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跟着外婆一起去进货,还用数学帮了她的忙。我们来到批发店,那里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外婆说:“我要买20枝钢笔,每枝11元,薯片20袋,每袋6元,你帮我算算,要多少钱?”我思考了一下,说:“钢笔每枝估成10元,大概200元;薯片每袋估成5元,大概100元,总共大约是300元。”外婆笑着夸我真棒。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居然进货也有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余莉 《江西教育》2002,(8):31-3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例9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牌后(投影展示出下图),你首先知道的信息有哪些?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约几秒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首先知道了这几种商品的价格。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买一台复读机和一只书包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我想到的问题是买一台复读机比买一台计算器要多花多少钱?生3:我想到的问题是买这三种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生4:我的问题是买一只书包比买一台复读机要少花多少钱?生5:我很想知道买一台计算器…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跟着外婆一起去进货,还用数学帮了她的忙。我们来到批发店,那里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外婆说:"我要买20枝钢笔,每枝11元,薯片20袋,每袋6元,你帮我算算,要多少钱?"我思考了一下,说:"钢笔每枝估成10元,大概  相似文献   

4.
[案例]“归一应用题”的教学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小礼物送给同学们,你们最希望老师买什么东西呢?出示“‘六一’儿童节礼品调查表”,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调查表:物品名称数量文具盒15个钢笔8支书包5个水彩笔16支…………师:你们能帮老师预算一下买这些礼品需要花多少钱吗?生1:先算一算每样物品要花多少钱,再把它们加起来就可以算出总共要花多少钱了。生2:我们不知道每样物品的单价,没办法算。生3:只要问一问嘛。像这个文具盒是3元5角,就可以算出15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钱:3.5×15=52.5(元)。…  相似文献   

5.
[题目]张老师原计划买20枝每枝5元钱的钢笔,后来,他从买钢笔的钱里拿出一部分买了5枝每枝4元钱的圆珠笔。那么,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枝钢笔? [一般解法]先求出原计划买20枝钢笔一共需要的钱数,即5×20= 100(元)钱,再求出买5枝圆珠笔需  相似文献   

6.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10个人,在10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做试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十次东西,每一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当然,买东西的钱是朋友给的。我先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件20元的衬衣,付过钱出来后,一会儿我又进去说:“对不起,刚才我买衣服忘了给钱。”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的,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好人,我等她说“你已经付过钱了”,可是她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把手里的衬衣举到店主的面前说:“你看,我…  相似文献   

7.
你要买什么     
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走进杂货店,店员问他:“你要买什么?”“买10千克15元1千克的糖,加4千克90元1千克的咖啡,再买2千克27元1千克的奶油,然后再要30元的面包。”小学生说。“一共594元。”店员说。“假如我给你一张1000元的钞票,你该找给我多少?”“406元。快一点,小朋友,我没有时间跟你磨蹭。”小学生一面走出店门,一面说:“这是老师要我明天交的作业,我还不会算呢!实在太谢谢你了。”你要买什么  相似文献   

8.
诚信试验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10个人,在10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样做试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10次东西,每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会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我先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孩子买了一件20元的衬衣。付过钱出来后,一会儿我又进去说:“对不起,刚才我买衣服忘了给钱。”店主是一个中年妇女,慈眉善目的,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好人。我等她说:“你已经付过钱了。”可是她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把手里的衬衣举到店主的面前说:“你看,我买的就是这件衬衣。你开…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倍数关系确定范围例1某花店出售鲜花,百合每枝5元,玫瑰每枝3元,菊花每枝0.5元。甲乙两人各买100枝上面三种花,正好各付100元,他们买的三种花的枝数互不相同。问:甲乙两人各买百合、玫瑰、菊花多少枝?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含有三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表面看在小学范围内是无法解答的,但是,根据题意我们发现,甲乙两人买三种花所用去的钱分别是5的倍数,3的倍数,0.5的倍数,而且三种花的枝数限定在100以内。因此利用整除知识和倍数关系,我们可以缩小未知数的个数,限制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求得整数范围的解。具体过程如下:解:设买的百合、玫瑰、…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在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听过一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课,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一上课,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发了一张表,说:“我们准备到商店去买三件学习用品,表格上已经填好了三件物品的单价,每支钢笔23元,每盒颜料32元。每本词典46元。请同学们算一算并填表,买2支钢笔、2盒颜料、2本词典要多少钱,会填吗?”同学们齐声说:“会!”并很快填好了。老师又说:“如果买10支钢笔、10盒颜料、10本词典要多少钱,会填吗?”同学们齐声说:“会!”又很快填好了。老师接着说:“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再算一算,如果买12支钢笔、12盒颜料、12本词典要多少钱,会填吗?”教师用神秘的眼光扫视着全班学生。  相似文献   

