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鹰抓小鸡     
准备:老鹰头饰.--只,小鸡头饰若干。 玩法: 1.全体幼儿坐成半圆。请一幼儿当老鹰.请6、8名幼儿当小鸡。 一2.教师奏曲尸,- “老鹰”在座位上不动。 “小鸡”两手握拳,两食指伸出拼拢放在嘴前,边唱边走碎步到半圆中间。 3.教师奏曲二。 “老鹰”两手在体侧摆动,走碎步在半圈外来回飞动作觅食状。 “小鸡”按乐曲傲以下动作: ①、④小节:手动作不变,一下蹲,有节奏地点头做吃食动作。 ⑤~⑥小节:手动作不变,慢慢站起。 ⑦~⑧小节:两手在体侧上下摆动做拍翅膀动作,走碎步自转一圈。 4.曲二奏完,“老脚”即扑过去抓“小鸡”,“小鸡”同时即跑回自…  相似文献   

2.
小鸭跳舞     
小鸭走:奏曲一,身体半蹲,两脚呈大八字步站立,两臂侧于臀后作鸭翅膀,手指微翘,一拍一步。小鸭跑:奏曲二,动作同上。节奏加快,一拍两步。嘎嘎叫时,走和跑可以停止,身体体形不变。曲一  相似文献   

3.
玩法: 全体幼儿站成圆圈,请五六名幼儿做鞭炮(手拿玩具鞭炮,内放五颜六色的碎纸),四散蹲在圆圈内。第一遍音乐(除间奏) 全体幼儿自由地向圈内走秧歌步。第二遍音乐①~②小节继续走秧歌步。③~④小节(即间奏) 两脚稍分开站立,按节奏手作敲鼓状,身体左右自然摆动,同时按节奏念“咚……”⑤~⑥小节走秧歌步。⑦~⑧小节同③~④小节。  相似文献   

4.
杜欣 《学前教育》2011,(12):31-33
“跑旱船”作为我国欢庆新春佳节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成为教师让幼儿体验传统“年文化”的切入点之一。幼儿园决定在新年来临之前,开展由老师们自编自排的“跑旱船”活动。在这个庆祝活动中,旱船、秧歌、扇子舞、大头娃娃将轮番登场,并与孩子们热情互动。如何有效利用幼儿园精心组织的新年庆祝活动,让幼儿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有更多的收获呢?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目的: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妈妈,热爱妈妈和尊敬妈妈。二、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为妈妈准备一件礼物(自制礼品);大头娃娃头套;排练有关节目;向妈妈发“邀请书”。三、活动过程: 1.歌表演《好妈妈》(在音乐声中全体幼儿拉着妈妈进活动室就座) 全体幼儿:亲爱的妈妈,您好!  相似文献   

6.
找爸爸妈妈     
目的:训练儿童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准备:大头娃娃、白大褂(与参加游戏的家长人数相等)。玩法:游戏开始前,儿童的家长戴大头娃娃,穿上白大褂,排列在场地的一边,幼儿站在另一边。游戏令下后,幼儿跑上前去,从鞋、袜、  相似文献   

7.
小花鸭     
目的:练习走鸭子步,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准备:场地上画两个同一圆心的大、小圆圈,两圈间的距离以幼儿能一次跳到为好。幼儿戴头饰扮小花鸭,手拉手围站在外圈上。玩法:音乐开始,幼儿边唱《小花鸭》歌,边按顺时针方向走“鸭子步”。当唱完“跳进池塘捉鱼虾”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对基本动作的学习兴趣往在不高,觉得既难学又枯燥。我在教学时用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动作要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秧歌步”时,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我将左脚比作“哥哥”,将右脚比作“弟弟”,边示范边用了这样  相似文献   

9.
玩法: 一半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另一半幼儿做小猪站圈内。①~②小节:在圆圈上的幼儿边唱边拍手(一拍一下)。扮演小猪的幼儿身体向前倾,两臂屈肘,两手按在耳朵上作大耳朵状,一拍走一步。  相似文献   

10.
教师手抱纸娃娃(图一),伴着录音歌曲边唱边表演:“纸娃娃,小妹妹。大眼睛,小嘴巴,你看她呀美不美……”。声音亲切自然,激起孩子浓厚的兴趣。教师接着把纸娃娃贴在绒布板上说道:“这个娃娃美不美呀?她美在什么地方呀?请小朋友们讲讲。”幼儿甲:“她有大眼睛,小嘴巴。”幼儿乙:“她有黑黑的头发。”幼儿丙:“她还穿着花花的衣服。”师:老师今天请大家也来画一个美丽的纸娃娃,  相似文献   

11.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常参加学校的文娱活动.一次,母亲来看我演出大头舞<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我问母亲:"你知道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  相似文献   

