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一书,认为随着电子媒介的产生和流行,“童年”概念逐渐衰落甚至开始消逝。在作者成书的那个年代,现代媒体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即便是现在,当我看到这个书名,仍然有触目惊心之感。作者在20多年前的深刻的预见,与  相似文献   

2.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写了一本叫《童年的消逝》的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论点:在美国,童年正在消逝!"放眼望去,人们不难发现,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外表上,越来越难以分辨了"。尼尔·波兹曼关于童年正在消逝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也促使我们反思中国儿童的生活境遇。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当福建的教育工作者张文质和他的朋友们喊出“保卫童年”时,尼尔·波兹曼的《消逝的童年》还未及翻译出版。如今,当我读到这本新书时,张文质们的“生命化教育”课题组,正以崭新的理念和方式,渗透和润泽着那片地域许多所学校里的生命。在书中,尼尔·波兹曼曾断言童年的消逝势不可挡;濒临东海的那片土地上,张文质们如农夫般胼手胝足地奔波劳作,正栽种着一片青葱的防沙林。波兹曼是西方著名的媒体文化的研究者和批评家,他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论述了“童年”这一概念如何在文艺复兴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和确立,又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日…  相似文献   

4.
<正>诚如波兹曼所言,"儿童是我们发送给一个我们看不见的时代的活生生的信息"。儿童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呵护童年,便是成全我们的未来。1982年,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出版了又一力作《童年的消逝》,与其《娱乐至死》《技术垄断》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享誉世界。在书中,尼尔·波兹曼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重角度审视了童年文化现象,提出了一个触目惊心且颇为独特的论断:在美国,童年正在消逝。  相似文献   

5.
《童年的消逝》是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的一部力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心理学、历史学、人口学和语义学等多方面知识,阐释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论题。作者认为,童年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对某一阶段象征性成就的描述”。童年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在言谈举止、能力等各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差异。当这些差异现实地存在并被整个社会普遍认可时,“儿童”便开始出现;而当这些差异越来越小以至最终可以被忽略时,“儿童”便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和依据,开始消逝。作…  相似文献   

6.
冯立伟 《江苏教育》2022,(63):42-47
尼尔·波兹曼认为“童年”是文化的产物,儿童走向成人的标志是文字和阅读能力,因此对儿童思维方式的培养、信息的控制权以及秘密与羞耻感的存在至关重要。但是现代技术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些界限,从而导致了童年走向消逝。事实上,对于童年消逝的担忧处于成人的语境之中,童年具有时代性,波兹曼语境中消逝的是印刷时代的童年。在技术时代下,童年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存在及教育价值,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7.
高洁 《早期教育》2009,(6):12-13
《童年的消逝》由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纽约大学文化传播系主任尼尔&;#183;波兹曼(Neil Postman)所著。本书初版于1982年,12年后又再版。该书从文化学角度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的儿童成人化现象并分析了产生此种现象的社会媒介原因。  相似文献   

8.
作者简介:尼尔·波兹曼,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他在纽约大学创立了媒体生态学专业.2003年尼尔·波兹曼去世之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他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他出版过20余部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教学:一种保存性的活动>、<技术垄断>等,其中(<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相似文献   

9.
刘爽 《辽宁教育》2014,(12):23-25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指出,在美国,童年正在消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今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尤其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儿童和成人在风格和价值,举止和穿着等各个方面越来越难以分辨了。童年消逝最显著的症状是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儿童的娱乐方式为电视和网络等电子媒介所代替,出现成人化和功利化的趋势。童年游戏的消逝也势必会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他在纽约大学创立了媒体生态学专业。2003年尼尔·波兹曼去世之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他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他出版过20余部著作,包括《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教学:一种保存性的活动》、《技术垄断》等,其中《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相似文献   

