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专利地图的全球大数据技术竞争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运用专利地图的方法探索全球大数据技术的竞争态势,以期为我国政府、企业、高校发展大数据产业和技术提供竞争情报支撑。[方法/过程] 以Thomson Innovation平台的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 363篇大数据技术专利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专利管理地图、专利权利地图和专利技术地图的方法,从申请年份、申请国家、专利申请人、同族专利、专利引用、技术领域等角度进行态势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阶段特征明显;美中两国是大数据技术研发的主要国家;互联网企业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推动力量;大数据研发的热点聚焦在Hadoop、MapReduce等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当前全球经济以及科技迅猛发展,作为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高速铁路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积极地抓紧这次机遇,大力发展高铁产业。本文对高铁领域专利技术的布局进行研究,为我国掌握高铁行业发展态势,把握技术热点提供可借鉴性建议,为专利布局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过程]本文从纵向、横向和深向三个角度宏观来观测专利布局态势,即专利申请的年度变化、专利国内国外布局和专利构成分析。在对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进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铁领域主要竞争者的专利布局情况。[结果/结论]发现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处在快速发展期,我国在短时间内已经成为了高铁领域的专利高产大国,但仍然存在专利布局过于保守、专利技术投入过于传统等问题,而国际各国对我国专利技术已形成了包夹之势。  相似文献   

3.
纯电动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车载充电技术作为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一直以来各大汽车公司以及科研单位等都视之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分析全球以及中国的车载充电技术专利申请趋势、研究热点及高产机构分布,得出全球的技术发展特点,得知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的优势和不足。随着车载充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需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日本、韩国在海洋渔业领域的专利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三个国家在该领域的专利发展特征,揭示我国在该领域技术创新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过程]采用专利文献计量法分析了中日韩海洋渔业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技术分布、质量竞争力、对外布局、创新主体。[结果 /结论 ]中日韩是全球海洋渔业专利的重要来源国,三个国家的专利发展态势、技术研发重点、创新主体类型等均不同,我国在该领域专利规模的增长与质量的发展尚不协调,对外布局意识差距较大,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未来应从构建专利信息平台、转变粗犷式发展模式、树立全球发展视野、激发高校院所优势、培育龙头创新企业等方面出发,推动海洋渔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Innography平台的青蒿素类药物专利情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小平  李向阳 《现代情报》2016,36(2):157-166
青蒿素类药物对全球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保护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从专利申请、专利布局、专利技术来源、竞争态势、IPC技术类别等角度对全球和中国青蒿素类药物研发的发展态势进行探讨,并在挖掘该领域核心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核心专利的来源国家、专利权人及技术主题状况。研究表明,全球青蒿素类药物研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拥有该领域大量专利,但绝大多数核心专利均掌握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手中。研究可为全面了解青蒿素类药物研发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已经给人类带来恶劣影响,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是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方法/过程]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II)检索有关“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的专利,开展专利分析:(1)对专利数量、专利申请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2)对专利公开国家/地区、专利权人以及研发团队合作关系等进行关联关系分析;(3)使用CiteSpace工具进行文本主题聚类分析和热点分析,基于专利被引频次分析“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领域的关键技术主题,以掌握该领域的技术研发态势。[结果/结论]全球“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技术的研发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发展期;中国和美国的专利量领先全球,是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布局市场;较多日本企业在该领域申请了专利,且全球企业间技术研发的合作较少;“碳捕捉”的材料、设备、系统以及“碳封存”的储存罐是研发热点,但“碳捕捉”技术较多关注能源开采、发电、采矿冶炼等工业生产过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研发较少。