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诵读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要重视诵读教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尤其重要。一、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也注重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学的经典、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文化传承;古诗文的语言是最具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古诗文用词准确凝练,字斟句酌,诗句精深华丽,充分表现了汉语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我们祖国文苑中的瑰宝,这些古代的先贤之作,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学习古诗文,对学生修身养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  相似文献   

3.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应试教育影响,现今中学阶段古诗文教学存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应有的评价机制等问题。结合初中古诗文诵读现状,可从激发兴趣,教师范读,举办吟唱诵读比赛,建立诵读考查机制等策略入手,提升诵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中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意义我国的古诗文意蕴丰厚,诵读起来更是抑扬顿挫,能够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多学习这些古诗文,能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体现出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对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是有帮助的。二、培养中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1.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古诗文的美,让他们从古诗文中去感  相似文献   

5.
王肃霜 《甘肃教育》2011,(17):38-38
近年来,对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问题,学术界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是继承中华文化之大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良方;反对者则认为,学生应集中精力学习现代科学,没有必要再去诵读古诗文。而笔者认为,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不但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学习总目标之一。因此,引导学生诵读古代经典诗文,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古代经典诗文的读写链接,引领学生绵延亘古文脉,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与骄傲。一、涵泳经典潜滋暗长待薄发诵读古文,满口留香。古诗文要读得充分,读得好玩,要注重孩子的兴趣情感培养和个人体悟的交流,淡化古诗文的表达技巧及其内涵的深度挖掘,通过生动有趣的诵读、文化熏染的赏读、活泼带劲的赛读,让孩子爱上古诗文,走近古诗文,乃至敢于自创古体诗文。  相似文献   

7.
<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好古诗文最有效的途径。诵读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活动。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对古诗诵读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下面就结合古诗文的教学案例,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初读,读准字音,感悟诗韵由于几千年的时空距离,造成了古诗文与现代学生之间的隔膜。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首先就要把诗句读准、读通,初步感悟诗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其都是千古流传至今的文化精粹,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蕴含有深远的意境,并且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有很高的诵读价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学生诵读古诗文,使他们在诵读中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感知诗文隽永的意境,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就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汉语古诗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很好的方法。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更有效地进行中学古诗文教学呢?我觉得首先得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中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10.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经常吟诵古诗文,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想象,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因此,在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读通诗句,读出情感,读出诗韵,还要充分利用古诗文诵读这块阵地,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在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挖掘古诗文本,陶冶学生性情  相似文献   

11.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丽宝藏,吟诵不仅仅是古人对于诗文的传统诵读与流传的方式,也是对于古诗文创作的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的重要形式,其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与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吟诵作为古诗文的声音载体,有效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帮助古诗文的朗读、背诵与记忆,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领会起到积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带领学生感受诗文的情境,领会古诗文所蕴含的哲理与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使小学生愉悦地与中华古诗文握手 ,我们从1995年起进行了小学生大量诵读古诗文实验 ,总结出了如下教学策略 :一、吟诵品味大多数古诗文讲究平仄 ,音韵和谐 ,琅琅上口 ,很适合学生吟诵。1 .自由读读 ,读通读畅“吟诵”是学习古诗文最合适的形式 ,但不能搞整齐划一的吟诵模式。应允许每个学生对诗文中的形象 ,诗文中的情味、语言 ,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可以由学生单独读 ,也可找伙伴读 ,你读给我听 ,我读给你听。只要读得准确、通畅 ,读得饶有兴味 ,无论是摇头晃脑地读 ,还是手舞足蹈地读 ,皆可。教师只在学生读错音…  相似文献   

13.
诵读,是古代私塾教学的重要方法.古人一再强调"书读百遍.其叉自见".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诵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诵读古诗文具有思想教育的作用、提高文化知识修养作用.我们应当督促学生加强诵读,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诵读兴趣,使他们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语言风格,懈悟句句箴言,顺应层层波澜,体会种种情感.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意义重大,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诵读习惯,使初中生对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华古诗文经典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让小学生了解、诵读古典诗文,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语文课程标准》将诵读古诗词列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诵读法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在课堂教学中诵读古诗文却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探求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路径主要有三条:其一,“理解诵读要义”为古诗文有效诵读提供认识基础;其二,“明确诵读意图”为古诗文有效诵读提供目标导向;其三,“加强诵读指导”为古诗文有效诵读提供方法保障。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时,最好将学生生活贯穿于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诵读积极性;鼓励学生反复诵读古诗文,感悟古诗文中的语言美。总之,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古诗文诵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单元教学设想】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宋朝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因此,学习古诗文的第一学法就是“熟读法”。真正的“熟读”应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美的创造。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此言也正道出了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古诗文尤其重视诵读,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是更好地品味古诗文的必要环节。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  相似文献   

19.
杜庆峰 《教师》2012,(9):73-73
古诗文是精神的暗流,是绝妙的回味,是古韵纵横的书籍,是可以诵读出来的精妙绝伦的历史篇章。让语文课堂充满古韵的诗文之风,让学生们对于古诗文的感悟成为语文学习的审美追求,并让他们对古诗文乐之、温之和悟之。本文按照此角度来阐释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魔力。  相似文献   

20.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古诗文背诵又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从长远来看,相当数量的诗文积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人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学生课外诵读的时间有限,因此,指导学生当堂成诵,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践探索中,我摸索出速背古诗文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