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外出采访,总忘不了带大包、小包。但还有一样不可忘,就是“问题篓子”随身背。“你这次下去抓什么问题?”“我想研究研究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是上头的精神吗?”“不。是在下边碰到的,还得到实践中找答案。”这是我去年4月到江苏徐州地区采访临行前与同行的谈话。几个月后,我背的“问题篓子”里产出一个新产品:《新课题,新内容  相似文献   

2.
《徐州矿工报》记者郭敬奉,1990年11月27日乘242次列车从浦江返徐州,把在车上的见闻,写了一篇特写《列车上的议论》,在《徐州矿工报》上发表后,受到好评,被评为江苏省企业报1990年好新闻一等奖。说巧也不巧。郭敬奉在车厢里听到一个小伙子因为没开水喝而发牢骚,说“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列车上开水都喝不到”。由此引起同车厢的农民、干部、军人们的议论,帮助这小伙子划清了批评工作中的缺点和坚持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一些企业报上,出现了不少反映本行业兄弟企业动态的新栏目。如兰化工人报《兄弟企业之窗》、徐州矿工报《各地煤矿动态》、大钢报《冶金战线动态》等等。这些栏目,文章全部取自各有关的企业报。企业报作为企业党委的舆论工具,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沟通情况”:通过反映企业内丰富多彩的政治、  相似文献   

4.
记者外出,采访,总忘不了带大包、小包。但还有一样不可忘,就是“问题篓子”随身背。“你这次下去抓什么问题?”“我想研究研究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是上头的精神吗?”“不。是在下边碰到的,还得到实践中找答案。”这是我去年4月到江苏徐州地区  相似文献   

5.
警察与小偷 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徒弟说:“师父啊师父。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警察.该有多么美好啊!”师父骂道:“放屁!要是没有警察,我们还有饭吃吗?!”徒弟大惑不解。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  相似文献   

6.
放下是福     
一位得道高僧带小徒弟外出化斋,在小河边看到一待渡女子面有难色,又无渡船,高僧就背那女子涉水过河,然后各奔东西。走了20里地,小徒弟忍不住发问:“师傅,不是说出家人要远离女色吗,您怎么背女子过河?”  相似文献   

7.
功夫茶     
痛苦和盐□田语编译印度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他  相似文献   

8.
阅读快递     
《红煤》刘庆邦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年1月“生生死死小煤窑,明明暗暗人生路。”作家刘庆邦以小煤窑矿工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红煤》,着重描写了矿工人性的变异。作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煤矿文学”旗手的作家刘庆邦这部小说,被称为当代中国的《红与黑》。小说描写了农民出身的宋长玉从一个煤矿的轮换工成为煤矿主的经历,他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形成了扭曲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基本功     
很小的时候听说一个故事,山东一个武师将10岁的儿子送到师兄处学艺.师傅拿出一双铁筷子交给拜过师的徒弟说:"学武先练基本功.你到茅坑边夹苍蝇吧,什么时候夹住了,我再教你下一招."可怜的徒弟不敢多问,只好天天蹲在臭哄哄的茅坑边夹苍蝇.这一夹就是3年,终于夹住趴在地上的苍蝇.小徒弟高兴坏了,马上表演给师傅看.师傅只一看便说:"不行.还得夹住飞动的苍蝇."徒弟噘着嘴离开了.又是3年过去了,徒弟可以随心夹住乱飞的苍蝇.师傅看到后又拿出一只瓢扣在水缸里说:"第二招是单手抓瓢,什么时候只扣住瓢的光面抓离水面,我开始教你套路."徒弟再也忍不住了,坚决要求回家.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报一头是企业的宣传机构,是企业的一部分;另一头是新闻媒体,是新闻界的一翼。如果企业只就经济谈经济只讲产品生产与经销。而在社会交往中打不开局面,就永远是囿于画地为牢的井底之蛙。如果企业能认识到自己办的企业报也是新闻界的一支力量,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的力量为企业发展服务,那将使企业在社会上占一席之地,开辟出新境界。为此《徐州矿工报》专门发了一篇文章,替自己企业筹划如何“学会与新闻界打交道”之策(见4月4日《徐州矿工报》)。此文指出:  相似文献   

11.
痛苦和盐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  相似文献   

12.
1942年6月,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本溪煤矿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历史惨案——瓦斯大爆炸,它是世界呆煤史上最大的一次瓦斯爆炸案,有1662名矿工在这次惨案中丧生。“肉丘坟”,又叫万人坑,它是埋葬在这次惨案中死难矿工的坟墓,因为它是用1662名死难矿工的尸体堆起来的,这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又一历史铁证。  相似文献   

