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完善旅游产品、建设云南旅游经济强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乡村旅游地的市场区位特征、资源价值特征和旅游区位特征划分了四种主要的乡村旅游地类型,并针对不同发展模式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88):194-195
万州为重庆五大功能分区中"生态涵养区"的核心,也是重庆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万州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作者从万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两个方面做了深入分析,也对限制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做了阐述,认为万州最终应形成卫星田园乡镇的网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通过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打造文明新风等,增加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复兴、满足城乡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基于耦合理论的分析,发现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存在资源依赖、发展着力点、依托路径、发展目标的耦合基础,从而设计出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为探索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路径,更好地发挥两个系统的耦合效应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的形式也逐渐转移,乡村游逐渐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成为近郊游的首选。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着问题:乡村文化的缺失、乡村旅游体验度不够、乡村旅游缺乏合作性等。采用实证研究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理顺了振兴乡村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提出了为更好、更快地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5.
旅游减贫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手段,在四川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实现旅游减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衔接是四川革命老区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但四川革命老区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衔接面临内涵理解不到位、思维惯性问题、缺乏系统的工作计划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等制约。为实现四川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应从加强政策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打破既定思维范式、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政策优化,推动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政策层面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中,乡村旅游成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为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点滴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研确定乡村旅游经济社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量化得分,根据分数确定评价等级,其方法简单、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为乡村旅游的效益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评价方法,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9.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原有的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原有的土地制度束缚中解放出来,加速了土地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和资本化转变。本文在研究土地流转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户土地收益权维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其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三明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三明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提出三明乡村旅游发展的四种主要模式,即产业依托型、景区带动型、城市依托型、特色小城镇型。以及推动三明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为新农村建设背帚下加快三明乡村旅游发展建构科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乡村作为一个相对微观的区域,其旅游需求旺盛,具有实现全域旅游的先天优势,且全域化发展也能改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原真性缺失等不良现状。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落后乡村通过科学规划首先实现新农村建设,而后进行文化提升,重塑乡情建设美丽乡村,最后建设"村景合一"大景区完成乡村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旅游品牌化发展模式。对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而言,科学规划是骨肉,乡村文化是灵魂,移步即景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乡村花卉旅游作为发展乡村经济的新兴产业,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有着巨大的助力。不过,由于乡村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时间较短,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鲜明的旅游特色,这也使乡村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如何更好地发展乡村花卉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在发展乡村经济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对乡村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旅游资源丰富,在乡村旅游方面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出现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利益分配、文化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坚持社区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同时旅游的发展应注重社区的权益,为当地脱贫解困,提高人们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4.
将湘西现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概括为旅行社供给式、乡村活动接待式与新式媒体营销式三类,指出现有模式存在的弊端。通过论述乡村旅游各利益相关者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的定位,认为智慧乡村旅游构建应该以游客为中心,政府为主导,企业实施运营和居民积极参与。并基于旅游信息流角度,提出从数据获取层、治理分析层、创新提升层与价值实现层四个层面构建智慧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探析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及时空差异,揭示其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及空间分布特点,为其提质升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从产业结构、产业效益、发展潜力和发展环境四方面构建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评价、GIS技术等方法,对青海省2010—2020年乡村旅游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16.
17.
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深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旅游者选择这种旅游方式的动机是对大自然和先祖生活方式的双重回归,青海省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赣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乡村旅游资源环境条件、区位条件、市场需求三因子决定了赣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有赣南乡村旅游地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两个方面,可划分为城市依托型、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产业经济依托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六种目的地发展模式和"三农"体验型、观光游览型、休闲度假型、科教修学型四种产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决策的前提是评价,通过评价,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不足会直接体现出来,便于管理者调整管理重心,因此必须为发展循环经济效果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选取资源利用、生态环保、经济发展水平、和循环经济特征四个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相对重要的指标层,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耕历史源远流长,乡村文化极其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形成和发展。但以往乡村旅游大多沿袭固有旅游业模式,导致形式千篇一律、破坏生态环境、文化内涵缺失、恶性竞争加剧、服务落后等问题丛生,阻碍其持续稳健发展。本文以郑州乡村旅游为例,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郑州乡村旅游之间的互动作用,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郑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