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总书记最近多次强调要克服形式主义,提倡讲真话、办实事,这是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内容,也是发扬党的实事求是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 新闻出版工作中有没有形式主义?有哪些表现?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需要有关领导部门从宏观上加以评估,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笔者只是从半是业内人士半是受众的角度谈一点感受。 笔者认为,新闻出版工作成绩巨大,主流健康,但确实也存在某些形式主义的现象,其表现是“假大空”,试举数例:  相似文献   

2.
形式主义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极端地夸大事物的表面形式。形式主义总是和极“左”相伴随,在解放以来的三次极“左”路线时期,新闻宣传工作也曾搞过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走过弯路,吃过苦头,大家至今记忆犹新。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左”的东西,因此,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也有所抬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闻工作本身存在着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二是宣传和助长了社会上一些形  相似文献   

3.
何谓形式主义?就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者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脱离实际内容,极端地夸大事物的表面形式。可见,形式主义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是十分有害的。但是,令人不安的是,种种事实表明,形式主义现在也在侵蚀我们的新闻队伍,影响我们的新闻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相似文献   

4.
当下的新闻宣传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部分地方媒体报道内容脱离群众实际需求,报道流于程序化、公文化,会议报道文风呆板、文章冗长,宣传效果一般甚至较差;融合宣传报道的表达形式欠缺,甚至演变出“留痕体”“僵尸号”等形式主义新现象。对于宣传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陆定一在1956年就曾写过《应当纠正宣传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一文,其有关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等论述,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谓形式主义?就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形式主义者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脱离实际内容,极端地夸大事物的表面形式。可见,形式主义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是十分有害的。但是,令人不安的是,种种事实表明,形式主义现在也在侵蚀我们的新闻队伍,影响我们的新闻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有哪些具体表现呢?一是概念堆砌,空洞无物。新闻是要用事实说话的。因为,事实是最有  相似文献   

6.
增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更好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克服新闻宣传中的形式主义作风和文风,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实效。 新闻宣传中形式主义和文风是一种杂音,一种噪音,是对提高新闻舆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严重妨碍。 当前,新闻宣传中形式主义的作风和文风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是面子功夫,重名轻实。不注重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回答群众提出来的问题,不愿花气力去做好释疑解惑、耐心劝服的工作,而是一味追求大规模、大场面。由于重点失衡,力不从心,结果表面上热热闹闹,内容上却有名无实。如报纸扩版,内容“膨化”,泡沫信息,应付读者;电视扮“酷”,互相“克隆”,东拼西凑,内容低俗等等。有哗众取宠之意,无实事求是之心。 二是制造“卖点”,热衷“炒作”。新闻的炒作是形式主义文风的发酵剂。有的新闻媒体只求所谓“轰动效应”,不讲社会效益。对名人隐私、恶性案件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中极易产生负面影响的  相似文献   

7.
抓难点     
五,抓难点——难点,就是实际工作中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难点有哪些?概括地讲: 一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又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的问题; 二是人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时难以取得一致看法的疑难问题; 三是涉及了某些敏感而又不好处理的问题; 四是在采访和报道工作中遇到的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某些应该冲破而又难以冲破的“禁区”。  相似文献   

8.
梁书革 《大观周刊》2012,(12):261-261
1教学情境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 政治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任汉中 《档案管理》2020,(2):114-114
记忆本是人的生理机能。在人类进入社会生活之后,大脑记忆已经难以承担社会生活日益丰富的记忆内容,因此,人类创制了档案。档案不仅在记忆容量、持久、保真、准确、传承等方面极大地强化了人类记忆功能,同时也使记忆成为一种社会功能。尽管档案一直以“记忆”的功能而存在,但人们对于档案的“记忆”功能的认识还比较晚,直到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后,档案学领域才开始出现“社会记忆”的研究,而在档案实际工作中,“记忆”这一理念并未真正体现到工作环节中,以至于出现档案工作目标随现实需要而飘移,或重心不稳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奔牛 《军事记者》2004,(10):71-72
“条令月”防形式主义○王秀祥某单位为开展“条令月”活动,事先出好了板报、挂上了横幅,甚至组织战士写好了心得体会。满以为会得到领导表扬,却受到上级党委的批评,原因是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体会倒出来了,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这个单位应该受到批评,“条令月”活动不能搞形式主义。在一些基层部队,“条令月”活动每年都要开展,其目的就是增强官兵条令意识,规范军人言行举止。由于“条令月”活动每年都要搞,有的单位领导就产生了厌倦情绪,工作开展起来也只是疲于应付,出板报、写稿子、造声势,满足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而实际工作中却依旧我行…  相似文献   

