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部长,感谢您让我提出的'京剧进校园'提案成为现实,不过样板戏这么多不是我的初衷……"面对孙萍当面"炮轰",周济一脸尴尬.  相似文献   

2.
《师道》2008,(4):60-60
教育部最近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修订,增设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开始试点,其中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被确定,除4首出自传统京剧,其余11首均为“文革”样板戏唱段。教育部此举虽属好意,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然而在我看来,样板戏成为教材,至少包含着下列“三宗罪”。(见《中国新闻周刊》,作者:朱大可)  相似文献   

3.
据媒体披露,教育部最近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修订,增设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的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其中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被确定,除4首出自传统京剧,其余11首均为文革样板戏唱段,  相似文献   

4.
杨晓祥 《云南教育》2014,(14):32-32
本刊讯为了进一步推动红河州京剧进校园工作的开展,红河州教育局、州文化体育局、团州委、州关工委、州京剧协会于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州内地7个县市城区中小学中开展京剧进校园教育试点,进一步扩大京剧教育成果。用两至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学习掌握一些京剧知识,学唱并能够会演唱部分京剧曲目,培养出一批青少年京剧骨干。在试点学校形成比较浓厚的京剧氛围,为在全州全面开展京剧教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08,(3):18-18
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学唱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京剧唱段都人选。  相似文献   

6.
信息     
今年将在全国10省市区试点开设京剧课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学唱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京剧唱段都入选。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决定将经典京剧唱段试点进人中小学课堂,此举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评论者指出,所谓的让中小学生唱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却打上了让人疑虑的“文革”样板戏“借尸还魂”的烙印: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竟然有13首是样板戏。暂且放置这个问题不谈。在笔者看来,和最近兴起的国学热一样,试图用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件中透出的,其实是国人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意愿上的焦虑和迷茫。  相似文献   

8.
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这件由教育部一道指令惹出的事儿,虽然在曲目选择上选了太多的样板戏,惹得京剧界和文化界很多人不高兴,但我猜教育部此举,目的倒不见得是要为文革张目,其用心还是复兴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为了让娃娃们好接受一点,于是选了容易学,而且孩子的爹妈都耳熟能详的现代样板戏.   ……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京剧"样板戏"的旋律、调性、音乐织体分析多样的旋律发展手法的应用对京剧"样板戏"的乐队编制及配乐部分进行了浅析,并对京剧"样板戏"中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胡春 《云南教育》2008,(4):41-41
新学期伊始,校园不复平静,不过先声夺人的却是教育部。近日,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决定从今年3月到明年7月,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其中也包括广东。目前,包括《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唱段在内的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将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  相似文献   

11.
顾鑫浩 《文教资料》2009,(18):174-175
历史的阻力和事物自身的发展逻辑是不容违背的,因此"样板戏"对京剧的""大跃进"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要和传统戏曲落后的阶级属性决裂,一方面又拿不出实质性的代表"社会主义"的戏曲表演形式."样板戏"在形式上的变革,给当时作为主体的京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对传统京剧美学的消解.本文试从建国后的文艺政策出发,通过比较"样板戏"与传统戏曲的差异、寻找其形式上的创新因素来探讨<沙家浜>的文学史价值.并且,本文试图结合相关影视编导知识,对样板戏的艺术性进行重评.  相似文献   

12.
校园京剧秀     
在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场或剧场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少儿京剧的专场演出。孩子们俊美的扮相,优雅的唱腔让观众赞叹不已。观众里不少人是全家出动观看。演出完毕,小演员们往往成为观众追捧的对象。这是宝安区中小学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的一个场景。宝安区教育局近年来提出“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理念,把京剧教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该局聘请专家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京剧教学辅导。2004年3月,宝城小学、弘雅小学等8所学校被定为“京剧进校园”试点学校。2005年,在学校的强烈要求下,试点学校增加到16所,目前有500多名学生在学习京剧。宝安区将京剧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让民族经典艺术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音乐课上,孩子们学唱京剧选段;舞蹈课上,孩子们学习京剧身段;美术课上,孩子们描绘着精美的脸谱;语文课上,老师们将京剧唱词的文字赏析作为普及和弘扬京剧艺术的一个切入点。宝安区教育局信息中心还开辟了“宝安京剧娃”专题网站,介绍京剧常识,展示少儿京剧演出录像,传递全区少儿京剧活动信息。“京剧进校园”已成为全区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两年时间,“京剧进校园”活动就取得佳绩。2004年8月,应英国2004中国文化周组委会...  相似文献   

13.
京剧“样板戏”,这一曾经风靡全国的“特殊”剧种,很久以来都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时代产物”。撇开其政治因素不说,它不仅承载了我国许多优秀音乐工作者的梦想与希望,而且在京剧发展史上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样板戏”的音乐改革历来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其在创作思维、声腔结构、伴奏配器,主题音乐等方面与传统京剧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薛伟 《辅导员》2010,(21):16-16
京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薛城双语实验小学举行了京剧文化进校园活动。孩子们通过学唱京剧,绘制京剧脸谱加深了对京剧文化的认识,更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起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5.
京剧艺术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粹艺术已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要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真正不断得到发扬和传承,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就要培养学生欣赏京剧的习惯和能力,他们将是京剧艺术的新一代欣赏者和传承者。  相似文献   

16.
张秀红 《教育》2012,(25):42-43
近些年来,各类试图打开学校大门的传统文化项目繁多,不过绝大多数"进校园"活动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要应试教育不改,各种"进校园"的项目都不可避免地带着功利的色彩,与初衷相去甚远。京剧进校园遭遇的尴尬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教育部在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0省(市)  相似文献   

17.
样板戏是文革时候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京剧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主要的材料是源于同名的现代京剧.本文主要针对《智取威虎山》的两个音乐版本进行对比分析,从其所具有的特点上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与京剧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的不同进行了比较并且做出了两者不同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日前教育部对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京剧进校园,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文化视角,也极有可能走进今年的中考试卷。那么,针对这一文化现象,中考可以考些什么呢?下面就与同学们一起作一次探究。  相似文献   

19.
江思盈 《作文》2022,(Z2):42-43
<正>众人皆知,京剧为十大国粹之一。可在我们小学生眼中,京剧只是一些浓墨重彩的脸谱,一些热闹的乐器演奏。今天,学校举行了一场“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才知道京剧远不止这么简单。“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京剧流传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主持人甜美的声音响起。“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京剧和中医是中国的三大国粹,三者皆为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在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融合、创新,散发时代魅力。粤剧,作为广东和岭南地区的地方戏种,拥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有《搜书院》和《关汉卿》等脍炙人口的粤剧优秀曲目,深受地方群众喜爱。文章以校园粤剧的传承创新发展为研究点,探索粤剧文化进校园对促进粤剧发展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校园粤剧传承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能够让学生对粤剧有新的认识,使粤剧重新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