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不能只活在现实当中。跳出现实的方法有两种:睡觉做梦和艺术审美。前者醒来后,或捶胸顿足,或痴痴一笑,然后,生活继续。后者不甘庸碌一生,要踏着平凡日子,探究终极关怀,从审美中寻求超越。两者形似,神髓并不相通。但也有例外,譬如庄周梦蝶,譬如这张照片;它们融化了梦境和艺术的边限。斯人仰卧长椅欣赏,徒不知是梦是赏,浑不察是庄周还是蝴蝶,梦里梦外,亦真亦幻。大截像取景,那绚烂画作,倏忽晃人心魄;高处俯拍,空旷场地上的人,孤独却不落寞。画面分成两个影区,上部热烈地让人喘不上气,下面平淡而寂静。但欣赏者的舒展体态和地板暗藏的纹理走向,道出了秘密:一股心向往之的热流,正在不可遏止地涌动。在画面的双重隐喻中,一扇门正吱吱呀呀地打开;现实与超越,梦境与审美,交融缠绕乃至升华的全过程,正慢慢向我们洞开。  相似文献   

2.
2002年,英国学者朱利安·沃尔弗雷斯(Julian Wolfreys)出版了《21世纪批评述介》(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21st Century)一书,该书的第12章为戴维·庞特撰写的"幽灵批评".看到这个题目使人感到有一种阴森森的诧异:有一种批评理论叫做"幽灵批评"?此前似乎还鲜有所闻.这种"幽灵批评"是一种"幽灵式"的批评,还是对"幽灵"的批评?后一种理论似乎应当属于灵魂学、精神学,或者精神现象学之类,大概不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属于文学批评的,大概只能是前者了.那么,什么是幽灵批评呢?  相似文献   

3.
一束阳光,从岩洞外面强烈地照进来。阳光下面,慈爱的老妇人默默地干着家务;调皮的孩子正捧着盘子看洗得干不干净。是的,那个岩洞就是她们的家。没有用闪光灯打扰这宁静一刻,摄影师把所见的一切,原生态呈现。大片的阴影烘托出岩洞的神秘与深邃,同时弱化了对周围简陋环境的渲染:摄影师不想展示太多生活的困顿,那不重要。这束阳光,是真正的叙事中心。侧光将人物从黑暗中浮显出来,而红白蓝三种极富生命气息的色彩,更与古老粗砺的岩洞形成强烈反差。从柏拉图时代起,就被赋予某种桎梏含义的洞穴,被那束光骤然点亮。阳光照耀下,平静的画面暗暗涌动着生命的激情与希望。在中东那片贫瘠的沙漠深处。哈姆丹部落的人们,承继了几千年来人类最古老的生活方式:平日以采摘水果为食。住在洞穴之中。面对强大的物质文明,他们从未感到失落;因为,心中的希望与现实生活无关,心中的希望是那已传承千年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4.
【导读】《逐光的孩子》在对乡村儿童生存境遇与心灵图景、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奉献、支教青年的人生价值等系列问题的深度挖掘中,全面展现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变化,是一部极具时代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书写可谓汗牛充栋,涌现出大量精品佳构的同时,泥沙俱下,也出现了一些同质化、模式化、脸谱化的平庸之作。  相似文献   

5.
又一个“世纪末”正向人类走来。 在这样一个世纪之交的特殊时刻,我们很容易记起人类史上曾一再出现过的“末世观”。“有谁看不见世界正在衰落,它往昔的力量和生机已荡然无存?”公元250年,欧洲的一位  相似文献   

6.
生意赔本会不会出新闻?《江城“夜明珠”》(人民目报199○年8月2○日头版)的作者,一反常规,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江苏省南通市农机公司夜间服务部营业额下落、甘做赔本生意中挖出了感人肺腑的社会主义经营思想和经营作风的新闻。南通市农机公司夜间服务部是1984年开业的,被农民称为江城“夜明珠”,年营业额近万元。后来,生意不景气了,去年的营业额只有1○○○多元。金年利润14○多元,而仅夜班补助就需28○多元。干的是赔本生意啊!当采访者走到这样个地方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有的人可能认为经营这么差,是不会有什么新闻的,有的或许进了一步,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方面发现了新闻线索,但往往要等到经济效益转好了再写,或者回避经营效益,不提赔本数字,仅仅就服务态度谈服务态度,以服务质量论服务质量。然而,本文的作者却发动逆向思维的“机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次出发,只是不知道归程. 她朝窗外一瞥,如同每天早起乘坐校车一样,轻轻地跟亲人挥手拜拜;可她有点纳闷,外面为何有这么多人焦急离开却又依依不舍;她清澈的眼里满是懵懂,难道不就是一次旅行么? 对,不对,这是一次越远越好的旅行.  相似文献   

