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厌学”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在当前的大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厌学现象。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农村小学厌学的情况已处于比较严重的状态,据调查,某小学三年级一个班55个学生,有67%的学生有轻度厌学的现象,有19%的学生有中度厌学的现象,有2%的学生有重度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2.
厌学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学生们经常从自身的心理、兴趣等方面出发,从内心深处对学习知识产生厌烦之感,进而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更多,更为复杂,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新的知识,同时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出现了逆反心理,将加重学生厌学数学知识。对此,我们教师要找出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技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其对策●孙龙昌厌学、顾名思义讨厌学习,甚至形成逃避学习。厌学开始呈分散状态,显现在少数学生身上,但是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和适当的措施,它会突破班级界线,形成群体,并在校园中得以迅速扩展。厌学现象除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构成严重威胁外...  相似文献   

4.
“厌学心理”是差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由于厌学,进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表现差。厌学的原因及类型大致有这几种情形:逼迫、不堪重负性厌学;迷恋课外兴趣性厌学;失败、绝望退步性厌学;疲倦性厌学;环境性厌学。教师对这些厌学现象一定不能小视,如果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5.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是由不想学习到不喜欢学习.甚至发展为对学习产生厌倦、厌恶从而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许多调查资料显示:厌学症是目前中小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厌学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在学生厌学现象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对于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革,势必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本文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更新动力观念、尝试成功体验、丰富课堂教学、巧用互联网学习、名人榜样激励、兴趣转移法。希望能对克服学生厌学现象,提高学习兴趣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潘敏 《广西教育》2009,(3):40-41
部分技校生存在各种形式的厌学现象,对专业课学习不适应。本文分析技校生对专业课产生厌学情绪的多种表现及成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今教育的目中无人,教育过程的专制强迫,儿童精神负担过重,使得学习成为儿童的痛苦之源。中小学普遍出现了厌学现象,严重影响儿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消除儿童厌学要求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不带强制性的学习,重视教会儿童学习,创造自由选择的教学情景,给学生学习提供依靠点和支柱等。同时乐教是乐学的前提,要彻底消除厌学,教师必须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相似文献   

9.
厌学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比较普遍。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一般情况下,厌学生有这么几个表现:对各科学习失去兴趣,厌恶学习;目前在校学习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等文凭;因不努力致使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由此可知,厌学生的主要特征是,心智活动差,学习消极被动,动力不足,学习随意多变。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厌学心理的危害及表现 1.厌学心理的危害 所谓“厌学”,即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是一种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心理,是对学生不愿意学习、厌恶学习这种消极的行为反应模式的概括。  相似文献   

11.
施雯 《成才之路》2023,(24):141-144
基础教育阶段少数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情况,如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会进一步发展成心理性厌学,从而逃避学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时常不受控制地受厌学情绪的困扰,对其批评指责、武断强迫反而适得其反。为此,教师应对学生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内省等进行思考与研究,分析其主要形成原因,以寻求预防、避免与解决厌学现象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12.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而产生的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厌学现象若不及时有效地加以有效遏制和转变,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极易出现厌学现象,教师必须承担起教育的神圣职责,剖析此类学生厌学的原因,探寻缓解和转变厌学现象的对策措施,这是一项极为迫切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厌学指学生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而产生的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厌学现象若不及时有效加以遏制和转变,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对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来说,其极易出现厌学现象。教师必须承担起教育的神圣职责,剖析此类学生厌学的原因,探寻缓解和转变厌学现象的对策措施,这是一项极为迫切、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是由不想学习到不喜欢学习,甚至发展为对学习产生厌倦、厌恶从而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应该说更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求知热情。可客观现实却不容乐观,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学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是多种因素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学生内部原因,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本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厌学心理的表现、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厌学心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笔者发现许多高一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往往觉得高中化学很难学,一些中等成绩甚至成绩较好的同学在选科时,都避开化学学科,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延续与发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高中化学起始阶段,许多学生一时不适应高中化学教学及教材,渐渐的对化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过早出现厌学的现象,导致学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国家对义务教育实施免费政策后,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厌学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在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现:西部农村地区学生厌学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比较差。学生厌学现象源于优秀学生流失导致学校生源差、教师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家庭教育缺位,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学习上的帮助等因素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学生厌学问题,应有效促进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做好家长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厌学是教育实践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甚至也是令厌学本人感到很痛苦的事情,因为在许多时候,学生自己也不希望自己厌学,但他们却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这一问题,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较好解决的话,其累积性效应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厌恶性反应定势”,即一接触学习情境就可能无意识地涌现出焦虑、压抑、烦燥,甚至恶心等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生理反应,这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且严重的厌学行为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往往会造成不利影响,容易使他们形成退缩、自卑、逃避、自我概念不良等个性特征。对此,笔力图结合自己在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的体会和反思,从心理学的视角揭示导致某些厌学类型的深层内在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些学校由于教师教学不得当导致学生厌学的现象,北京教育学院季苹教授提出,评价中小学教学质量不能只凭“升学率”,中小学应设置“厌学率”评价体系。据季教授对一些学校调查,目前学生厌学率最保守的数据已达30%,实际数字还高些。学习兴趣的淡薄直接影响孩子的求知欲和最终的“成绩”,严重厌学造成的学习障碍甚至使少数孩子不得不辍学。  相似文献   

19.
孩子大多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乐意学习。但有些儿童就是不爱学习,心理医生称之为厌学,这是学习动力缺乏所致。为什么会出现厌学现象呢?专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学生厌学情绪很大,有一些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高达32%左右,而厌学的学生是有方向性的,有的学生厌学这门课,但不厌学那门课。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呢?我在深入听思品课中发现,有25%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照本宣科,有68%的课未使用教具上课。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实践证明,哪个老师注意到调整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厌学率就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