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学科在中职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有些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恐惧,不知道如何学习才能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本身就比较差,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课堂有效性,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科在中职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有些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到恐惧,不知道如何学习才能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本身就比较差,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标对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课堂有效性,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下面的内容会做出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3.
中职院校的学生语文素质普遍比较差,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面对的很大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一难题,语文就成为中职教学中的摆设。基于此,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职教育是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生源质量差、专业建设不完善、课程改革不彻底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职业学校的课堂质量直线下降。本文从教师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入手,谈谈中职教师如何提高课堂质量,使得学生重新树立对中职院校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在中职英语教学当中,教师普遍对词汇教学不够重视,主要表现是词汇教学方法简单;多给学生任务,少给学生方法;词汇补救效方法简单,效果差。在词汇教学方面,国外有许多系统化、理论化的词汇教学方法,为英语词汇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但有很多方法不适合中国学生,不适合中职的词汇教学。国内也有词汇教学与心理学结合的研究文献,大多是针对普通中学学生的,适合中职学生的研究很少。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对英语学习情感差,词汇知识不过关,没有太多词汇记忆的技巧,更谈不上词汇学习策略。针对这些特点,在心理学当中选择一些理论简单,容易上手的,适合中职学生的记忆方法,来研究这些方法能否改善或改变学生词汇记忆差的现状;利用心理学遗忘的机制和特点来研究使用这些规律能否改善或改变学生词汇复习拾回差的情况。心理学记忆规律大大丰富了中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心理学遗忘规律大大丰富了中职学生英语词汇复习的方法;心理学上提供的记忆和复习方法较大改变了中职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观念、态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词汇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实验中受益不同。  相似文献   

6.
闫利恒 《成才之路》2011,(14):72-73
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率。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电子专业枯燥的理论、乏味的概念对这些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来讲基本上是没有吸引力的,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是中职学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志国 《新疆教育》2013,(7):172-172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厌学情绪较浓,课堂上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基础差,提不起学习兴趣,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教师教法单一、教学内容单薄、教学理念滞后。笔者认为后者是主原因,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记忆和再现,中职生对条分缕析的文章分析感到厌烦,教师“一言堂”的上课形式以及僵硬的考试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模糊,枯燥乏味的“填鸭”过程也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迫在眉睫。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套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付诸实践后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生存在着对语文的重视性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差等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上表现出低效甚至无效。本文尝试提出一些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一直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我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出以情境模拟教学法、互动参与教学法、竞争激励教学法三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有效解决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存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龚小龙 《林区教学》2008,(12):83-84
中职计算机教学往往面临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困难重重。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课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些年教育结构的大幅度调整,普通高校的升温,学生受教育的机会逐渐增多,一批中考分数不理想的学生没能读成高中,成了中职学生的主体。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长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更没有得到教师额外的关心,长期恶性循环,因而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不强,家长、老师都不关心自己,形成了学习上、品德上、行为上的三差生,数学基础薄弱就理所当然了。当前全社会正大力提倡重视职业教育事业,积极提倡中职数学教育改革,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差,学习兴趣淡薄,严重影响着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新课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笔者对中职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法的实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对于英语的词汇积累远远不足,学习中还经常出现语法、语音方面的错误,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比较死板,不符合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导致很多中职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口语交际水平不足。合作学习融入中职英语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强化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本文拟从合作学习的概念、意义和特点出发,分析常见的合作学习的模式,并提出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本身存在着学生基础差、生源素质差以及学习兴趣不大等问题,使得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当中存在较多难点,但是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往往具备较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尽可能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朱云辉 《考试周刊》2014,(81):69-69
中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虽说我国对中职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中职教学本身固有的弊端仍然无法避免。其关键在于现在中职学生的素质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差,教师在上面讲,下面没有人回应。很多中职学生对数学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费劲了力气讲解,他们仍然"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中职学生对数学从心底里就有种排斥感,丝毫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根本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和动机。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文就此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中职教育管理现状及其原因(一)中职教育管理现状1.中职教育管理的环境复杂性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社会将中职教育视为"低端"教育,认为,中职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中职教师施教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不强。此外中职院校间相互诋毁搞恶性竞争现象较突出,教育管理理念滞后,难以满足中职教育管理需求,同时中职院校综合管理层次多、复杂性较高。2.学生文化素质偏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实际上,多数中职学生初中学习成绩欠佳,整体文化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不断扩招,中职学生的总体素质有所下降,多数学生存在数学基础差、学习自控能力较弱、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对学困生多一些关爱和帮助,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困生的兴趣,让学困生获得成功体验,恢复自信心,教师需要调整其教学方法,对学困生加强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差,学习兴趣淡薄,严重影响着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新课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笔者对中职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法的实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有很多学生有厌学的情绪,尤其是对语文这种文化课更不感兴趣。针对这种现状,如何为中职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受到语文知识的吸引,进而自主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是每位中职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分析一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不仅关系到各专业课的学习,还对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不容乐观,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等方面制约了他们对于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改变方法和更新观念,找到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