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教体结合”的概念及内涵、发展的社会环境及条件、发展目标、发展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积极转变观念,进行明确定位;紧密合作,促进发展;增加资源供给,实现多元筹资;打破体制障碍,完善各类机制等促进“教体结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以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为立论。研究认为,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体育强国的首要任务,其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表现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途径更加通畅;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更加丰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展示国家软实力的平台更加宽广”等方面,并提出“聚焦提升为国争光能力促进竞技体育发展;围绕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紧扣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路径予以理论回应和实践施策。  相似文献   

3.
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四个角度阐述群众体育发展策略.建议:更新思想观念,构建“以人为本”的群众体育管理理念;优化机制,建立健全群众体育政策、法规;加大力度建设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立健全全民服务体系,搭建科学健身服务平台等,促进群体事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数字化视角下太极拳健康促进的价值和困境,并提出实现路径:一是完善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数字化教学内容,为“云推广”奠基;二是搭建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数字化智库平台,实现太极拳文化知识“云沟通”;三是系统整理太极拳健康促进的数字化智库内容,推动共享太极拳文化“云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尖子生”发展得更好;学校体育必须让“体育素质薄弱生”得到转化;学校体育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体育尖子生”、“体育素质薄弱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双循环”格局构建的理论逻辑、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体育产业发展加速促进“双循环”格局构建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扩张效应、供给提升效应、内外联通效应和分工深化效应能够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因素包括微观市场供给、中观产业发展及宏观政策环境等。未来我国体育产业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以创新驱动实现产业价值链攀升,以深化制度改革健全产业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重塑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从而为加快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7.
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新时期体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长芬  陈琦 《体育学刊》2007,14(3):126-129
当代体育价值观从过热的“争金夺银”转向促进大众健康的全民健身,从“服务生产”到“关注生活”、“立足人的全面发展”,体育“追寻健康、幸福生活”的本质功能将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当代体育价值客体向整体协调的一体化方向发展,体育的教育功能、竞争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作为体育本质功能的具体形态,“合而不同”,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当代体育的社会价值趋于多元化,体育的经济功能将逐步发展成为显功能,体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将得到很好的体现,三者互依互动,产生整体的综合效用,以促进社会及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开放的大教育"体系下可持续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提出要可持续地培养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应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开放的大教育”培养体系。实施要点为:树立“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实施“体教结合”;贯彻“科教兴体”,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化;完善岗位培训体系;以及将体育学院办成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分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认知、技能、情意”的目标分类并非针对体育课程所提出,这种分类缺少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目标,不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价值,不适用体育教学的目标制订。“知识与技能、体能、情意”的目标分类更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对其归纳修正得出更加明晰的关于体育实践课教学的目标分类:促进动作发展的技能目标;促进身体发展的体能目标;促进精神发展的情意目标。三类目标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0.
排球是中考体育运动技能类必考选修项目。通过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本文基于价值定位目标探析了中考体育排球项目内容设置和评价机制的差异及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设置提出与时俱进的考试优化策略。结果表明: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设置价值定位于贯彻“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促进“以体育人”教育理念、培育“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项目设置的问题主要是:技术“动作单一”;评价机制“重结果,轻过程”;评分标准“唯分数论”。建议优化策略:构建以人为本的考试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三位一体”评价机制;优化评分标准;规范考试场地条件。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华武术的兼神形、合内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完全植根于中华文明土壤,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之下的一个完备的文化形态,包含着东方思想的深蕴,并以之作为主干和方向来构筑自己的基础。其独特的价值取向是和谐统一,是全面实现武术技术、养生、修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方法,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和谐统一。和谐统一渗透于整个武术文化体系之中,表现于形与神、内与外的和谐统一,贯穿于武术技法形态中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一系列范畴及体现于武术竞技意识上的超越与礼让,造就了武术特殊的美,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精气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武术历代拳种流派的习武要义。中国武术在“精气神”学说的影响下,无论内在精神还是外在形体都始终贯穿着精、气、神的表现,突出着武术的风格和特点。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和医学理论视野下的“精气神”作为研究的起点,以中国武术的“精气神”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国武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和“攻防意识”的视角来认识“精气神”这一武术范畴下的概念。通过对中国武术“精气神”的研究,力图可以使人们能够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全新的视角来认知中国武术,从而实现对中国武术较为准确的把握和较为全面的界定。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对骑士、武士、侠士这三类特殊的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他们所承载的思想精神对各自民族产生的深刻文化影响,继而指出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对其文化内涵扬弃结合,将有助于构建一个和平、和谐发展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新课程背景下关于中小学武术现状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就目前的中小学武术师资、武术教材、场地器材等实际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我国中小学武术发展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彭鹰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2):142-143
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理论体系的建构并不等于评价实践也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基于现实的评价实践在评价功能的解释和评价操作等要素上与理论相背离。  相似文献   

16.
顺应自然是老庄学派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身心兼顾是老庄学派养生思想的核心内容;清心寡欲是老庄学派养生思想的重要方法;尘死齐观是老庄学派养生思想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传统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和武术的"内外兼修"理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论得出:武术的内外兼修理论是阴阳平衡理论在人类进行身体锻炼中的具体运用,而"阴阳平衡"理论则是武术"内外兼修"理论产生的基础。"内外兼修"理论作为中国武术运动功法练习的一个指导原则,规定着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东方武术理念引起西方思想考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来探讨东方武术哲学基本理念在武术中的应用,领悟东方武术哲学"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阴阳对立"的原理,从而体认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世界重要思想的作用和影响,值得西方思想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恩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5):55-57,60
通过对世界女排3人接发球一攻阵形分析,探求女排3人接发球阵形运用现状。  相似文献   

20.
篮球运动基础配合中掩护技战术的运用最为普遍.传统的掩护动作技术要求面向防守队员做动作,笔者经过实践分析其存在着弊端.“背向掩护”技战术的创新,使得掩护基础配合更加符合简单、实用的篮球技战术运用基本原则,易于被运动员掌握,在训练和比赛实践中能真正提高掩护配合的运用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