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国新闻立法的进展和难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媒体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同时,明显加强和改善了舆论监督,使宣传质量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处于发育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给社会转型期的传媒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舆论监督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阻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写进了我国宪法。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纳入“依法治国”之中。从规范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曹轲 《新闻采编》2000,(4):41-43
读者来信是报纸的维他命。——邹韬奋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把读者来信加以综合研究,常常就能看出来。 ——邓小平 一、读者来信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 读者来信,又称群众来信,它既是观察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信息反馈的有效形式,又是监督权力机制、形成舆论的重要来源。 由于群众来信具有容易形成舆论和扩散舆论的重要作用,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闻传播中的这一重要环节。早在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  相似文献   

5.
“巨能钙事件”被炒得热火朝天,源于《河南商报》2004年11月18日的一篇报道。《河南商报》称:“我们发表这篇报道,目的只有一个:协助政府整顿混乱的保健品市场,保护消费的合法权益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这篇报道发表以后,一些省市的药店纷纷将巨能钙撤下货架。如果巨能钙确实在食品安全上不存在问题,那么,媒体的行为侵权吗?  相似文献   

6.
时下,许多媒体都在绞尽脑汁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而很容易被现代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资源,它所折射的新闻信息也取之不尽。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就因为这些专栏或专版紧紧依托了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今年,新闻舆论监督环境发生了可喜的改变:一是深圳市已将法规草案《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列入人大立法规划,其中为发挥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特别规定了新闻单位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四项具体权利: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人身安全保障权,并规定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无过错合理怀疑权对新闻记者是一项新的权利,是舆论监督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一旦该条例通过,必将对全国立法产生深远影响,从更高层次法律上确立舆论监督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法制环境。二是通过了《党内监督条例》,这是一部党内大法,它规定:每个党员都必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要同任何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作斗争。《党内监督条例》赋予舆论监督以特有的地位,正式载明: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  相似文献   

8.
去年底,深圳市有关部门起草的《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的一个条文引起了学界、实务界的热烈讨论。该条文规定:“新闻记者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在此我就媒体的怀疑权也来谈谈粗浅的看法,并求教于各位同仁专家。一、怀疑权的内涵及意义《条例》没有规定怀疑权的涵义,依据笔者的理解,怀疑权是媒体享有的对公职人员或者社会知名人士的行为(《条例》特指公职人员涉嫌犯罪的行为)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新闻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新闻界内部关于新闻立法的呼唤和思考也屡屡通过新闻传播途径与读者交流,给千呼万唤的新闻立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社会范例和理论依据,使新闻立法的呼声中理性的成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大河报·新闻周刊》在1998年6月创刊后,依托新闻事件,或通过新闻本体的操作,或运用周密的新闻策划,在省内媒体中较为系统地刊载了一批高层次理论文章,形成了河南新闻界既能阐发文化积淀又有前瞻意识的、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声音。 (一) 新闻立法的呼唤主要源自舆论监督,就是说,舆论监督的现状是呼唤…  相似文献   

10.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与检察日报社于2000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天津市联合举办了第三届新闻与法研讨会。来自立法、司法、行政、纪检系统、研究机构和新闻单位的代表40余人,就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化问题进行了非常务实的探讨。现将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社会公共政策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揭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监督具有反应快、影响大、震动大等特点。因此,它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对保障和促进法律的实施有广泛和重要影响。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12.
乐朋 《新闻记者》2003,(12):41-41
民主制度下的公民享有思想和言论自由。这种公民权利的外化与载体,就表现为充分的新闻自由,即大众媒体依法可以向公民报道一切,并可对政府及其官员进行公开的批评和监督。英国18世纪的哲学家休谟,把新闻自由称作人民的“特权”。公民掌握了这个“特权”,他们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才有保障,才能避免和预防任何个人或政府的专权现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30日,江西有关方面……派出大批工作人员,将事故现场铁壁合围,与来自全国几十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展开了一场持久”的“蘑菇大战。其间,1月4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吴湘韩在现场被人打倒在地,”  相似文献   

14.
洞察读者心理,关注读者需求,这是报人的办报宗旨,也是一张报纸立足于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的关键所在,占有读者便是占有市场。在坚持正确导向和健康格调的同时,调动读者参与热情,《读者来信》专栏、专版作为一种直接的手段备受青睐,被广泛采用。在我国,报纸编辑每天都要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按其内容可粗略划分为以下五类:1.批评、投诉和问题反映。各报编辑部收到的来信、来电绝大  相似文献   

15.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兰普顿认为:“中共十六大成功实现了领导层的新老交替,标志着中国的法制和制度建设正在进一步完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都颁布了《新闻法》、《新闻记者法》及相关法律。中国政府1997年和1998年先后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条约规定:人人有发表自由之权利;此种权利包括以语言、文字或出版物、艺…  相似文献   

17.
朱百平 《今传媒》2012,(11):23-2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各级党报要不要进行舆论监督?进行舆论监督能不能有所作为?这是摆在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尤其是报社领导阶层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一些人片面的认知,党报就是党报,服从命令听指挥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进行舆论监督。就是进行舆论监督,也先天性短腿,难以有所作为等,论述了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既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需要,也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了新闻监督要立法、新闻监督要有"度"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舆论监督督办制度等对策。这些对策,对各级党报开展和改善舆论监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百平 《报刊之友》2012,(11):23-2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各级党报要不要进行舆论监督?进行舆论监督能不能有所作为?这是摆在报社全体采编人员,尤其是报社领导阶层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一些人片面的认知,党报就是党报,服从命令听指挥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进行舆论监督。就是进行舆论监督,也先天性短腿,难以有所作为等,论述了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既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需要,也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了新闻监督要立法、新闻监督要有“度”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舆论监督督办制度等对策。这些对策,对各级党报开展和改善舆论监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01,(4):44-44
制定新闻法的问题一直受到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七届、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都将新闻法列入立法规划,有关部门成立了专门的起草小组,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论证。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也提出抓紧新闻立法工作。   在去年 3月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李成博等 32位代表、郜彦茹等 32位代表、南振中等 31位代表分别联名提出了关于建议制定新闻舆论法及新闻舆论监督法的议案,得到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重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公民享有言论自由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新闻舆论监督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威力。但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仍面临着诸多困难,致使监督的力度不够到位,监督的效果不够理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当然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而治本之法则是建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才能深入持久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保障因素及其运作方式1.立法保障。制定并实施新闻法既是我国民主化和法制化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迫切的现实需要。从新闻舆论监督的角度说,法律保障是其得以顺利进行的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