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是促进幼儿文化适应的有效途径。设计运用大班节日主题活动,首先要为促进幼儿文化适应,精心筛选传统节日和纪念节日。其次,围绕节日内涵及大班幼儿学习需求,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第三,注重潜在教育因素浸润,创新主题活动实施形式。第四,营造良好园所文化环境,体验节日文化氛围。幼儿园大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促进了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创新了节日活动内容,提高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现代节日系统中的外来节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节日诸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和圣诞节传人中国,并演化成为中国现代节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西方节日中国化,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从理论上来探求西方节日中国化的社会历史原因与文化原因、中国化西方节日的文化意涵、特点及其对中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并对中国现代节日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一些新的思考,提出一些原则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我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的德育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一、认识"我们的节日",把浓郁的节日文化深植心底"我们的节日"是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特有情怀和文化,是美好的、幸福的、希望的节  相似文献   

4.
节日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法两国的主要节日为出发点分析了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涵:家文化与个体文化;饮食文化与浪漫气息;世俗娱乐与拉伯雷精神。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幼儿园节日课程的构建应充分挖掘节日文化内涵,依托地方节庆活动,整合节日教育资源,形成合理的课程内容,从环境创设入手,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让幼儿在课程实施中正确认识、热爱优秀民族文化,获得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月十五是小年,元宵节上庆团圆。""九月九,是重阳,尊老敬老理应当。"赏花灯、赛龙舟、舞龙舞狮……每逢重要节日,家人团聚,欢聚一堂,人们在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中感受着特定时代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际文化的交融,许多"洋节"也走近了中国百姓,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新颖时髦的"洋节",其蕴唅的教育意义都对少年儿童的健  相似文献   

7.
节日民俗是民俗节日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和深厚的文化色彩。闽南的节日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在幼儿园开展节日民俗教育活动,能让幼儿深入地了解家乡民俗文化,进一步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是,如今的幼儿园节日民俗教育活动大部分只成为节日应景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较单一,且枯燥无趣。因此,选择合适的节日民俗教育内容能有效让幼儿感受到民俗节日的独特性,了解家乡民俗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民俗教育价值,促进社会性发展,对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节日文化也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和缅甸。西盟佤族节庆活动就是大型的宗教活动,现为大多数佤族所认可的节日有:新米节、播种节、“崩南尼”、接新水、“穷克落”(拉木鼓日)、过大年、接新火等。佤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节日有其重要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功能;增强村社联系和娱乐功能;增强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功能;满足佤族群众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繁荣佤族地区经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对幼儿进行以节日文化为依托,拓展美术创作的方式。具体从感受节日文化,激发创作灵感;表现节日文化,动手美化生活;拓展节日文化,创新想象空间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主要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从认识、技能、情感三个层面深入思考,从而使幼儿能够真正理解并热爱节日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美术创作。此外,全文还指出了借助节日文化拓展创意美术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素和活动开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节日文化可以为幼儿情感、态度与行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幼儿园开发节日课程,既要考虑以节日文化为基点的核心课程,又要考虑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设置的补充课程。节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各领域的整合及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曹晓琴 《成才之路》2023,(17):101-104
幼儿园教育融入节日资源,可加深幼儿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使幼儿在优秀节日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目前的幼儿园节日文化教育存在缺乏重视、教育方式单一、幼儿缺乏实践体验等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与融合节日资源,结合幼儿的特点精选典型性节日,设计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区角活动、社区活动中,了解节日内涵,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孝文化节日是具有孝文化特色的节日,通过开发孝文化节日礼品的开发可以宣传与传播孝文化、带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从这个切入点重点阐述了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的意义、途径等,希望可以开发出更有本土特色的孝文化节日礼品。  相似文献   

13.
民俗节日活动文化翻译中,民族特有的文化因素的移植是一个难点;而涉及到文化因素的移植,通常可以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来看待并解决部分问题。归化和异化侧重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翻译,归化翻译主张译文表达法向目标语文化靠拢,异化翻译侧重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上的特点,将其原封不动地传递到目标语中去;在民俗节日活动文化翻译中,译者一方面要考虑民俗节日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及译文的可读性。本文对桂西南壮族民俗节日活动文化的部分翻译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种具体的翻译技巧,以期使译文在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汪立东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3):20-22,111
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一种新的营销理念——节日营销便浮出了水面。节日活动如同分布式的事件,因此可运用事件分析方法来支持节日营销策略的制定。运用节日营销的战术策略和战略策略,节日市场将极为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谈论的是英美重要的节日,有宗教节日和民间节日两部分组成.传统的宗教节日有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四个节日.主要民间节日有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四大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象征物,同时列表进行中英文对照,直观明了,加深对英美重要节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宋代民间节日众多,每年的大小节日多达几十个,在节日里人们尽情娱乐、享受生活,节日饮食也因此丰富多彩、颇具特色,具有祈福馕灾、追思古人、崇信宗教等深刻的文化内涵;节日饮食的制作和价格也具有时效性强、价格偏高,造型别致、力求新鲜等有别于平时的鲜明的经营特点。  相似文献   

17.
节日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其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也有着广泛的意义。要想通过节日培养幼儿的尊重意识、个性及自我服务能力,首先要解析节日内涵,挖掘各种节日蕴藏的价值,以开发幼儿启蒙教育;其次要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幼儿树立尊重意识,培养良好个性,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再次要通过教师、幼儿、家长之间的团结协作,创新和发展园本文化;最后要探索幼儿人性启蒙的有效途径,积累成功有效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族节日的形成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下的产物,节日的产生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内容日渐丰富,各种各样的节日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了人们的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天文气象、宗教信仰、文化娱乐等,融会了丰富的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这节日文化也是我们小学生获得作文写作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扭转学生写“空洞”作文,“假作文”的不良局面,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节日活动承载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形式,以及外来文化的特色,对我国幼儿教育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教育意义。结合节日活动来对大班幼儿进行"爱"的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发展,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结合节日活动来促进大班幼儿"爱"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