11.
几个学生向我汇报:“老师,今天小冰带来一只皮夹,本来里面有110元钱,他用掉了5元买吃的,现在还有105元,他还说要在放学时请客呢!”我一下愣住了,凭直觉,我就觉得这钱来路不对!小冰是一个外地打工者的孩子,妈妈离家出走了,父亲一人在工地,他就像一只可怜的小鸟寄住在姑妈家里,条件挺艰难的,有谁会给他钱呢?我把小冰找来了,他倒也爽快:“老师……我,我的钱是爸爸给的!我去他工地了……”“是吗?你爸可真大方!他给你这么多钱干什么呢?告诉我电话号码,让我来打个电话问问吧!”我不紧不慢地说。“我,我忘记号码了!”小冰一脸的着急。“哦,不急,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的是笔者执教的几个案例,从中有所收获的是:赞扬是最好的启发,学会欣赏学生,能挖掘学生的潜质和创新激情。案例一学完小数后,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五年级要买5本笔记本和5支自动铅笔奖励给三好学生,买笔记本用了28.75元,买自动铅笔用了311.15元,一本笔记本比一支自动铅笔多出多少钱?学生先在自学本上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一名学生说“:可以先求出每本笔记本和每支铅笔各用了多少钱,再求笔记本比铅笔多多少钱,算式为:28.75÷5-11.15÷5=5.75-2.23=3.52(元)。这时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女生举手发言“:这道题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师教学“带分数的减法法则”,当新授结束,有学生提出:带分数的减法,要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减的结果合并起来,减法变成了加法。这是为什么呢? 这位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与提问的学生进行了一番富有情趣的对话:“老师让你当一回售货员,好吗?”“好。”“老师身边有四元五角钱(板书4元5角),其中四张一元的,五张一角的。要向你买一支3元3角的钢笔,还剩多少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元5角—3元3角”,教师追问:“我该怎样向你付钱?”“先给3张一元的,再给3张一角的。”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4元—3元,5角—3角”,“现在我身边还剩几元、几  相似文献   

14.
买衣服     
一天,妈妈拿出30元钱,说:“你去帮我买件T恤衫。”“OK,没问题!”我爽快地答应了。走在大路上,我看见一家卖T恤衫的小店,便进去挑选:“T恤衫多少钱一件?”“只要32元,够便宜了,来,买一件。”店主笑  相似文献   

15.
我为钱"狂"     
前一段时间,爸爸答应给我买一辆自行车。 可总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都过去一个 月了还没买。有一天,爸爸忽然对我说:"你不是 想要自行车吗?你可以自己攒钱买呀!"我想了 想,点头同意了。可光靠我每天的零花钱,要攒到 何年何月呀?爸爸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给我出 了个主意:"你可以把咱家的废品卖了,卖多少 钱都归你!"  相似文献   

16.
今天,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有趣的题:参观海洋馆,成人票每张10元,儿童票每张5元,团体票(满10人)每张7元。请问:①5位家长带着5位儿童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最少花多少钱?②1个老师带着9个小学生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最少花多少钱?③6位老师带着44位小学生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最少花多少钱?我看完这道题,嘴里说着:“好简单呀!”我想:第①题中“5位家长带着5位儿童”不就正好是10人吗?肯定买团体票比较合算,计算了一下(7×10=70元),是用70元钱;那么假如分别买团体票和儿童票需要多少钱呢?(10×5+5×5=75元),果然买团体票合算!耶!带着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各有多少钱     
平平和姐姐一起进城买东西。路上,有人问姐姐:"你有多少钱?"姐姐说:"我和平平的钱放在一起是210元,如果平平给我15元,我的钱数是平平钱数的2倍。"那人又问平平有多少钱。平平说:"如果姐姐给我20元钱,我的钱数就和姐姐的钱数一样多。"姐姐和平平各有多少钱?  相似文献   

18.
买鸡     
狐狸在街上吆喝着:“快来买鸡哟,元钱只鸡。”大灰狼听了,忙跑过来问:“元钱只鸡?真便宜啊!我买只。”狐狸说:“我是说第一只鸡元,第二只元,第三只元……依次类推,必须只鸡一起买。”大灰狼说:“我买,算账吧!”小朋友,你知道大灰狼买这只鸡共花了多少钱吗?买鸡@王宝琪  相似文献   

19.
“让生活在数学中深刻,让数学在生活中升华。”这是一道不起眼的数学题带给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一节自习课上,我信手在黑板上写了几道练习题。其中一道题是:一包火柴5角钱,买两包火柴多少钱?大部分同学得到的结果是5×2=10(角)=1(元),2×5=10(角)=1(元)。可却有一名学习很吃力的学生站起来说:“不对,买两包火柴9角钱。”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可我却很想听听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于是,我鼓励他说:“说说你的理由。”他说:“我妈妈开小卖店,一包火柴卖5角钱,9角可以买两包。我妈妈说:‘多买便宜’。”还没等我说话,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列举了…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买水果,买了1.5千克苹果,每千克4.6元。妈妈要我算一算,该付多少钱。这对我来说可不难,我连忙翻出纸和笔。妈妈说:“你看卖水果的阿姨可没有纸和笔,也没用计算器,照样可以很快算出来。”我有点不服气,对妈妈说:“阿姨天天卖水果,卖多少水果收多少钱,一定早就熟悉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