8.
得益于传播技术的突破和传媒体制的逐渐松绑,言论市场的再度活跃或者说时评的井喷式繁荣是当下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南方周末》作为中国报业的带头大哥,在时评的发展创新层面更是敢为天下先。评中评栏目的创办便足以使该报在言论集散以及舆论整合方面笑傲国内群媒。  相似文献   

9.
于媚 《新闻世界》2011,(1):105-105,123
新闻评论如何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南京《现代快报》以犀利的文风、抨击时弊,深得读者热捧,在创新新闻评论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越南正在发生的情况,也许暴露出的就是我们在经济操作中曾经被忽略的致命隐患。"这是《越南"危机"》开篇不久就提到的一句话,相信也是作者之所以费尽笔墨想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所谓的越南"危机"发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媒界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公众关注度的增长(五大媒体中仅次于网络)、广告投放额的增加(约50%的增幅),期刊市场作为"黄金码头"的地位日益醒目,一家数十人的杂志社创造出比数千人工厂还高的效益。早已不是什么奇事。而随着1997年报刊业绝对数量的压缩,及1999年出版结构的调整,这场没有硝烟的大战已悄然转移到更高  相似文献   

12.
《新民晚报》的“谈家常”专栏,从复刊到现在,已经办到1,000余期了,每期200字左右。不过方寸之地,谈的是家常事,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文章,很受读者欢迎。“谈家常”专栏办得“近”。群众生活中的事,家长里短、恋爱、交友、养老、教子、买衣、烧饭、看戏、跳舞,它都谈。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读了一部很奇特的书,书名叫《多棱镜下的蒋介石》,真是大开了眼界。这部书的《序言》向我们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是伟人抑或独夫,其历史功罪,向来评说民国史者褒贬不一。”那就是说,蒋介石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历史上的功臣,还是罪人?至今尚未有定论。因此,作者认为这样对待蒋介石很不公平,说是“盖棺不能论定,入土亦难为安”,并说:“我们以往在论及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时,不少观点有失偏颇。”于是,他们更“努力将蒋介石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有欲,还其历史的、真实的本来面目。”而且,他们还颇有自信地说:“有一点理直气壮,本书所引用的史料,‘无  相似文献   

14.
比起篮球、足球、乒乓球的市场开发程度还是要逊色很多,“乒超”离“中国的NBA”还差得很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6.
著名记者范长江曾给新闻下过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此语讲得很好,很到位。生活中每天有那么多事实发生,哪些事实可构成新闻,从读者心理来说,当然是那些读者欲知、未知而应知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得益于“兼容性”———评《有趣的世界》丛书●徐烈军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有趣的世界》丛书是一套档次高、质量好、效果佳的少儿读物。之所以说它既高且好又佳,是因为它较成功地兼顾了孩子与成人的需求。作者和编辑以敏锐的眼光和对读者心理世界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8.
陈为琳 《视听界》2001,(4):53-53,51
江苏有线电视台自2000年9月10日推出全新的电视综艺类节目《财富有情》以来,该节目已引起同仁们的关注和观众的欢迎,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我作为该节目的编导成员,拟结合前期节目的运作实践过程进行分析,以求得行家指正。一、该节目的创办宗旨:帮助普通人实现“梦想”《财富有情》栏目创办伊始向社会承诺:该栏目无偿提供给节目参与人(梦想者)每人5万元流动资金和75平方米旺铺让其经营。经营5周后,所得利润归经  相似文献   

19.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张维为先生在他的新著《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2014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回答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即:中国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何处去?《中国超越》与之前的《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一起构成了张维为先生的"思考中国三部曲"。在《中国超越》这本书中,作者结合其在西方国家生活20多年、走访100多个国家的经历,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20.
形式主义害死人。老百姓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3月8日《扬子晚报》“焦点新闻”版上《人大代表“会诊”形式主义》(作者慎海雄、潘海平)一稿,“穴位”找得准,“针”也扎得猛,读了让人拍案叫绝,大有吐了在喉骨鲠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