从高被引专利来看,中国是该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布局市场,在传统能源开采、工业生产、煤火发电等行业的碳捕捉方法、设备和系统技术研发较多;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如防爆防雷、农业生产等技术研发较少;相对于“碳捕捉”和“碳利用”技术来说,“碳封存”技术则较为空白,这与“碳封存”技术的实现条件较为复杂以及成本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型民用无人机是未来无人机领域发展热点之一,为了明晰大型民用无人机领域全球专利态势和技术热点,本文围绕大型民用无人机领域,确定技术边界,开展专利检索,从专利申请发展趋势、专利技术生命周期、专利申请所属国分布、重点专利申请人分布等方面进行专利分析,并采用IPC分类号、文本聚类专利地图、人工技术分组的方法对大型民用无人机的技术热点进行挖掘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大型民用无人机处于快速发展期,飞控技术、机体设计、5G网络应用于低空飞行的数据高速传输链路、飞行仿真模拟及智能测绘,以及货运功能等都是大型民用无人机发展的技术热点。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我国大型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纤维素乙醇技术的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利用专利文献的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的总体态势、专利申请区域、专利申请人、专利研发热点、专利法律状态以及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以全面了解我国纤维素乙醇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未来我国纤维素乙醇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杰  高彦静  郭倩玲  秦颖 《情报科学》2017,35(11):108-113
【目的/意义】通过对全球聚酰亚胺中空纤维专利情报进行分析,揭示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在该领 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信息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利用Innography专利检索和分析平台,对全球聚酰亚胺(PI)中空纤 维专利情报进行分析,内容包括专利申请趋势分析、技术应用国分布、技术发明国分布、专利权人分析、专利价值评 价等。利用Innography新的分析功能对聚酰亚胺(PI)中空纤维专利技术申请量TOP5机构的研究热点、专利布局 进行了分析,对比国外竞争对手研发热点,为国内研发方向提供参考。对挖掘出的核心专利内容进行了分析探 究。【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等在聚酰亚胺中空纤维领域的技术实力较强,拥有各 自独特的核心专利内容。中国虽然是该项技术的主要应用国和技术发明国,但尚未拥有核心专利。目前聚酰亚胺 中空纤维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用于气体分离的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Orbit专利信息检索数据库和incoPat分析工具,对全球静脉识别技术专利情报进行检索策略、申请趋势、技术应用区域和创新机构竞争态势分析,尤其对核心专利进行深度挖掘,为国内相关研发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静脉识别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手指静脉认证系统改进和静脉图像特征识别领域,日本和韩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较强,各自拥有独特的核心专利。中国虽然在该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大,但核心专利较少,核心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专利地图法,对机器人产业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主要国家以及重点创新机构的技术研发领域和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日本、美国是世界机器人技术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关键核心技术还很缺乏;机器人跨国公司均重视全球市场的专利布局,中国是全球热点竞争区域,国外机构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已近中国专利总量的50%。最后建议中国应尽快制定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全球抗冠状病毒药物专利情报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通过利用Patsnap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平台,对全球抗冠状病毒专利情报进行国家或地区专利分布、技术发展趋势、申请人排名、重点技术分支、重点专利申请人专利布局、核心专利分析,为我国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抗冠状病毒药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美国在抗冠状病毒药物领域的研发实力较强,其中主要研发主体为大型医药公司,而中国主要为科研院所。中国虽然在该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大,但核心专利还未实现产业化,核心创新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专利数据检索为基础,展示全球以及中国在疫情防控有关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专利现状和发展特点,摸清全球及中国在该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主要技术布局方向和主要创新主体。进一步明晰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及空白点,聚焦该领域未来的专利申请增长点和技术发展热点,为我国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啤酒领域全球专利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在全球领域中的位置,以使相关的企业、科研院所从整体上把握该领域全球发展的脉络,进一步为未来专利申请布局及市场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与支持。我们对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986-2012.08啤酒领域公开的专利进行了检索,并从专利数量、区域构成、区域竞争力、技术构成及演变趋势等方面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啤酒领域专利国际化和区域集中化趋势日益加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在该领域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仍面临美国、欧洲、日本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5.
