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丽 《现代语文》2007,(4):94-94
一、教学态势语的实质 教师在运用口头有声语言授课传递信息的同时,为了弥补单一口头讲授的不足,而伴之以与口头讲授相适应的并恰到好处的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躯体动作等无声的语言形式来传递信息,使信息的传递产生有声与无声的"合声"效应,人们通常称这种与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紧密配合的无声语言形式为教学态势语,或称教学体态语.  相似文献   

2.
课堂语言有两种:一种是有声语言;一种是无声语言,即态势语言。态势语言在演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上课也犹如演讲一样,时刻保持演讲者的姿态,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态势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关系 态势语言是指人们的仪表、姿态、神情等诸多方面,它与有声语言一样,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所不同的是,有声语言靠声音传递信息,把声音作用于接受信息  相似文献   

3.
教师态势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态势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教学中能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形象、更直观地表达教师的意图和情感,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态势语实际上是教师展现课堂教学艺术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教师教学意图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完成和学生交流的必要辅助。  相似文献   

4.
电视是声像传播媒体,主持人在形体语言、服饰语言等方面违背态势语规范的现象会削弱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主持人应增强态势语意识,通过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相互配合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谢瑞俊 《教育艺术》2001,(11):47-48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口语、书面语、态势语和其它辅助语。它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启迪人类智慧的媒体 ,也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其中态势语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一种无声语言 ,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示的意思 ,起着以姿助语、以神传意、以形感人的作用 ,是教师口语的有力辅助手段。体态传播学者伯斯惠斯托指出 :“二人进行传递信息时有65 %是用非言语符号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也提出一个公式 :传达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 %语言 +38 %声音 +55 %表情。由此可见态势语是教师教学语言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6.
授课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态势语属于无声语言,是伴随在谈话之中的眼神、面部表情、点头、皱眉、耸肩、手的动作和整个身躯的姿势等非语言性的动作。有心理学家认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语言意义比有声语言多得多,也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7.
授课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态势语属于无声语言,是伴随在谈话之中的眼神、面部表情、点头、皱眉、耸肩、手的动作和整个身躯的姿势等非语言性的动作.有心理学家认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语言意义比有声语言多得多,也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的态势语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态势语又称为体态语,它是利用身体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非自然的无声语言,通常使用的态势语有面部表情、手势语与姿势语。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在《怎样识别形体语言》一文中引用了以下公式:“信息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体态语。”由于态势语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起着有声语言所不能起的作用,所以它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必备素质。在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教学中,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越直观,概念的本质属性就越明显,学生学习起来也就越容易。态势语与教具一样,也是一种直观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也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即使在口语,书面语,广义的语言包括声音语(口语)、文学语(书面语)和态势语(体态语)都很发达的情况下,体态语言仍没有失掉其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口语、书面语不能表达、不易表达或表达不清的时候,体态语有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体态语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家研究表明 ,人们之间的交际效果 2 0 %取决于有声语言 ,而 80 %取决于无声语言。巧妙运用态势语 ,会使你上课如虎添翼。所以 ,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态势语的表达技巧 ,用它辅助有声语言 ,来增强讲课的魅力。一、善用表情语在讲课过程中 ,学生总是要“察言观色” ,十分注意教师的面部表情 ,以增强接受教师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的信息 ,教师应注重利用面部表情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沟通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 ,并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 ,以使讲课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表情语中作用最大的是目光。辛墨说得好 :“人们互相望一眼 ,那是最纯洁…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际间交流思想、感情和传播信息的工具。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仅使用有声语言 ,同时也使用无声语言。态势在无声语言交际中起重要作用 ,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 ,也是构成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态势语通过手势、眼神、身姿和表情进行思想交流和传递信息 ,达到“意在不言中”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主要使用有声语言——英语或汉语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开展操练以及进行其他一系列教学活动。然而,教师在各项教学活动中传递教学信息、同学生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除了使用有声语言之外,还应充分运用无声语言 (non- verbal language),即体态语 (body language)。   体态语又称身态语或态势语。它指的是人们借助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达多种含义的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系统。在课堂上,体态语不仅可以作为有声语言的补充和延伸,还起着有声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形象性、情景性…  相似文献   

13.
态势语言又称形体语言或无声语言。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有声语言传授知识之外,还要借助自己的服饰、神情、姿态、动作等态势语言,与语意、有声语言等一起构成教学内容的表达体系,并具有独立的、直观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重视良好态势语言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正>无声语言又称态势语或体态语,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传递信息。无声语言作为特殊语言形态,客观地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而独特的功用。本文就无声语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功用作一粗略探讨。一、无声语言的作用补充作用。思想品德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教育过程,也是沟通过程,即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情,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形成一种合乎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然离不开情感  相似文献   

15.
与小学教师谈谈态势语辽宁省阜新市师范学校师训部刘俊杰何为态势语?为了增强口语表达效果.给听话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说话往往还需要借助态势表情达意。有人把运用面部表情、姿态、动作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称为态势语,也有人称之为体态语或形体语。态势语虽然没有声...  相似文献   

16.
在高师考题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教学中,考题职业语言的训练教学,是指导和培养师范专业的学生提高口语和态势语协同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一直偏向于单纯的有声语言的训练,而对于教师职业的无声语言-教师职业态势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的无声语言,是指以姿势助说话的态势语言,主要包括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等,它起着有声语言不可代替的辅助作用,这种语言运用得好,将会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口语、书面语、态势语和其它辅助语.它是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启迪智慧的媒体,也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其中态势语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一种无声语言,据有的研究者估计,全人类至少有70万种可以用来表达不同思想意义的态势动作.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表示的意思,起着以姿助语、以神传意、以形感人的作用,是教师口语的有力辅助手段.体态传播学者伯德惠斯托指出:“二人进行传递信息时有65%是用非语言符号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华安曾归纳出一个公式:传达一项信息的总效果=7%语言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交际包括语言交际(有声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无声语言)两种形式。前者主要依据文字符号系统,通过声觉表情达意;后者主要通过视觉、听觉传递信息,“它们似一对孪生兄弟”,共同形成交际的完整过程。但在特定的语境中,无声的态势语有时比有声语言更具有独特的交际功能。美国著名的人际沟通学专家凯伦.·威尔逊认为,“在人际沟通中,属于语言行为的仅占全部传播行为的7%,属于非语言行为和超语言手段的占93%。一可见,态势语同有声语言相比,显得更为广泛、含蓄而富有弹性。近些年来,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教育学…  相似文献   

20.
三尺讲坛是广大人民教师辛勤耕耘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教师如同燃烧的红烛,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同时也为教育事业创造出无限的教学艺术之美。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之中,尽管有声教学语言占有着主导地位,但只有与无声教学语言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本文从无声教学语言的教态美和板书美两大方面赞颂教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