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一线教学中,教师们经常发现,有的知识点明明已经讲解过许多遍了,可是有些学生还是似懂非懂,下次考试还是做错。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周易》有言:"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对地理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教育传统中有很多关于“惩罚”教育思想的论述,现简要述之。作为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的起点的《周易》蕴涵着丰富复杂的内容,其中的教育思想有着很高的价值,其中从严施教的师道观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蒙·初元》:“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蒙·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在教育之初,应先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去启发童蒙,若不听则利用刑罚加之于其身。如果脱去了刑罚的工具,不用刑罚施教,是会有悔恨错误的。强调的是利用刑罚施之于人,用以端正法律的规范。当“童蒙求我”,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3.
《周易》包含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如创新教育的理念、“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师生关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对当今教育教学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滕云霞 《中国德育》2013,(23):78-79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易经·序卦传》曰:"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可见古人把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易经·蒙卦》中"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童蒙求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易经》"蒙"卦的卦辞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金锦芳先生认为:发蒙者与蒙者的关系亦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强调童蒙求我,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实质上等于说,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就是对"蒙"卦的继承和发扬。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改倡导的这种学习方式,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  相似文献   

6.
<正>蒙学又称小学,一般指我国古代时期对儿童进行启蒙教学的教材。它的核心内容一般集中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其中也夹杂着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及对道德伦理规范的教育。《蒙求》就是这些蒙学著作的代表之一。《蒙求》是一本唐朝的儿童蒙学著作。经后世学者考证,《蒙求》的书名应该取自《周易·蒙卦》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及“蒙以养正,圣功也”等古代蒙学思想。《蒙求》的作者李瀚为唐朝赵郡安平(今河北衡水安平)人,曾居住过宋州、饶州、洛阳、阳翟等地,先后出任县尉、侍御史、  相似文献   

7.
蒙书的定义应该再严格一些,要研究其性质以及与民间读物、通俗读物的异同。在作性质判断时,要考虑当时人将其视为什么性质的书(《书志》的分类也是一种参考)。而且,即使确定了蒙书范围,也要区别蒙书与童蒙书,要从作者的意见出发,将童蒙书与非童蒙书区别开来。换言之,要区别儿童读过的书(如《孝经》《论语》)与儿童读物(如《千字文》《蒙求》),前者未必是童蒙书。  相似文献   

8.
"童蒙养正"语出《周易》,《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指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衡水市某小学秉承"童蒙养正"的教育理念,打造"和"文化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9.
童年是道德人格建构的重要时期。中华传统童蒙经典不仅是儿童识字的蒙学读物,它更具有丰富的德性知识,明确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儿童伦理教化的经典系列教材。童蒙经典的伦理思想基础主要包括天道观念、家长制度、修齐治平思想、中庸思想、道德义务观、功利与保守主义和男尊女卑思想等。其主要道德范畴包括善与恶、诚与信、礼与让、仁与义等。童蒙经典对儿童化蒙昧以文明,理混沌以清晰,在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形成道德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童蒙经典也有其局限性,但经典不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将不断生长,结出新的经典。  相似文献   

