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的生活实践(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数学,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像花朵、蜗牛、蜂巢等也都包含着数学美。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的生活实践(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数学,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像花朵、蜗牛、蜂巢等也都包含着数学美。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新课程让数学学习走入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数学思想的形成,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为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数字”的世界里,从醒来看几点到吃几碗饭、缴多少税、花多少钱……几乎都跟数学脱离不了关系,但我们却让孩子怕数学。孩子几乎每天跟数学为伍,但我们却逼着他们去学数学、补数学,最后还使他们讨厌数学、恐惧数学、远离数学,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常逼迫孩子做机械乏味的数学练习,重视成绩而忽略孩子的情绪反应。事实上,孩子数学的好坏跟他是否喜欢数学有绝对的关系。一般而言,在数学方面有成就的人,通常都是具有辨识逻辑或数字的敏感性及推理性特质。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周遭事物环境展开探索活…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作为学校教育预备阶段的幼儿园,应注重数学教育的启蒙性和生活化,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为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每样东西都是以一定的数量、大小、形状等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并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不断感知数、量、形、时间、空间等数学知识。因此,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面对3-6岁的孩子,如何将孩子们的生活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通过生活中的事物了解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秀娟 《考试周刊》2011,(40):219-220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幼儿来说,学数学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周明 《考试周刊》2012,(5):90-91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数学,让孩子有更多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幼儿数学教育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目的是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相似文献   

9.
华罗庚曾说世界是由数和形组成的,无处没有数和形.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数和形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孩子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幼儿阶段是认知的关键期,他们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概括能力较差,建立数和形的概念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因此,幼儿学习数学时,我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建构数学,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游戏帮助幼儿轻松地学习数学,让幼儿数学教育充满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孩子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课,人们形象地称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活动中,应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数学教学融入到日常各科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于“能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又结合园所“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幼儿学数学的兴趣”的课题研究,我们开展了“小超市”主题活动。以往的数学活动总是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那么结合“小超市”主题活动,如何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亲身体验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尝试通过以下有效途径来进行:一、数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一)活动生成来源于幼儿生活在刚开学的时候,有的孩子经常将一些食品、玩具等带来…  相似文献   

12.
陈李娟 《成才之路》2011,(29):14-14
幼儿园数学作为数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它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情感、态度、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幼儿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接触的机会无处不在,如今天是几号、家住几层楼、家中有什么人、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等,这些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它反映的是一种关系,同时它的知识性、抽象性、概括性、生活性也很强。在日常教学中,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感知数学现象,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逐步提高孩子们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一、问题激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幼儿  相似文献   

14.
一、数学活动课的目标和特点 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2.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数与形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看待现实世界的时候,应当看到其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意味着除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外的其他内容,很有可能在“数学的眼光”下被剥离,这就是数学抽象.数学抽象的过程重在学生体验感的获得,结果重在准确的表达.将数学抽象的过程进一步细化为情境创设、深度学习以及实践体验,可为数学抽象的实践提供一条更加清晰的路径.数学抽象过程的最大价值,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很多等量关系,最终都可以借助数量关系来体现,而这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认识到“数学是认识和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学生养成了“数学的眼光”.  相似文献   

16.
尤素敏 《教育导刊》2006,(12):42-42
数学的目的是促进孩子的发展,孩子是学数学的主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学者也认为,“人是数学的主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为我所用。”(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P43)对幼儿来说,学数学、探索数学的过程比起探索有关数学方面的结果更为重要。如,分类、排序是学数前的一种智力准备活动,更主要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探索领会事物摆放的规律,促进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学数数,是为了积累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知识,更重…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生活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交流的普通语言,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随意性大.数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化语言,是数学特有的形式化符号体系,它具有简练、严谨、抽象和形式多样的特点.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数学教育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数学教育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