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社会空前繁荣,百废皆兴。然而图书馆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似乎被人遗忘,中学图书馆面临着升学和资金投入不足的双重压力,更是被人冷落和遗忘,它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但是,越是文明素质提高越会重视图书馆,越是经济繁荣越会加大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这是因为图书馆所贮藏的不仅仅是千万册的图书,它所贮藏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民族的文化,一种囊托世界的文化,如果一个中学想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发挥中学图书馆所蕴藏的意义和价值。一、中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无论是国家级的图书馆还是市级的图书馆或是学校内的图书…  相似文献   

2.
当你在拍皮球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皮球越是被拍得狠,它反而会越跳得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它承受压力的能力特别强,越是有压力,它越是有动力。你是什么样的皮球,还是赶快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言语要避免重复,而有时我们又故意重复,这就是修辞格“反复”。为什么会出现“反复”这种修辞格呢?其实,它与人的心理有着广泛而隐秘的关系,它是人的情感表达的需要。人们的情感越是浓烈、深沉时,越是会出现反复;越是表达更多的情感、更少的思想时,越是会出现反复。它是人的情感的一种投射,是人的情感投射的一种物化形式。  相似文献   

4.
自然是在文化中生成的概念。由于文化语境的转变,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美学谈论的是不同的自然。对古典主义美学而言,自然是人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其作为美的对象的等级与其人文化的程度密切相关,自然本身不具有独立的价值与意义。“越是原始的自然,越具有审美价值”是现代主义的审美趣味,这跟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人与社会的对立相关:自然在这里仍然不是感性的自然本身,而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而存在,表达的是现代人超越现实的理想。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自然成了商业操纵下的一个个风景名胜,这一过程更是原生态的自然被剪裁、被概念化,成为干枯的文本的过程。作为文本的风景被后现代人阅读的方式就是观光旅游,对自然的欣赏最终变成了消费风景名胜的旅游快餐餐。生态美学试图颠覆长期以来形成的主体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从人的替身、从象征物、从文本化的处境中拯救出来。它把自然的拯救看作人的拯救的途径,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实现了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杨立行 《家长》2012,(5):35+38-35,38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能得到的东西或者是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忽视。  相似文献   

6.
切·格瓦拉和波尔布特,两位具有相同思想、类似经历,为着同一理想献身的职业革命家,一个演绎为备受世人景仰的完人和杰出的精神代表,一个沦为几乎受国际法庭审判的罪犯。个中原由是一个为了理想而远离权力,一个为着同样理由而滥用权力。个人人格的不同和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酿成两人截然不同命运的重要因素。两种命运一丑一美,其所蕴涵的哲学和社会学的内涵是:真善美统一的价值一元论哲学具有可臻完善性和排他(假、恶、丑)性,用之以立身和个人的人生追求,即可塑造切这样的完人和尘世基督徒形象,用之改造社会即走上剥夺亿万普通人的切身利益和权利的背反之途。因为它信奉真理只有一个的逻辑,于是它越追求真善美,越在现实生活中造成更多的假恶丑,越是坚信它能实现一切价值,却反倒连最基本的人的价值都被肆意践踏;越是宣称它正在建立“地上天国”,越是造成人间无数的悲剧和灾难。这关于理想、革命和人的悖逆现象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7.
赵锋 《上海教育》2003,(12A):14-15
1998年,江南中学是一所几乎被人遗忘的薄弱初中,没有值得称颂的历史,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没有优秀的师资,办学没有特色……周边地区的居民这样描述它:想上大学,就不要进江南中学。四年里,江南中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周边地区的居民乐意把孩子送进江南中学,就连其他地区的家长也都在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来。短短四年时间,从一所年年被评为B^-的学校,一跃成为黄浦区的A级学校,江南中学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相似文献   