10.
《周易》 通过断占之辞对所占内容进行肯定或否定,从而反映了古代各方面的思想观念。《蒙》封集中地反映了古代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其中强调“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认识到受教育者内在的求知欲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发蒙”、“刑人”、“包蒙”等教育方式,反对“因蒙”,主张宽严结合、在惩罚手段的运用上要掌握适当的度。对现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蒙教育思想是宋明理学家朱熹德育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朱熹的童蒙教育从理论上看,其教育内容主要是"洒扫应对",教育原则是"禁于未发",教育方法是"各因其材"。在实践上,朱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制订儿童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对今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赵华 《江苏教育》2022,(31):29-30
<正>童蒙养正,开童稚之蒙,养浩然正气。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南通高师附小”)“‘张謇大生思想’体验式启蒙教育”项目秉承“张謇大生思想”,深化新时代育人理解,构建“大生体验德育”体系,实施“沉浸式”道德学习,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构建了儿童道德习养的“大生样态”。一、“大生体验德育”的时代内涵“大生体验德育”是恪守立德树人宗旨、赓续张謇教育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五育融合新实践;“大生体验德育”是“张謇大生思想”“开启童蒙”的教育定位、实践活化、创造性传承;“大生体验德育”是创造性理解“张謇大生思想”,让每个儿童从小根植“爱国救国、造福民众的大爱,心怀责任、勇于担当的大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大为”的教育启蒙。“大生体验德育”,让儿童在合道德的场境和与先哲的对话中,沉浸学习,砥砺品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周敦颐《通书》的教育理念,在立师之道、教育之则、乐教之善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传统儒学教育的展开向度,进行论析:“师为天下善”,把立师设教提高到“天下治”的高度,师者应从“修道”转到“养性”的“双自”上,以培养提高人的品性,达至“中”的理想境界;启蒙教育,诸如“渎则不告”、“汩则必乱”、“为而不止”、“慎其时中”均为重要教学原则;“淡”与“和”的乐教,可“平天下之情”,以风移而俗成,等等。所有这些向度,极大地丰富和提升我国优秀传统教育理论结构的内涵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上的童蒙读物是有特点的,一是用韵语编写便于记诵;二是高度概括篇幅适中;三是大都出自著名学者的手笔包括比较有用的自然常识和历史常识。这样的读物没有极渊博的学识是写不出来的。鲁迅就读过《鉴略四字书》,周谷城教授曾要求研究生背《三字经》的有关历史部分。当你要检索历史朝代和帝王顺序,又没书可查时,你一背歌诀,问题就解决了。所以,童蒙读物不可轻视。兹就现有的材料作一简介,藉供参考。《三字经》 (宋)王应麟著,他是宋代有名的学者,这书原是一般的童蒙读物,流传广泛,特别是历史部分,被人称为“小纲鉴”,可说是学历史最早的一本童蒙读物,摘举如下:  相似文献   

15.
童蒙教育又称为启蒙教育,清代童蒙教育从形式上可分为义学、私塾、村塾等,清代前期滇西北童蒙教育以义学为主,至中后期私塾占据主导地位。清末教育改革,义学、私塾多改办为初等小学堂,因滇西北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些私塾一直延续至解放时期。  相似文献   

16.
考释敦煌蒙书《武王家教》中“九愚”的含义,解析其文化内涵,对深度解析其与唐代童蒙教育、家教的关系颇为重要。“九愚”行为可分为三类:耽酒逐色、求财不足、好衣薄德、悭贪恡惜是背离儒家重德轻物等主流价值观的认知偏差“愚”行;自谈己善、好说他人、妒嫉胜己则是言语不善方面的“愚”行;行恶不虑、被辱不耻反映的是知过不改,不明事理的“愚”行。《武王家教》不仅将“九愚”行为判定为认知方面的偏差,而且也是造成“人命长短不等”和个人身份贵贱的影响因素。因此,子弟应该远离酒色、重德轻物、谨言慎行、谦虚礼让、知耻后勇、积善弃恶,杜绝“九愚”行为,建立良好的“认知”观念,树立人生远大目标,达到修身、立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4,(29):24-25
古典诗词是童蒙教育:应让孩子上小学前就接触就在小学教材古诗去留争议四起之际,9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请呵护孩子们的文化基因》的时评,称“那些美妙蕴藉的诗词诵读,不独培养出中国孩子典雅的表达,更能滋养出峨峨兮若泰山、汤汤乎如流水的文化基因”“在东渐的西学面前,‘国学’不得不退了一箭之地,才缩头缩脑起来。”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也发文表示,在教材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加入古诗文。在王旭明看来,这本来是教育、也是语文教育应有的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先生根据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实践,将杜威的“做中学”发展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要求得真实的知识一定要‘做中学’,而教师也应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我们以陈老先生的理念,以《纲要》为准绳,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小游戏,通过以下策略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苏辙对苏轼贬谪期间整理和完成了的《东坡易传》贡献较多,其中《东坡易传》里面的蒙卦是苏辙所解。蒙卦蕴含了苏辙丰富的童蒙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要性。苏辙坚持启蒙的根本在于"养其正心",认为固护"中正"是教育的首在,也是人格的塑造和完善的重要方式。苏辙的童蒙教育思想可以成为当代进行中小学道德启蒙教育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养成教育是指从小培养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生活习惯,使其言行举止规范化的教育。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的养成。我国自古重视儿童的教育和品德训养,古称"童蒙教育"或"蒙养教育",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对儿童进行初步的品德训练和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早在先秦时期,《周易·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