11.
作为报纸的评论工作者,心往何处用?力往何处下?联系实际,从宏观上考虑,至关重要的是这三个方面:务实;多思;勤学。务实,就是要经常深入实际,观察研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恩格斯说过:“我写作不是为了永世长存,相反地,我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报纸的评论,其对象主要是当前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重要问题和重要事件,正如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所指出的:“全国性的报纸应该根据党的正确路线和各项政策决议,逐步做到对于国际国内发生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的一项神圣职责。如何搞好舆论监督,更好地为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服务呢?笔者认为,舆论监督要做到帮忙不添乱,要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工作者在开展舆论监督时要有“三心”,即公心、真心、细心。  相似文献   

13.
“纪录”实际是对纪录片概念、范围的理解程度,就像人们给新闻、电视下定义一样,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纪录片到底是表达观念还是纪录生活?稍微把握不好,就会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其实纪录片最终目的并不是还原存在的现实,而是通过“纪录”真人真事真景表达一种“真实”的理念,传递一种理想精神或  相似文献   

14.
用“衡”、“看”、“想”的办法筛选材料,即:衡量一下报道对象是属于哪一条战线、哪一个方面的人物、事物?看看他(它)所归属的那一条战线、那一个方面当前正在解决的问题、矛盾是什么?想想在自己已掌握的素材中有些什么与解决那个问题、矛盾密切相关?这同记者素养的重要方面——“情况积累”有相通之处。 “情况积累”或曰“积累情况”是指记者知道各行业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白自己所分工报道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形式主义的社会风气又冒出来了,广播电视中的新闻真实性问题、节目质量问题也受到了形式主义的侵袭。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伟大的空话”并未把国人的干劲鼓到实处,难道一些只讲“成就”的宣传就足以反映社会真象的全貌?如果这样来理解和坚持正面宣传,“正面”岂不成了“片面”?盛世难以出危言,爱国未便说忧患.可是,社会的进步要靠讲真话的舆论环境,改革开放岂可让批评报道萎缩下去,民主法制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闻改革从简单地“反映生活”、“记录生活”走向“剖析”、“干预”生活,作为与广播、电视并存竞争的报纸,有自己的优势,一些着眼于重大社会主题、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触到社会深层次的新闻作品,便不断地在报纸的显赫位置“亮相”,并以挖掘新闻事实的深层价值、具有纵深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层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就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繁荣的今天,广告宣传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生产、销售以及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来。具有潜在的宣传性、诱导性。众所周知,在宣传工作中,新闻宣传有“导向”问题,文艺宣传也有“导向”问题,那么,广告有没有呢?  相似文献   

18.
在图书发行事业有史以来,“以需定进”这个原则就指导着我们的进货工作,对提高进货质量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是我们真正认识了“以需定进”这一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是否完全按照这一客观规律去办事?这个问题值得探讨。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出版发行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以需定进”中的“需”也同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包括人们对这个“需”的认识。本文就是想通过对“需”和“进”进行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报道课题。那么,我们的报道怎样才能写活,让读者、听众喜闻乐见呢? 笔者认为,经济新闻要写活,关键要着眼于人,要从人的角度人手,写出这件事和人们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一提经济新闻,一些人总把它与“枯燥”划等号。其实经济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经济报道的枯燥是因为报道没有着眼于经济生活的主体——人。1992年,美国《费城问询报》一组题为《美国,哪儿出毛病了?》的经济报道刊出后,读者纷纷要求重印,报社重印37.5万份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文风、报风存在什么问题?突出问题之一,就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1月视察南方时提出的:“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批评干部中的形式主义尽管只说到电视,但实际上是含指整个新闻宣传,党报特别是地方党报会议报道多、文章长的问题并不亚于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