8.
罗儒国 《当代教育科学》2005,4(20):33-36,53
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味。然而,由于教师的“物化”,教学技术化、日常化、剧场化等现象长期存在,教学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被遮蔽和遗忘。导致教师教学生活异化、教学生活意义与价值遗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因此,教学生活意义与价值的拾回需要增强教师的内省性自我意识,重建学校文化、变革教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9.
独行的快乐     
独行,一个大部分人恐惧的字眼,它象征着一个人被孤立,被遗忘,但,它在我眼中,却有另一种意义:超凡、不屈、坚韧.  相似文献   

10.
扎根黄土育英才──记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郑新华韩建朝西平县芦庙高中,是一所貌不惊人的农村中学,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几乎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然而,就是这所简陋的农村中学,年年都要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一批高质量的外语人才。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就是土生土...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是否具有自我觉察的能力和习惯,是心智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分水岭.正如一部电脑,使用者越是了解它的性能,了解它的缺陷,越会运用自如.我们与自己的大脑的关系如何?被大脑所主宰,还是主宰大脑?通过自我觉察能力的培养,将启动身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仪式作为一种文化或者说文化象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一些我们所经历的看似普通的事件被赋予一种特别的甚至是无法言说的意义,直至触及人的心灵。仪式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教育人善于从一些普通事件中充分挖掘出仪式的价值来.让师生经历共同的情感体验.使普通的事件成为不普通的经历,激发师生对学校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欣赏,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浅议文化品位与心灵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自身和人所面对的世界都在不断地向人生成.这种生成的总和称之为文化.世界的人化过程和人的人化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文化作为名词是一种价值、一种意义;作为动词是一种开发、一种塑造.人既是这种价值和意义的赋予者,又是被这种价值和意义所开发、所塑造的对象.人在向人生成的过程中,亦即在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展开,这种展开构成不同的心灵境界.在人的心灵的诸多境界中,最有意味的境界是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实际上是审美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14.
针对英语单词记了又忘,词汇量似乎永远无法增大的问题,这里谈谈如何利用记忆和遗忘的规律以及科学的方法来记单词。记忆和遗志是一对矛盾,人能记忆也会遗忘。一般说来,使人感兴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容易记住;反之,则需付出一定的努力(除非是天才或神童,一般人做不到过目不忘)。而遗忘是人脑的自我保护功能,当记忆的东西长期不用,大脑就会自动把它忘掉,以便腾出“空间”记其他东西。科学研究还表明:记忆所花的时间越短,遗忘的速度就越快;反之,记忆所花的时间越长,遗忘的速度就越慢。另外,遗忘还有一个特点:遗忘的速…  相似文献   

15.
曹怀宗 《甘肃教育》2006,(9B):11-11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亚当和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而偷吃.结果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说明,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这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16.
“才以用而目生,思以引而不竭。”是说人的才干越是使用越会日益增长,人的思维越是多思越不会枯竭。这句话对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困惑着的老师们会很有启发,特别是对教师如何理解、运用有效教学大有裨益,所以拿来做为我这篇拙作的标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充盈着整个人类社会和历史生活。企业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其价值和意义就会超越企业,也超越员工心理。它不仅为企业所创造,同时也创造着企业。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对企业做事准则的一种认同。清华同方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准则,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学图书馆是教师和学生课外补充知识的源泉.一直是以贮藏的书量来体现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实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一般图书馆的书已不能满足需求。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学图书馆要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不得不改革,建设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向广大师生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9.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深深的溺爱为何就成了孩子的桎梏?一日夫妻百日恩——但相爱的两人为何最终徒留遗·眼?有时候,盲目的“爱”越是深刻,越会适得其反。心理学中素有“移情作用”的概念,它或许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相处过程中“懂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细腻的情感     
每个年轻人最主要的是要记住,不要用粗野的情感,如喊叫、暴躁、凶狠来填补思想上的空虚。在人的心灵深处,在潜意识里隐藏着一种本能——动物的恐惧心理、凶恶和残忍。一个人越是缺少文化修养,缺少智力和美感,这些本能就会表现得越频繁,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