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每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都会有打动我们的地方,透过《迁徙的鸟》中与鸟齐飞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透过《海豚湾》中那一抹殷红的海水你看到了什么?透过《舌尖上的中国》天南地北的美食你看到了什么?透过《海路十八里》中那条潮起潮落的滩路你看到了什么?其实无论是哪部纪录片,只要它打动了我们,透过画面我们能看到的皆是真诚,是事件的真诚、纪录的真诚、纪录精神的真诚。一、真诚无关金钱,是使命的必然选择法国导演雅克·贝汉为了拍摄纪录片《迁徙的鸟》,  相似文献   

2.
宋强(以下简称“宋”):《狼图腾》、《藏獒》的出版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国虎》的出版是否有跟风之嫌?与它们相比,《中国虎》最独特的地方体现在什么地方?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办出地方小报的特色,去年我们专辟了《比一比、看一看》专栏。一年来,我们先后围绕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连续刊登了一些“集纳对比”报道:《开门后、关门前你在干什么?想什么?》《同志,在办好职工食堂上你抓了哪些工作?》《怎样把我市早点供应搞得更好?》《保证酱油醋质量,维护千家万户利益》等,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读者称赞这个专栏是我报的“报中报”,读后感到亲切、实在。  相似文献   

4.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办出地方小报的特色,去年我们专辟了《比一比、看一看》专栏。一年来,我们先后围绕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连续刊登了一些“集纳对比”报道:《开门后、关门前你在干什么?想什么?》《同志,在办好职工食堂上你抓了哪些工作?》《怎样把我市早点供应搞得更好?》《保证酱油醋质量,维护千家万户利益》等,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读者称赞这个专栏是我报的“报中报”,读后感到亲切、实在。  相似文献   

6.
如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到底怎样?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又如何?《工人日报·新闻周刊》近日开设的专栏《百姓收支档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  相似文献   

7.
今年奥斯卡最成功的电影,莫过于《鸟人》。然而,你真正看懂了它么?一个讲述旧舞台剧演员再就业的故事,是如何打动奥斯卡那些挑剔的评委的呢?读懂《鸟人》你需要读懂哪些书?那句"当我们谈论XX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句子最初来自于哪里?  相似文献   

8.
麦克卢汉在其第一本著作《机器新娘——工业时代的民俗》中提出,人类的文化史上,媒介和技术是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但媒介究竟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它改变了什么?它通过何种途径改变了我们?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这本书中,他试图进一步回答这些问题,让人们理解媒介带来的  相似文献   

9.
王跃春 《传媒》2012,(5):56-57
1923年10月,《中国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到现在已历经89个春秋,一本高龄的青年期刊,如何继承传统?又如何开拓创新?这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不继承传统,《中国青年》将失去自我;不开拓革新,《中国青年》将被时代所抛弃。我们只能在改革中谈"师古",  相似文献   

10.
书架     
《报林求索》2012,(11):165-165
<正>何为正义?《正义的理念》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印)阿马蒂亚·森价格:58元出版时间:2012年6月本书是自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问世以来,有关正义的最重要的论著。我们为什么需要正义的理论?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正义理论?阿马蒂亚·森认为,我们需要超越,而不只是停留在对于不公正的直观感受上;我们必须通过理智的审思来对我们日常感受到的不公正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1.
屠炯 《视听界》2004,(6):60-62
尽管自2000年“真人秀”开始风靡全球始,所招来的骂名就跟其火爆程度不相上下,但这亦遏止不住“真人秀”作为一种创新的综合性电视节目形式的成长步伐。步入2004年,五花八门的“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涌现出了不少新形式和新卖点。一、“真人秀”——“真”在哪,“秀”什么?“真人秀”就像一个有多个小名的孩子,至今仍有许多叫法,诸如“真实电视”、“纪录肥皂剧”、“真实秀”等,其泛指普通人在特定场景、特定规则下完成特定任务,同时,其过程被录制并播出的一种电视节目。1999年,荷兰的一家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广受争议的偷窥节目——《老大哥》。而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生存者》最终将“真人秀”节目推向了高潮。那么,在其风靡的背后,让我们来看看,“真人秀”到底“真”在哪,“秀”什么?  相似文献   

12.
对于电影《红樱桃》,我们如数家珍:它曾获得“金鸡奖”提名奖,它的女主角曾名噪一时;对于《哀歌——江河水》二胡协奏曲,我们也不陌生,它在德国演奏时赢得过极高声誉,它的演奏者几乎众所周知。然而,《红樱桃》的音乐创作者是谁?《哀歌——江河水》又是谁的作品?我们不知道。我们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杨立青,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是的。这位深受中外同行推崇的音乐权威,对大众来说是个陌生  相似文献   

13.
档案工作者应该有怎样的责任感、事业心?什么是我们职业道德的最高准则?《职业与理想》栏目刊登档案界老前辈裴桐的文章《略谈档案工作者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上映的好莱坞大片《2012》引起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于地球现状的担忧。在过去的几百来我们对这唯一的家园都做过哪些伤害?对此我们还能做出哪些补救?我们还能为我们的孩子留下什么?  相似文献   

15.
出版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或者说,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即便是最漫无目的阅读?追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开始这一生的阅读的——候鸟的队列、街上的招牌、《三字经》,小人书,还是百科全书?再想想,上帝为何将阅读这一能力赋予人类——为了让我们遵从,还是去发现? “我们每一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边的世界,冀以稍微了解自身和所处,”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这本《阅读史》中  相似文献   

16.
恩斯特·布洛赫全集,共16卷,恩斯特·布洛赫著,法兰克福/美茵:苏卡普出版社,1 977(Ernst Bloch:Ernst Bloch Gesamtausgabe,in 1 6 Ba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7)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我们去往何处?我们在等待什么?什么在等待我们?布洛赫:《希望原理》  相似文献   

17.
我们外出采访时,往往会有人惊讶地问我们:“你们是记者吗?”“你们是中央电视台的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典型地从侧面反映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这个群体的工作风貌和作风。的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记者和摄制人员,相比之下具有吃苦耐劳、不图私利的精神,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群体以及我们的栏目能够受老百姓喜爱的主要原因。大家知道,目前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的看法不算太好,有些原因是由于个别同志不好的做法,但是《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记者在外面非常注意这点,而我们最终也给外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争取到了采访对象的配合。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于《民国暂行报律》的最早颁布时间,目前有1912年3月2日与3月4日两种看法,我们何去何从?记载《民国暂行报律》内容的重要史料(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具体有哪些?学界对《民国暂行报律》风波已有的解读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本文拟对这三个问题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9.
我们陕西农民报的副刊叫《百花园》,《百花园》有个《千字文》的专栏。《千字文》就是杂文,几乎每期登一篇。怎样给农民写杂文?这还是个新课题,我们还没有成熟的经验,这里谈的只是些点滴体会,和同志们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广大读者的厚爱下,《新闻与写作》走过了20个春秋。 每年都会有变化的《新闻与写作》,明年会有什么新变化呢?又会增加什么新栏目呢?许多读者问我们。 正如大家所期待的。我们也盼望着新的年轮,盼望着用创新给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