11.
冶娟 《中国教师》2008,(13):16-17
<正>随着时代的变迁,童年生活的形式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具有成人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在说:童年在消逝!童年消逝了!但是,逝去的到底是谁的童年呢?一、关于"童年"概念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对于"童年"概念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刘徽 《现代教学》2011,(12):75-77
[本书及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任纽约大学文化传播系系主任,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他的代表性著作有《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诚心诚意的反对》等,深刻地揭示了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辛辣地讽刺了后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童年的消逝》是一部有关“童年”的历史,阐述了“童年”的产生、发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人类传播方式的变迁而完成的,信息与媒介与“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终,文字、印刷、电视等都在“童年”的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童年是一本美好而令人向往无字之书。打开她,你将走进一个充满无限魅力的广博天地:那神奇的想象空间、另类的思维视角、忘我的游戏精神、独特的精神哲学……无不向我们昭示着她的独特性与自立性。都说,能和孩子打交道是何等美好和纯洁,而我却常常深感一种责任、一份期待。因为我需要思考:作为童年的见证者和引路人,身为数学教育工作的我们,究竟能为孩子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些什么?欣喜的是,我们曾经发现过那片属于儿童自己的天地——在童年的“书架”上,我们发现了儿童文学、儿童诗歌、童话、童年的歌谣,一个个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熟悉世界正透…  相似文献   

14.
童年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客观的时间经历,童年是不可能消逝的,童年的消逝在本质上是童年体验的消逝.对童年体验的追忆表明,童心、童真和童趣是童年体验的基础,童年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童心、童真和童趣为基础的童年体验.保卫儿童的童年就意味着保卫儿童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相似文献   

15.
我们现在不断地以强大的技术力量巩固与辐射成人世界的"话语霸权",侵占儿童的领地,儿童的方式不断地被解构,最终将导致儿童在向成人社会加速迈进的过程中逐步丧失儿童自我。儿童节年年过,又一个儿童节即将到来。古往今来,把儿童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最纯最浓最真挚。突然有一天,有人发出了警告:童年即将消逝。注意,这可不是一种科幻的推论,而是有根有据的判断。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上世纪后期写下了两本振聋发聩的著作《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影响巨大。他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现在不断地以强大的技术力量巩固与辐射成人世界的"话语霸权",侵占儿童的领地,儿童的方式不断地被解构,最终将导致儿童在向成人社会加速迈进的过程中逐步丧失儿童自我。儿童节年年过,又一个儿童节即将到来。古往今来,把儿童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最纯最浓最真挚。突然有一天,有人发出了警告:童年即将消逝。注意,这可不是一种科幻的推论,而是有根有据的判断。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上世纪后期写下了两本振聋发聩的著作《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影响巨大。他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童年之于儿童的意义,认为现代童年的消逝有四个表征:(1)传统儿童游戏的消失;(2)儿童游戏的功利化;(3)儿童话语的萎缩;(4)儿童过早成人化。并找出了现代童年消逝的原因:(1)学校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2)家庭传统的教育价值观;(3)电子媒体的介入;(4)印刷文化的价值导向;(5)时代的变迁;(6)城镇化及家庭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童年是什么?根据电子百科全书的名词解释,笔者得到了这样的定义:童年是指幼年和少年之间的时间段,没有确切的定义,时间是在上小学的前两年和上小学的时间段。所指一般被人们认为人生中最快乐的时期,无忧无虑,在文学作品中常有着快乐的寓意。这是按年龄和情感体验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儿童的童年正在消逝。童年消逝最显著的症状是儿童的课程化生长,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工厂模式"的教育、功利主义的教育。面对现状,教育者必须采取措施阻止这种趋势的蔓延,保卫孩子们的童年。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子媒介时代,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出现了"童年的消逝".童年的消逝对原来的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了冲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如儿童犯罪、成人虐待儿童、成人责任意识的淡薄等.对此,整个社会,包括家庭与学校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造成童年消逝的种种问题,正视童年的存在,尊重童年,呵护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