杨武  孙世强 《情报杂志》2023,(3):102-109+166
[研究目的]现阶段,我国专利自主可控创新不足,“专利泡沫”与“创新假象”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剖析了关键核心专利与技术锁定的耦合驱动机制,为突破技术锁定困局,实现关键核心专利自主可控创新的目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方法]基于INNOJOY专利库,选取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德国2010年至2019年无线通信网络发明授权标准专利数据,理论探讨并实证检验了关键核心专利与技术锁定的关系。[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德国的关键核心专利与技术锁定的耦合协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中国与日本在综合发展度与耦合度上呈现出V形趋势,德国与韩国则具有倒V形态势,美国的综合发展度与中国、日本较为一致,但其耦合度基本平稳;高被引专利数、前向引用、同族数、权利要求数以及布局国家数均显著促进技术锁定,但专利维持时间与技术锁定具有倒U型关系;关键核心专利的各要素在地区与时段上对技术锁定具有异质性,中国、美国以及韩国的布局国家数对技术锁定并无显著效应,高被引专利数的显著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有所改善,布局国家数对技术锁定则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全球人工智能PCT专利申请情况,重点研究走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前端的美中日三国PCT专利的差异,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更好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根据PCT专利数据,从PCT专利申请的整体情况、IPC重点技术领域以及创新主体等方面来比较分析美中日三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总的来说,美中日三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都处于发展阶段。从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美国、日本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比中国早,但中国发展快、潜力大、空间足。从技术发展过程来看,三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相对一致,美国、日本在一些新兴领域的发展领先中国。从创新主体来看,美国、日本更注重以企业为主,在中国,高校占有一定分量。最后,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的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Derwent Innovation数据库收录的专利文献为基础,本文研究了全球超快激光加工领域专利申请的整体态势、重点技术布局、区域布局和主要申请人竞争力,全面揭示了该领域的技术创新现状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超快激光加工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激光器、控制系统和加工应用三个方向是研发热点;中、日、美、德既是主要技术来源地,又是主要的技术目标地;日、美、德重视全球专利技术布局,中国专利数量较多但大都集中于国内;日本爱信精机公司具有较强的专利实力,中国机构进入时间较晚,但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进行国际专利申请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抢占创新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数据,重点统计了2005年至2009年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位居前列的国家的申请情况,分析了国际专利申请的重点技术发展动向,以期为我国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研究表明,一方面,美国、欧盟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在化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仪器、仪表等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但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欧盟主要国家2009年的专利申请公布量均出现了停顿或负增长,而日本的专利申请公布量近五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和韩国等国专利申请公布量增长迅速,但与美国、日本等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医学技术和药品是科技发展的重点,电信和仪器测量技术创新比较活跃,环境技术成为新的发展亮点。此外,中国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增速喜人,其中在数字通信领域已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但在其他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刘桂锋  王秀红  钱过 《情报杂志》2012,31(8):44-49,43
采用对比分析法对1990-2010年间中国、日本和美国薄膜太阳能专利数据的动态分析来揭示三国薄膜太阳能技术的专利状况.选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技术三个层面七大模块对比了中日美薄膜太阳能专利年度申请态势、区域分布、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以及专利技术布局等.研究表明中国与日美薄膜太阳能专利申请行为差距较大.结果可为我国薄膜太阳能技术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竞争情报.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制度类似于本国优先权制度,已经实施了二十余年,它的存在是否有助于促进发明创造,提高专利质量?若是,则对我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方法]使用美国USPTO专利数据库,首先考察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特性,然后使用6个与专利质量相关的指标比较了主张临时专利申请案优先权的专利(PA)和未主张临时专利申请案优先权的专利(NPA)的质量差异,并运用Logistics模型分析哪一专利指标与PA的关联性最强。[研究结论]研究表明,2004-2018年间,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不但存在国别(地区)差异,而且技术领域也存在显著差异。PA和NPA在平均前引和后引次数、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专利家族规模以及审查持续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张临时专利申请案优先权的专利确实具有更高的专利质量,且专利请求项数与PA的关联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