人物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8.
初中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良好的写的习惯、读的习惯、背课文的习惯以及运用英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我非常喜欢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堂上我兴致勃勃地和学生们一起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就是要让学生们当小解说员,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介绍《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们在此活动中进一步品读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于是,我满怀期待地问:"哪位小解说员来为大家服务?"学生们的反应让我有些吃惊,平时"小手如林"的场面不见了,只是"星星点点",仅仅有几个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写小片断、小段落。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又能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教师有了很强的语言文字训练意识,把"写"挤进课堂。但我们也发现,有些训练点没有真正从年段目标出发,从文本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存在着泛泛而谈的感受性练笔、"套模子"似的仿写、针对性不强的想象性练笔等现象。诸如"学了课文,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的写作训练重点之一是言之有物。教材对如何把文章写具体提供了不少范例。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范例的作用,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如何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现略举小语第五册数例,浅谈如何把文章写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教学中,借助文本例子的作用,在指导学生理解文本、体会写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小练笔,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一、模仿式仿写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仿写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叙事性课文随处可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课文所写的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怎样,还要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描述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的,然后再仿照课文练习写一段话。写时可以先  相似文献   

13.
画图背书     
背书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特别是写景的课文,没有故事情节,背起来就更困难了。我本来很怕背写景的课文,可是,自从我五年级下学期摸索出了“画图背书”法以后,就再也不怕背诵写景的课文了。那一次,学习完了《月光曲》后,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最后三个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写的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第一个自然段写的是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屋内的情景,第二个自然段是皮鞋匠在听贝多芬弹奏时产生的联想,第三个自然段是贝多芬记下《月光曲》。其中第二个自然段最长,背起来也最吃力,该怎么背呢?开始时,我一句一句地…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很笨了。小学语文老师要求所有学生把课文背出来,很多同学只要在课余时间把课文读几遍,就能够到老师面前去背诵了,背出来后,老师会在课文标题的上方用钢笔写上一个大大的“背”字,表明学生已经把课文背出来了,背出课文来的学生从此就可以万事大吉,不用再挨老师的白眼和折磨了。  相似文献   

15.
一次,教师出了《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个作文题目,明明要求写一件事,有些学生却写了两三件事。又有一次,作文题目是《学英雄一例》,有些学生混淆了写作对象,不去写自己学英雄见行动的一件事例,而去写英雄人物本身。这种文不对题的毛病,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课题教学的结果。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有许多课题往往是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出来的,人们一看到题目,就对全文有了一个概貌的认识。例如五年级语文《战天斗地的关山人》这一课题,就明白地告诉读者,本文是写关山的贫下中农怎样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与天斗,与地斗,改变关山贫困落后的面貌。从四年级语文《人民子弟兵爱人民》的课题中,就能使读者知道:课文是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人民的动人事迹。  相似文献   

16.
《水滴的旅行》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科学小短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旅行家小水滴的自述介绍了大自然中水循环的过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写法,介绍了小水滴在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中的有趣的经历。一年级小朋友刚接触到此类文体的课文,激发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能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科学小短文还要能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通过学习热爱自然、产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认真仔细地通读小语五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第10组语文的基本功训练有三个“第一次”:第一次提出了让学生给课文分段,说、写段意的要求(见《新年礼物》课后第2题);第一次提出了让学生说短文的主要内容的要求(见基础训练第五题);第一次提出了让学生独立选材,写整篇记事文的要求(见基础训练第七题)。这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台阶,要十分重视。面对这三个“第一次”,怎样引导学生去训练呢? 1.弄清段与段的联系。教学《新年礼物》,学习字词后,可让学生通读课文,抓住课题,先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相似文献   

18.
从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我是一个很笨的孩子。一篇课文,比如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一篇三四百字的短文,别的同学一节课就背得滚瓜烂熟,我“啃”三四节课也是半生不熟。老师让大家齐背,我滥竽充数小嘴一张一张地也能顺下来。老师让一个一个地背时,我就有些恐慌,结结巴巴地背不上来。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 ,无非是读读、写写、译译、背背、默默 ,一个办法用了几十年 ,应付考试还管用 ,但学生的脑筋动不起来 ,思维得不到充分的训练 ,教师也觉得枯燥乏味。想把课堂搞得活跃一点 ,让学生学得快乐一点 ,自己也教得有味一点 ,我决定开辟一条新路。师 :同学们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 ,初步了解了孔子和他的教育思想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孔子有关的文言短文《两小儿辩日》。你们看了课文 ,一定会有一些不大明白的地方。先自读课文 ,把不懂的地方列出来 ,然后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有些问题可以凭个人的能力解决 ,有些问题则需要依靠集体…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数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编选了一组风格各异的课文,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童年时光的珍贵。本组习作的主题是要求学生写自己的童年趣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情有趣,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如何突出“趣”字,更需要下一番工夫。针对本组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以下习作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