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狼图腾》通过“狼”意象的描写,展现出一条“狼-羊”斗争关系的文明进化观。在两种文明形态的观照下,面对中国文明现代性的迫切诉求,力图从草原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中华民族的文化改造和重建的有效路径。突出体现了作者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的坚守和护卫,同时以一种鲜明的反儒家文化的纯粹的游牧民族色彩,进一步凸显他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2.
冷学宝 《师道》2015,(2):47-48
早就想读《草房子》,但囿于它的"少儿作品"类属,一直抱存疏离心态。前天,同事郑重向我推荐,并拿来了第102次印刷的《草房子》。一读,可就放不下了。期间,竟流了两次泪,以致久干长涩的眼睛获得了意外的滋润。小说之美并不全在煽情,而源自它的深度和温暖。世上温馨之所,也不仅存于文字间。人们喜爱《草房子》,多半是因为油麻地小学里的人与事,在周遭,或在自身上,发生过,又因为生命密码的相同,极易读懂,并产生共鸣。生命密码之一:人性的暖光《草房子》里的桑乔校长。人性的光芒有时会被遮蔽,但  相似文献   

3.
紧紧围绕“追寻”二字,着重从文化视角的三个层面,即内外视角的传统美、文化冲突中的传统回归、文化整合中的文学“追寻”与川端的“追寻”个性,剖析了川端康成的《古都》,阐明这部小说体现了日本的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根》是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代表作,它完全以黑人为主人公,并以黑人的生活为主题,不仅反映了黑人作为奴隶的悲惨命运,还挖掘非洲文化之根。在小说中有众多关于黑人文化传统的描写,诸如:神话、成人训练、葬礼等,本文对小说《根》中体现的黑人文化传统加以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5.
《呐喊》与《彷徨》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五四"新文学的经典作品,代表了新文化的反传统属性。《呐喊》与《彷徨》一方面展现了新文化的基本价值立场;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一定的传统文化理念,在新旧传统文化中间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文化情结,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多元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6.
谴责小说作为近代社会小说最为发达的一枝,从内在的文化心理层面来看,显然是受到了古典文学中的美刺与讽谏传统影响的。无论是思想内容方面所体现的批判精神,还是艺术手法方面所达到的讽刺效果,谴责小说都表现出了对美刺与讽谏传统的归依。其直接的源头就是以《儒林外史》为代表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7.
《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作品中的"空白"运用,使得故事情节流畅的特性,人物形象特征的凸显,倒叙开头以及开放式的结尾,语言富有生气与韵味。从而使作品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也使得读者有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去获得美的感受。本文分析《草房子》中多个运用"空白"艺术的案例,解析背后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平等的,不同文化应该互相尊重,传统的西方中心论已经受到各方的抨击,多元文化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目前国内外对《喜福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化冲突方面,少有关注文化共存与交融现象的,也少有人从多元文化主义角度来分析。本文着眼于小说的叙述技巧、语言风格和主题,试图探究小说中折射出的多元文化主义观。  相似文献   

9.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作为学者的曹文轩一直关注孩子们的读书、生活、成长。他的小说以其精美深厚,充满诗意的人文关怀表达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思索,表达了对少年成长的关注。在《孤独之旅》里,作者以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课本里的《孤独之旅》和这里的《秃鹤》都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曹文轩的小说写得很美,这是有口皆碑的。美在哪里呢?主要是里面的人物大都有着闪光的品质,如正直,善良,热心,坚强……或者虽然有不少缺点,最终却能超越自己,故  相似文献   

11.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其小说充分体现了以和为美的日本传统民族文化精神,标志着和风化的完成,成为平安文化的缩影。上述多重文化意义的形成与日本平安时期统治者政治策略的客观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相碰撞、女性地位和宫庭文化的促成作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作为反映成长的"励志小说",应该说《孤独之旅》非常适合初三学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角度,通过对小说《白鹿原》中主要人物白嘉轩、鹿子霖的文化性格及其家族文化的分析解读,考察作者陈忠实对传统文化中“仁义”与“利”的基本态度,可以看出,作为传统文化的歌唱者和拥护者,陈忠实以代言人的身份,在作品《白鹿原》中体现了自己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王敏 《文教资料》2012,(33):146-147,150
赛珍珠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她的作品充分体现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冲突、理解和共融的过程。《大地》三部曲是她的代表作,小说中描述的家庭伦理、国人道德、爱情观以及自由追求等都体现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反映了赛珍珠本人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5.
鲁迅历时十三年而创作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以鲜明的反文化、反传统、反理性的激进方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深刻质疑和大胆反叛。反讽与戏仿是后现代主义文本常用的艺术手法,本文通过分析《故事新编》中大量运用的反讽与戏仿艺术,揭示其与后现代主义文本策略的惊人暗合,体现了文本的开放、多元、不确定性特征。进而阐释《故事新编》文本超越时代、跨越时空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佩甫的《生命册》塑造了一批离土者人物群像,力透纸背地刻画了他们如何在城市中挣扎着生存的成长历程。小说借助离土叙事的手法,一方面反映了传统乡土文化独特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又隐射了城市生活的光怪陆离。小说不仅批判了城市文明侵蚀乡村美好文化传统的现象,还传达了作家对乡土文化传承断裂的忧思。  相似文献   

17.
从“美是整生”的生态美学理论视角对劳伦斯的小说《袋鼠》进行探析.《袋鼠》记录了其旅居澳大利亚时期的心路历程,小说对澳大利亚美丽而原始的自然生态、动荡纷争的社会生态和漠然、从众与迷惘的精神生态的真实书写,体现了劳伦斯对生态文明社会的探索与反思;揭示了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应该是自然生态美丽、社会生态和谐、精神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整生之美的“生态大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援了解"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之一《草房子》的艺术魅力和文学美誉,渗透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2援欣赏《草房子》,读懂、读透《草房子》中的"桑桑",初步认识其他人物,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3援在阅读、交流、参与中发现阅读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引发阅读期待,提高阅读品位。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的代表作。作者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江南水乡生活为背景,通过诗意的语言文字、独特的风景描写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营造了一个唯美的世界。文章从对风景美的热情颂扬、对语言美的执著追求和对人性美的热情书写三方面来探析《草房子》的唯美世界。  相似文献   

20.
徐莉 《教育文汇》2012,(2):48-48
今天,听了本校王芳老师的一节《草房子》读书指导课。草房子是美的,草房里的人物是美的,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草房子》的过程也是美的。她带着全班学生在轻松腧悦的氛围中一起走进《草房子》,朗读精美文字,赏析精彩片段,品悟人物形象,并让学生展示读书小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