12.
父亲走在人群里,频频回头。我无意中触及到他的目光,心里微微一震,有什么东西缓缓流过心间,那是一份感动,浓浓的感动!幼年时的我,举着一串冰糖葫芦,拉着父亲的衣角,怯怯地跟在他身后。走在拥挤的人群里,只见穿着各色衣裤的人凌乱的脚步,耳内满是阵阵锣鼓的喧闹。我知道,人墙那一头是好看的秧歌。于是仰起被风吹得通红的小脸望着父亲,父亲笑着捏捏我的鼻子,拉我快走几步,找个好位置站定后,将我高高举起架在脖子上。我于是看到了划船的老人、赶毛驴的小丑、走路东摇西晃的大头娃娃……在父亲的肩上,我挥动着手臂咯咯咯地笑起…  相似文献   

13.
器材:可乐瓶(内装半瓶水)15只,大头娃娃面具6只。2.玩法与规则: (1)父、母各头戴大头娃娃面具与孩子手拉手站在起跑线后。(2)当起点裁判发出比赛开始的信号后,孩子带着父母,依次绕过五个障碍物(可乐瓶),向终点走去(可以是孩子两手拉父母的手前进,也可以依次  相似文献   

14.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常参加学校的文娱活动。一次,母亲来看我演出大头舞《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我问母亲:“你知道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左边第四个。”我惊讶地看着她。参加演出的人有十个大头娃娃,个头儿一般高,服饰一模一  相似文献   

15.
小画家     
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准备:黑板上分别画四个娃娃头像(一个没有眼睛,一个没有嘴巴,一个没有鼻子,一个没有耳朵)四块干净的手帕(蒙眼睛用)。玩法:幼儿按原位坐好,请四名幼儿扮小画家,分别站在娃娃画像面前。其他幼儿唱歌曲第一段,四个“小画家”根据歌词内容边表演边观察,记住自己面前的画像该添画上什么及其部位。在其他幼儿唱第二段歌词时,“小画家”蒙上眼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要求:1.学生跟着老师在伴奏下唱歌、表演,努力做到唱歌、跳舞时大家一起开始和结束。2.通过让“布娃娃走步、跳舞”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二、教学过程: 1.全体幼儿听着《进行曲》,学做解放军走步进入大礼堂坐下,练习“拍拍小手,点点头”的动作。2.复习唱《摇啊摇》: ①全体幼儿学老师抱布娃娃唱一次。②分组让幼儿上来,练习抱布娃娃演唱一次。③请个别演唱好的幼儿示范一次。3.老师用布娃娃走步、跳舞,训练幼儿  相似文献   

17.
材料和工具:旧衬衫(有钮扣的)、卡纸、油画棒、泡沫板(或硬纸板)、美工刀、剪刀、胶带。制作方法:1.在卡纸上画好各种头样,剪下。2.给少数头样画上漂亮的脸谱。3.用美工刀将泡沫板(或硬纸板)刻成衣架,穿上衬衫。4.将头样贴到衣架上面,用胶带固定到墙上,高度以幼儿玩法:1.选择喜欢的娃娃,学扣钮扣。2.给空白的头画上脸谱。(可以是动物、人物或动画片形象)3.比一比:看谁画的娃娃最好看?半分钟内,你能帮几个娃娃扣好钮扣?4.数一数,谁扣的钮扣最多?建议:制作大头娃娃互动墙,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幼儿动手能力、数数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8.
玩法: 1、把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 2、用粉笔在地上划一长5米左右的线作为“钢丝”。老师发令后,各组小朋友依次用双脚踩着粉笔线向前走,等第一位幼儿走完后,第二位幼儿再走,直到每组幼儿都走完为止。幼儿边走“钢丝”边轻声朗诵儿歌:一条钢丝细又长,小朋友们走得忙。左歪右斜心莫慌,走得最快受表扬。哪组幼儿先走完,哪组为胜。 3、凡中途跌倒(或脚踩在线外)的,要在跌倒的地方重新走。  相似文献   

19.
大鞋与小鞋     
动作说明准备:幼儿坐在椅子上。第一段: ①—⑧小节: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内容自编动作。⑨—(12)小节:幼儿起立,边唱边根据歌中的节奏走步(共走9步)。全脚掌踏地,两脚稍分开,微微曲膝,并踏出声响来,好似拖着很大的鞋子状。按逆时针方向绕椅子一圈。(13)—(19)小节:回坐到椅子上,根据节奏,两脚按“右左右”的顺序踏步,发出“踢踏”的声响。第二段:  相似文献   

20.
感悟母亲     
上小学的时候,我常参加学校的文娱活动。一次,母亲来看我演出大头舞《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我问母亲:“你知道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左边第四个。”我惊讶地看着母亲。参加演出的大头娃娃总共有10个,个头一般高,服饰一模一样,动作也被教练训练得极为一致。母亲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