13.
沐浴21世纪的朝阳,《焦作矿工报》迎来了她的五十岁华诞。 1951年 9月 14日,《焦作矿工报》伴随着时代的脉搏和焦作煤矿职工的呼声应运而生。从创刊到现在的整整五十年里,《焦作矿工报》始终与我们的企业和矿工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创刊五十年来,《焦作矿工报》历尽沧桑,几经曲折。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问世,又在“大跃进”的呼声中消迹;她于 1964年再度复刊,又在“文革”的狂潮中淹没;1975年,这张暂定名为《矿工战报》的报纸又在国民经济开始出现转机时与矿工见面,至1978…  相似文献   

14.
5月27日早晨,我接到领导的电话,“富源煤矿昨天夜里已经挖出了17具矿工的尸体,这证明咱们的稿子是靠得住的。”挂上电话,一阵喜悦袭来,一阵悲伤跟上,我颓然倒在沙发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事故最终真相大白是一件好事,作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初,我在磴槽煤矿的矿工宿舍里,见到两位从井下上来、刚洗罢澡的矿工,正在认真地读着刚刚发来的一期《磴槽矿工报》,表情有喜有恼。原来在这期报纸的一版上,刊有《磴槽煤矿为大金店乡办了好事》、《我矿被郑州市评为文明单位标兵》、《矿总机室鸟枪换炮》、《义务劳动结硕果,节约资金三千元》的新闻,以及《耿占有割电线,被罚款八十元》的批评稿件。磴槽煤矿是登封县大金店乡办的集体煤矿,现有职工1100人,年产原煤20万吨以上,而且煤质好,单位热值7400大卡,即一  相似文献   

16.
新闻榜     
山西运城一小煤矿发生严重透水事故,20名矿工被困井下,生还机会渺茫。 “我有罪,罪不可恕。”出事煤矿矿主张顺和终于低头认罪。可是,就是这个黑心矿主,在5月初事故发生后迟迟不报,秘密处理掉一具矿工的尸体,重新粉刷井口以掩饰烧痕,还在相邻的陕西韩城成立了一个“地下事故善后中心”。案情最终被曝光后,媒体记者去运城采访,带路人为了不暴露身份宁愿钻到汽车后备箱里,还有人因为给记者带路而受到威胁。 据张顺和自己坦白,他以前当了30余年的乡村教师,从来没干过煤矿。承包这个煤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何时起,报纸上出现了这样一类似是而非的报道:说是嘛,其内容似乎是真实的,所引数字也无可挑剔;说非嘛,就是经不起认真分析和推敲,只要你细心琢磨,就会发现其漏洞百出,大谬不然。如人民日报5月26日二版《为矿工送温暖》这篇报道,说的是旗山煤矿有个井口洗衣房的24位女职工,在“全民文明礼貌月”里由于改进了服务态度,不但为矿工洗衣,而且还增设服务项目——为矿工缝补衣服。矿工们穿上了干净整齐的衣服,从心眼  相似文献   

18.
奋发图强:一个老板的创业观1966年,谢文生出生在耒水河畔一个名叫泥湾村的小山村里。在他的家乡,有一个观山坳煤矿,是一个乡镇企业,曾经红极一时。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因管理不善等种种因素,观山坳煤矿以10多万元的债务和几十名矿工下岗回家的结局,划上了心酸的句号。对此,谢文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这么好的一个企业,怎么能说倒闭就倒闭。”不久,他凭着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与乡政府签订了合同,接管了这个充满诱惑却又暗藏诸多风险的煤矿,奏响了如歌人生中激越奔放的第一个音符。  相似文献   

19.
记者的良心     
常读报,时时能感受到记者的良心与良知,有时甚至被他们的文字所震撼。请读几段最近新华社记者的调查、采访和披露山西运城矿难事件时写下的文字:“17名屈死井下的矿工,在人们熟睡的时候,静,悄悄地被抬回了地面”。“我们一直期望的结果并不是这样……可这一善良的愿望,已经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从今天起,我们笔下的山西运城富源煤矿特大透水事故的‘遇险者’,必须改称为‘遇难者’;从此以后,21名矿工与我们阴阳两隔,任亲人如何呼唤,再也不回头”。  相似文献   

20.
我最初认识潘国平是在稿子上,那是1980年的事。他不仅经常写稿,还常常附上一封简短的信, 什么“不求见报,只求赐教”,“我已作了修改,请再指点”云云。这三言两语,看得出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虚心使人进步。到了九十年代,潘国平采写的新闻作品不仅在《徐州矿工报》面世,而且上了省广播电台、《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