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视新闻“三段论”。关于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的报道风格,在网上有人做了精彩的总结:前十分钟,各级领导都很忙;中间十分钟,全国人民都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各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戏言,如果列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变化最小的事物,那么,《新闻联播》一定位居前列。几十年不变,本应领风气之先的媒体如此僵化保守,如何让受众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2.
据说,央视<新闻联播>将于明年引入评论员制度.央视<新闻联播>明年将推出评论员,这一预告是在央视广告招标预热会上由一个中层领导披露的,混在其他新闻信息里,一点也不高调.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央视评论员的消息,获知甚少.我对预产期定于2012年的<新闻联播>评论员,只能报以期待与想象了.  相似文献   

3.
对改革开放以来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意义.这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年,也是<新闻联播>开播30周年.1978年1月,<新闻联播>开播;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或许是时间上的巧合,但也预示着在此后的30年间,电视新闻事业与国家改革开放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牟毅 《新闻实践》2009,(4):73-74
目前,国内各级电视台都有对应的时政新闻栏目,上有央视<新闻联播>,省一级有各省的"卫视新闻联播",城市台则有本土的时政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球受众最多、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任何一次细小的变化都会引发我们对其进一步发展变革的深入思考.这么多年来,<新闻联播>节目始终保持着较为固定的风格样式,播音员的播报方式也基本不变,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新闻联播>节目的革新就比其他节目要难吗?"  相似文献   

6.
<集结号>登陆<新闻联播>,引起哗然 擅长制作国产商业影片的冯小刚导演执导的<集结号>于2007年12月20日上映,21日<新闻联播>就用1分零9秒的时长播出了该片的上映消息,"首先介绍了北京影院<集结号>的放映场场爆满的情况,紧接着又播报了上映第一天的票房情况,随后介绍了<集结号>的主要剧情,最后的总结是这样的:这部电影告诉人们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不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不经过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7.
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邢质斌退休了,自1974年以来,其主播新闻或<新闻联播>长达50多年.有媒体报道称,邢质斌经验丰富、功夫过硬,她退休不退职,以后依然会为一些重大节目担任解说.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节目改版的消息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对于<新闻联播>这次的调整,内地媒体普遍解读出了这样的信息:"国际新闻时长增加了、舆论监督要加强、氛围不要那么严肃……"其中,<华西都市报><潇湘晨报>等25家媒体在报道<新闻联播>节目改版时,在关注增加国际新闻的同时均提到了加强舆论监督、新闻批评的报道,且后者比前者更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新闻联播>栏目一直是老百姓关注国家领导人的主要窗口.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自200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新闻联播>经常播放一些领导人下基层的时政报道.新闻中领导人亲身接触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在一些民俗节庆的日子,下基层与民共同欢度节日.  相似文献   

10.
李仁虎 《今传媒》2007,(7):62-64
今年5月16日早晨7点多钟,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转播了<经济参考报>的一篇报道,题目叫<晨鸣纸业废水暗排污染莱州湾>,副标题是<称我们是全国知名造纸企业,不少媒体调查都不了了之,你们看着办吧!>.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三昧》2008,(1):11-11
1994年4月1日,一个后来几乎千百次触动中国社会神经的电视评论栏目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并且占据了紧随<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间.这个栏目就是标准时长13分钟的<焦点访谈>.耐人寻味的是,此后的三届政府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与这一栏目的编导和主持人亲切交谈,并且分别题写赠言,尽显勉励之意.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7日晚,吉安电视台的独家报道<井冈军民紧急营救,上海游客全部脱险>同时在<吉安新闻联播><江西新闻联播>中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10月8日上午,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都打来电话,告知他们已租好20分钟卫星信号,希望吉安电视台能把稿子和图像传给他们.当天晚上,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都在重要新闻档位中发出了这务新闻并配发了评论.10月9日,中央电视台在一套的早间新闻和四套的晚间新闻中也分别播出了这条新闻.一条新闻能产生这样的轰动效应,作为采访记者来说,是一件最令人欣慰的事情,我们觉得采访时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值得.  相似文献   

13.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高僧玄奘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撰写的一本纪实性的<西游记>,它从唐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影响更是深远.有人说它是佛学著作,有人说它是地理学著作,有人说它是旅行家著作,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经认真研究后认为<大唐西域记>还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  相似文献   

14.
喻乐 《传媒》2004,(8):14-25
"并不是所有杂志都对你胃口,但总有一份为你而生:关于你这类人的生活与生存、价值与信仰、情感与趣味、成长与保健."<新周刊>在第161期的封面文章<人人都爱看杂志>中如是告白.有人说这是<新周刊>在受众导向时代依然我行我素的托词,也有人说这是<新周刊>在个性化阅读时代里仍然可以无为而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明钟惺、谭元春所辑<古诗归>中,录有武王<几铭>,清周亮工认为铭文"口"字,本是阙文符号,钟、谭为妄改.这是晚明以来批评<诗归>的一个公案.近人王欣夫、钱钟书考订,认为钟、谭<诗归>所录不误;本文从<大戴札记>版本入手,对王、钱的考证,作了较多补证,从而论定<几铭>中"口"字确非阙文,首为阙文之说者,实始周亮工.同时对钱钟书的征引错误,也作了纠正.  相似文献   

16.
市嚣繁荣,足以纷扰人心,而一缕清音却能撩响心钟,给人一种清新和从容.听罢南昌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广播剧<回家>,仿佛在青山秀水间和着悠扬的旋律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徜徉在绿色的都市,你会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甜.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仪式——《新闻联播》的传播文化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种意义上,作为国家政治权威与秩序象征的<新闻联播>,是中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本文运用传播文化学理论,以"国家仪式"的视角,分别从电视仪式与政治权威秩序的确立,电视日常收看与社会整合,新闻共同体与国家认同建构三部分,论述<新闻联播>的政治秩序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及身份认同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众出版就像买彩券,运气占很大成分.有人阴错阳差,杰作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人智者千虑,却与经典失之交臂.<飘>的出版,属于前者.哈罗德·莱瑟姆(Harold Latham)在其回忆录<我的出版生涯>(My Life in Publishing)一书中,详细叙述了<飘>的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1979年5月13日首发于<辽宁日报>,5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并加编者按,随后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全文广播.  相似文献   

20.
现在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看看微博,以为中国明天就会变革,看看<新闻联播>,以为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偏颇,但却以通俗的方式将两种媒介上的信息呈现特征表达出来了.事实上,微博和<新闻联播>是由网络和传统电视媒介两种不同的传播平台提供的,相应地,在选择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上,尺度是不一样的,因而,它们给这些信息接受者的心理感觉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